司法考经历
『壹』 参加司法考试要工作经验吗怎么报考呀
目前不要工作经验,只要本科以上学历,去当地司法局报名就行,现在好象正回在报名中,抓紧去报,法律职答业资格证书就是以法律为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后可从事法官、检察官或律师(这三项职业必须通过司考才能从事)原则上没有分类,目前的分类主要是为了过度以前律考的学历遗留问题,还有为西部边远地区增加当地的执业人数而在录取时划定比统一分数线略低的照顾地区分数线而使资格证书有了分类,但只能在当地执业,大概的情况就这些,如果你不想从事这个执业的话,建议不要考,因为复习量很大,通过率较低
『贰』 司法考试经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司法考试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就用半年时间的苦读让自己从一个法盲(当时我还是军人)变成律师的。
先买一配套的教材,到大一点的书店一问,人家就会告诉你了,然后开始通读教材,让自己有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一定什么都要搞懂。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二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你可能已经不用再过了。
然后开始精读,不懂的要开始查资料,力求都弄懂。并多找些案例的书看,通过案例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然后,开始对一些重点如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进行强化学习,这四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大约占的分值在一半左右,所以说,这部分将决定你的成败。一定争取把这四门全部弄通,当然那是相当难。
最后就是考前做一些往年的真题。
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教材,因为司法考试基本全部都是案例题目,很少死记的东西,就算你拿了教材进去考,你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果对我的经历感兴趣,你可以搜“从军人到律师”查到我的“饮水思源的搜狐博客”。
祝你好运。
『叁』 经历过司法考试,会有什么影响和改变
如果认真的备考
会对法律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无论你以后是不是从事法律职业
对你都有很大的帮助
『肆』 通过司法考试的朋友 给点经验,在这短短的20天里 怎么复习效率高点
最后的冲刺阶段,应当根据各科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复习,根据本人的复习经验,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包括刑法和民法。如前所述,得民刑者得天下,对于民法和刑法必须高度重视。从最近两三年的司考来看,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越来越侧重理论,所以,对这两门部门法一定要看透教材(此处所说教材一般指《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下同),这是基础,当然,对于刑法,可以只看总则部分,刑法学的理论基本集中在总则部分。对它们,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来学习,掌握原理性的知识点,而并非单纯的去记忆法条。然后在看重点法条,对于重点法条必须完全掌握,做到运用自如。之后,在把所有法条都看一遍,达到融会贯通之功效。
第二梯队:包括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包括仲裁法)。这两个部门法和第三梯队的行政诉讼法的分值一般在180分左右,占了司法考试的三分之一,因此,从考试得分的层面看,必须把三大诉讼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不像其它部门法那么灵活,诉讼法考查的多为法条的直接规定(行政诉讼法稍有不同)。在复习的时候,应当直接面对法条,全面掌握诉讼法的每一个法条,应该说,诉讼法的每一个法条都具有可考性,因为其都为操作性的内容。而对于仲裁法,法条内容不多,可每年分值都在10分左右,可以说,仲裁法是最好得分的一部法律。不少司考辅导机构的目标是“诉讼法不丢分”,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复习目标,真正做到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第三梯队:包括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商法、经济法、宪法、知识产权法和司法制度及法律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庞杂、法条冗多,而理论性相对较弱。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只看重点法条,并且,从经验来看,掌握重点法条已经足够。这些法律中有很多法条是不具有可考性的。比如《环境保护法》中只有第10、11、41、42条四条可能作为考查对象,因此,在复习时,只需掌握这四条内容就可以了。如此,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第四梯队:包括法理学、法制史、三国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这部分内容本身没有法条,而三国法部分的国际条约也没有必要去看,其实也不可能有精力去掌握国际条约的内容。因此,对于第四梯队只看教材即可。
『伍』 跪求司法考试准备经验!
