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新政策
㈠ 民法典正式实施,哪些政策事关民生
民法典的实施,是关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大事情,可以说,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生老病死,我们一生中各个阶段,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民法典的颁发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
民法典与我们相关的内容实在是太多,比如说婚姻很神圣,保护更细致;房东突然卖房,租户有权索赔;高空抛物一时爽,事后追责要补偿;性骚扰非小事,单位应当处置;合同不是你想改,想改就能改;游戏装备也是钱,账户被盗可维权;任性服务要不得,物业管理将讲武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紧急救助免费保护……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小事”,现在都可以在民法典当中找到处理的方法,真正的有法可依。
民法典的实施,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很好地补充了社会的需求。我们国家的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将受到更大保护 ,相信民法典的实施,能够满足我们国家公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能够将我们国家的执政能力带上新的台阶,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㈡ 民法典离婚新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离婚新规定是这样的:男女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要经过三十天的离婚冷静期,在离婚冷静期期间,有一方不想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申请,期满后,夫妻双方都未撤回离婚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才会为当事人办理离婚登记,发给离婚证,有一方撤回离婚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会为当事人办理离婚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㈢ 民法典物业费收费标准2021新政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关物业费管理办法。依据新规定物业公司必须公开收费标准和支出明细,并且及时向业主汇报,而物业公司利用小区共同资源获取的利益,也必须与业主共享。如果物业公司未能完成承诺的服务要求,业主也有权拒绝缴纳物业费
以西安为例,新办法中物业费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费制”,即改变原住宅小区基础物业费、公摊电费、电梯费分项收取的方式,实行“三费合一”,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摊电费、电梯费计入物业服务费成本,不再单独另行收取。将促进物业企业精细化管理,降低物业成本。调整后,物业服务费实行“一费制”,即电梯费与公摊电费包含在物业费中,不再另行收取。高层一级服务每月每平方米2.2元,二级服务1.9元,三级服务1.5元,等外服务1.2元。另外,将三级及等外的收费标准在征求意见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下调。调整后的物业费标准将电梯费与公摊电费纳入其中,与现行物业费、公摊电费、电梯费三项分开收取相比较,按平均值测算(公摊电费0.18元/平米_月、电梯费0.32元/平米_月),高层住宅物业费平均涨幅7.2%,多层住宅物业费平均涨幅18.5%,高层住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11位,多层住宅排名15位,整体价格水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四条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第二百七八条 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由业主共同决定,并且通过“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
第二百八十二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第九百四十三条 物业服务人应当定期将服务的事项、负责人员、质量要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履行情况,以及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
第九百四十四条 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㈣ 民法典房产继承法新规定
法律分析: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新规定设定 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㈤ 民法典新规定离婚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规定为:双方都同意离婚,并且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如果双方协议不成,或者一方请求离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