原则上来说复习法考6个月即可,但在备考过程中,容易懈怠,或者陷入误区,因此从现在开始复习胜算会更大。
下面都是干货建议收藏:
一般而言,法考复习以三轮最佳,每一轮的复习各有侧重点,
第一轮以打基础为主;
第二轮以巩固提高加之分类真题操练为主,同时注意背诵记忆讲义,关键知识点;
第三轮以进行历年真题训练为主。
3月之前——民刑复习
3月份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踏踏实实地把民法、刑法跟着老师系统学一遍,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自己再看一遍。民刑的考察重视基础理论,需要考生花大量的时间理解消化,因此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先跟着民刑先修过一遍,不要一开始就跟精讲讲义。
民法、刑法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务必要认真踏实,不要急于求成,仔细看书,踏踏实实地跟着老师的课程打基础才是王道!对于较为难理解的知识点,也不要太过于纠结,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做出标识,在第二遍复习时注意反复理解吃透。
3月1日到4月30日——继续攻克民刑+行政法
这个时间段的重点依旧是攻克民法刑法,但要更加注重行政法的复习。
行政法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前期行政法的复习会给人繁琐抽象之感,此时一定不要盲目背诵记忆,多听两遍老师的课程,多理解配合一定的真题训练。
在这个阶段三大实体法并驾而驱、穿插复习,听课加做题,稳扎稳打复习最佳。行政法极为好拿分,一定要认真对待!
5月1日到6月1日——诉讼法为主
5月份以后的复习方向要从民法,刑法、行政法三大实体法转向其他学科。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因为民法和刑法学得还不够透彻,没有理解和记忆清楚而推迟其他学科的复习,这是法考的大忌。今年很多小伙伴前期花了太多时间在民刑上,以至于后期商经、三国等记忆型科目反而不扎实,以至于在今年商法逆袭的考卷上吃了大亏。在这个阶段只需要坚持做民刑行政法分类真题,反复查缺补漏就好。
诉讼法与三大实体法有着很大的知识点的关联,特别是刑法与刑诉,刑诉的解题经常会用到刑法的知识点。刑诉知识点繁杂且对背诵记忆要求很高,一定不能急于求成,静下心来攻克一个个知识点。
如果觉得刑诉难,可以先开启民诉的复习,民诉的难度整体上是低于刑诉,多听几遍老师的课程辅之以背诵,一定可以轻松攻克。复习民诉的时候可以穿插商经的复习,一是不会太枯燥,产生厌倦心理;二是商经也是背诵+理解型科目,复习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诉讼法的知识点重复考察可能性极高,一定要重视诉讼法真题的练习,在分类真题复习阶段,就要反复理解吃透每一个选项背后的原理。
另外,5月中旬法考大纲差不多就要出台了,新增的知识点必考一定要关注!
6月2日到6月30日——三国法、理论法
理论法学妥妥是“背多分”学科,该学科在法考占分值比重大,性价比较高,多背诵加上真题训练,最适合临阵磨枪,又好又快!
三国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看似高大上,实则考点集中,知识简单,复习时以基础为主,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在这个阶段,前期商经复习不足的考生这个阶段继续巩固,理论法和三国法属于背诵科目,跟着老师的音频圈出重点,多看多记忆。
7月1日到8月31日——第二轮复习
7月份第二轮复习展开,这个阶段可谓是全面抗战,大家一定要挺住!在两轮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复习过的知识点已经模糊不清了,真题错了又错,此时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
这个阶段的复习以强化提高为主,再次全面系统地跟着老师,学习一遍各科重点知识点,有的放矢,强化提高。特别注意攻克历年真题中常考的重点、难点。
刷历年分类真题是必须的,至于真题要刷多少遍因人而异,关键在于吃透每个选题,了解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第二轮复习记忆诉讼法、商经、理论法、三国法都是极为耗时间的,所以前期一定要打牢基础。
9月1日至考前——第三轮复习
建议大家把复习背诵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之前,9月以后由于心态等问题复习效率偏低。
考试之前这段时间主要以做历年全套真题为主,可以配合一些冲刺模拟题,但一定要挑选高质量的模拟题,否则容易得不偿失。
接下来就可以迎接考试啦~
『陆』 求考司法考试的真实经历
司法考试需要这样通过
一、 心理方面的因素
据说每年因为心理上没有重视司法考试而没有通过的人占全部参考人员的50%以上。抱着“试试看”、“过不过差别不大”、“过了又有什么用”等思想的人非常多,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是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情况。因此,通过司法考试的第一关不是法律知识,也不是学习方法和时间,而是你的心态。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考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都清楚的一个情况是,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人里面非法律专业的人反而占了多数。很多学法律的人都抱怨说,司法考试不合理,题目设计没有体现出法律水平。我自己也是学法律的,对于司法考试本身的问题我不是没有一点意见,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根本问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影响非法律专业与法律专业通过比例,这就是心理。
学法律的人把通过司法考试看作是理所应当的。恐怕很少有学法律的人想:我为什么要考?通过考试对我有什么作用?因为我们把通过司法考试当作是必须做的,就像每天吃饭一样,所以反而忘了考试本身的意义,和考试本身的重要性。
非法律专业的人,再准备司法考试之前,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考?他(她)必须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继续他(她)的备考历程。其次,他(她)开始问:司法考试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是要转行吗?我能考过吗?当非法律专业人回答了这些问题,开始准备考试时,他们已经明确考试对他们的意义,往往这种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人生转变,否则不会有人愿意追求一种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且是社会公认的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法律专业人在心理第一站就输了,每年看非法律人疯狂复习时,大部分的法律人认为他们可笑。“为了一个司法考试有必要吗?”然而就是这种“没必要”的必要让结果欺负了法学教育。
所以,我在这提醒法律专业的应考者,先问问自己,司法考试到底对你意味着什么?给自己一个必须通过的理由,之后才是认真的准备考试。
二、法律专业知识的提炼
非法律专业的人准备考试,多数时候是靠记忆,而且是非常古怪的记忆法。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学电脑的,后来由于IT行业不景气,被迫改行。他考司法考试时准备刑法,问我毒品犯罪中一个罪名为什么不进行数罪并罚,我告诉他是吸收犯的相关理论。他最后说,太复杂了。过了两天,他说他明白了,我问他怎么明白的。他说,反正判一个罪就可以判死刑了,干吗还要判两个罪嘛。
我说这个事,只是让大家明白非法律专业人准备司法考试时,真正把它当作考试,就像我们之前对付高考一样,不管什么样的记忆方式,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学法律的人不能作到这一点,至少我做不到。所以很多时候都必须把法律问题搞得非常透彻才能应付这场考试。我想很多考过司法考试的法律专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想简单点选出来的答案是对的,想的复杂了反而错了。但是学法律的人要说什么都简单是不可能的,而且什么时候该复杂,什么时候该简单,谁又能判断清楚呢?我最终的感觉是,当你对问题真正非常清晰时,是会作对的。唯一出现问题的是你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晰,只是一知半解的想复杂了。
所以,法律专业人不要轻视司法考试,你需要通过复习解决的问题不是像非法律专业人通过记忆完成一个考试;你所要做的是通过复习将你以前没有很好理解的东西理解了,把不清晰的问题搞清晰了。知道每一道题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这里指的当然是真正明白法律背后的理论支持,而不是记忆方法)
另外,对于专业问题,我要说的是,司法考试毕竟是考试,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过程。而且即使将来做律师、法官、检查官,谁也不可能说什么都懂得那么多,专业要求必然与全面要求有一定冲突。司法考试作为考试,需要有取舍。我记得有人说过:“司法考试就是一门放弃的艺术。”抓住主要的,放弃次要的。主要的当然是分值高的学科。其实这部分在内容上占司法考试的1/3不到,但分数却占到70%到80%。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侧重才能成功。
三、刻苦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明白它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作到。司法考试中每年因为复习太苦而放弃的人占到了40%或者更多。法律专业人常常都干着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对于换工作、换环境的迫切压力并不明显。反而是非法律专业人准备考司法考试的人常常都是被逼到了绝境。他们刻苦学习的热情远远要比法律专业人高的多。
非法律专业人不通过考试,就不可能进入到这个他们想往的职业中(我在这并不想过多评价这个职业)。 在这一点上,法律专业人又一次输给了非法律专业人。
四、复习技巧和考试技巧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赞同用考试技巧通过司法考试的。毕竟法律作为职业是不能用技巧去获得专业知识的。对于法律专业人而言,复习技巧是必要的,考试技巧是次要的。
复习技巧,因人而异。我想有人喜欢作题,有人喜欢看法条,有人喜欢看教材。我身边的朋友喜欢任何一种复习方法的人都有通过的。但我想对于法律专业人来说:
第一,教材最好还是看一下。毕竟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材在很多内容上与司法考试官方意见并不完全相同。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因为这种固有思维导致错误就非常不值了。教材的看法,最好是选择性的看,不要从头到尾全部看,这样一来浪费时间,二来也没有什么太多印象。选择重要的看,选择有理论深度的科目看。例如,诉讼法部分考题多是法律规定性内容,看教材就太浪费时间了。
第二,题目选择性的做。我认为作题是为了检验你的复习结果,并不是复习方法,因此,光靠作题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完全是奇迹。只能说作题检验的多少而已,我想还不至于有人从开始复习到结束复习都只作题的。建议大家找比较权威的试题做,不要随便买本练习就开始做。题不在多,问题是你作的题要好,而且要真正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第三,法条要看,而且重要科目要反复看。
第四,不断总结,要知道最后再回头看书和法条的时间是没有的。你看过的东西要留下痕迹,不要忘记了就只能从头看起。这样的话,你考试注定要失败。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特别是对法律专业人的一些忠告和建议。我只是希望我们法律专业人不要总是在司法考试成绩方面被非法律专业人耻笑。
『柒』 自考本科未毕业在报考司法考试时学习经历怎么填
学习经历就是写你是“您是那年那月到那年那月”那个学校的自学本科学历。
还有高中和小学的学习 经历。
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去法律敎育网咨询,加油,祝您好运。
『捌』 通过司法考试的介绍下经验
我不是法律专业的,一共复习了五十天,第一次就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第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教材。以个人经验来讲,不是很推荐“三大本”,太厚太啰嗦,对于一个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根本不知道如何取舍里面的内容,如果全部看完,也只能是囫囵吞枣,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对于应付考试,性价比不高。我当初选择的是“万国”的讲课音频,在学校门口四元一张的光盘(网上也有的下),将里面的pdf文件打印出来,一边听音频,一边对照讲义记笔记,效果很好,每天大概听七八个小时也不犯困。据说三校的讲义也卖得很火,因为没用过,不好评价。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踏踏实实复习,掌握其中80%的东西,就足够应付考试了。
第二,重视真题。我一共买了两套五年真题,都是法律出版社的。一种是张能宝编的,按照民法、刑法、民诉等分类汇编,共八册(因为二手的,只花了8块钱),可随时根据复习进度练习。还有一种是按年份编,用于后面的模拟测验(一定要买题目和答案是分开的那种,市场上有的参考书,每道题下面就是答案和解析,让人忍不住往下看,很影响测试效果)。
第三,不能轻视小学科。我本身不是法律专业的,所以在考试前就坚信一点,每一分都不是给我浪费的。即便是像“商经知”这样的小门类,或者说“三国法”这样被称作鸡肋的部分,我也一视同仁,按照先听讲义后看法条最后整理的路子走过来。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第四,复习策略,用工在精不在长。我相信很多人没有通过司考,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耐心的事。记得当初买二手书时,那个人说不用一年的复习时间,不把三大本看个三四遍,就甭想过司考了。我很庆幸没有听他的劝告,而是遵循自己的方法。司法考试是一门考试,既然是考试,那就不能按照作学术的方法对待它,学术靠的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下功夫,是急不得地。考试嘛,就应该一鼓作气,速战速决,因为考试复习,接触到的必然是重复的东西,复习的时间越长,重复的内容也越多,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认为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是件有趣的事吧。况且战线拉得太长,必然不能由始至终的保持斗志,不是觉得考试遥遥无期而漫不经心,就是由一鼓作气到再而衰三而竭的丧失耐性。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求知欲与紧迫感同在的条件下,有条不紊的度过司法考试复习阶段,时间在两个月左右。我之前已经写的很清楚,给我复习的时间只有五十天,那就要很好的利用时间,尽量不走弯路。我复习的次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商经知、法理学宪法法制史、三国法。基本上每一部分都是四五天内结束,先是听讲义,然后自己整理(将几十页的讲义以结构化的形式整理成三四页的东西,这是复习的关键,是将别人的思想以自己的结构组合起来,整理的同时相当于二次复习,而且我大部分记忆的工作也是此时完成的。这几页纸做起来一定要用心,每日睡前可以扫一遍,遗忘部分随时补充,做真题时发现的重要部分,也要填补到纸的空白处,临考前两天看非常方便),最后做相应部分的题(张能宝那几册分类汇编的)。空闲时(我一般是蹲厕所时)要看法条,尤其是三大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整理我是放在一起进行的,为的是方便对比)。其实复习完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时,卷二就可以做了,这个时候感受下一百道题放在一块是什么样也挺有趣的,我是从08年倒着做到04年的题,后来又先后做完了卷三和卷一。这样将听讲义、做整理、练真题穿插起来,会减轻重复劳作的厌烦感,而且有助于理解(个人感悟)。考前可以买两套模拟题练练手(不要买太多,自己给自己增加负担),最好不要买你使用的教材的出版社出的题(如用“万国”教材,则请买“三校”仿真题,以免内容雷同,还可以检测考点是否覆盖的全面),时间如能按照考试来最好,不能也不必强求。卷四我没怎么花时间复习,所以也没什么好建议,个人感觉如果理论都掌握清楚了,也就不用管到底出的是选择还是案例分析了。至于论述题嘛,可以去网上搜搜某些人的热点预测,从头到尾扫一遍也能记个大概了吧,反正都是套话。
最后,有本法条,有本大纲,再弄本新增考点解析,这些都必须的,不用啰嗦了吧。强调一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倒在考场上就太划不来了,连续两天的高强度智力游戏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吃了这样的亏,考前探考场那天,不巧淋了雨,仗着年轻力壮,没换衣服又直奔自习室,结果着凉感冒连烧三天,体温39度居高不下,应咬着牙考完四门,人几乎没晕在场上,尤其第三场,考民商法那张卷,本来一直是我最拿手的,做模拟题达到120都很容易,就因为烧得太厉害了,连题都读不大通顺,每道题都要看两遍才能下手,最后成绩出来,发现竟是四门考试中分数最低的。好在天可怜见,我以385分通过了司考,虽然不甚满意,也不好再抱怨什么了)。
三点说明:1、我是个学生。学生总是更擅长考试的(尤其是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很多年的叔叔阿姨们切毋照此方法修习,你们当有另一条捷径。
2、我是个自制力超强的人。我可以前一天还吊儿郎当的在大半夜忙着升级打怪,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而第二天就立志司考,并在复习阶段决不再碰电脑一下,完全进入到高考备战阶段,一天除吃饭睡觉散步外全在看书,且心无旁骛。做事拖泥带水、朝三暮四没点决断力的人也不适合走这条路,五十天可不包括让你寻思到底要不要考的时间。
3、我爹妈都是法官。虽说不上有啥家学渊源,但遗传基因还是不错的,也算是先天优势了,不过我觉得考前努力更关键。
当初报名参考,全因一时意气之争,不料竟有如此收获,无奈法律一门,于我所入行当,全无半点瓜葛,想必日后只能束之高阁。然今日法学诸生,为此考试苦苦挣脱,亦不在少数,真可谓天意弄人。愚之所书,如能使二三子省却心力,另辟蹊径,或可算一分功德。
灌汤包
『玖』 考试经验分享:国家司法考试裸考能过吗
这个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系统复习司法考试,那么你的法律知识多数来源于专课堂和自属己的研究,但是课堂和自己研究的法律知识与司法考试是有巨大区别的。打一个比方:大学上学的刑法课本选用张明楷编写的教材,里面讲的还是四要件,司法考试里面考的是三要件或者二阶层,还有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等学术分歧在司法考试里面会有大题让你进行论述,但是这些在你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几乎不会涉及。
因此,不建议裸考司法考试。
『拾』 谁有一次通过司法考试的经验
====关于复习备考=====
1。你不是法律专业的话,先不要盲目去报培训班,一来费用很高,二来没基础可能会听不懂。如果你已经有自学基础,那可以考虑去报一个,报培训班的好处就在于老师会给你整合复习信息。
2。如果是明年考,你现在的时间还是很充分的,我当初没有去买所谓的3大本,也不建议你去买,太厚了,啃起来太吃力,还是买单科的法律书比较好,推荐万国出的民法60讲(李建伟的),和刑法48讲(好像是48记不得了),然后介绍你去学法网,注册一个号,上面有很多法学学子分享考试心得和备考技巧,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好的资源分享出来呵呵,你可以去下优秀的老师的教学音频还有文本,这些老师思路很清楚,讲课有些很幽默,框架干净,对照着听一遍,基本知识和框架就会非常清楚。如果今年考,时间紧张,只能重点复习,这里不赘述。
3。历年真题非常非常的重要,近5年的要做4遍以上,确保每一个选项都要搞懂,这点你可以放到明年再去做,不要去做任何模拟题,没有权威性。
=====先看的科目=====
民法,刑法,民诉,刑诉,商经,三国法很好拿分,可以稍微靠后看,行诉很难拿分,放后看,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分。
===分科推荐的老师====(仅代表个人观点)
民法:第一次可以去听张翔和马特的民法,比较基础,有基础了以后可以去看前面提到的李建伟的民法60讲,有时间再去看李仁玉的,他讲的比较深,适合最后精加工的时候看。
刑法:有很多老师,具体看当年出题老师的观点再选择。我当年看的是刘凤科的
民诉:我听得民诉的老师一般般,自己整理的条条框框,清楚了不难的。暂不推荐老师。
刑诉:房保国或者汪海燕都不错,其他老师没听过不了解。
商经:张海峡
三国:杨帆(女),经典,三国女王,思路清楚,一听就懂。
行政法:王旭。
法制史:淳于闻,经典,幽默风趣,讲课的时候会结合其他学科,思路非常非常清楚,我听了他的其他老师都不听了。。
卷四:邹建章
大法要重视,小法要保分。法条不要忘记买,背法条是个误区,看多了一些重要的有印象就够了,主要用于卷四案例分析的时候要写的出来就可以了。
=======关于教材======
民法>>>李建伟的民法60讲(原来是万国出的,现在听说变成众合的了)
法条>>>我当时买的是指南针出的,感觉蛮好的
三大本>>>不是很推荐,虽然也有很多人说不错,但是个人感觉太多太厚太重,有点是很全,你可以买来作为查缺补漏看。
刑法>>>刑法48讲,原先反正也是万国出的,现在可能变众合了
其他的>>>上文提到的那些老师,他们的文本资料学法网或者其他网站都可以下的到,内容非常好。比外面一些其他一般的辅导书要好很多,你打印出来看。
真题>>>张能宝的历年真题解析(但是答案有蛮多地方解析的是有问题的,但是还是要做,有问题的题目就不要死抠了)+红腰带(貌似是99年到09年的真题汇编,很多人也会买的,很有参考价值,我去年考的时候时间很紧张没做完,你时间多就尽量做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考试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