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公司自治

公司法公司自治

发布时间: 2021-12-26 11:23:22

1. 有哪些关于公司法值得推荐的书籍

基础理论方面,有以下书籍
1.沈四宝:《西方国家公司法原理》,内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容。
2[美]莱纳〃克拉克曼、[美]亨利〃汉斯曼等:《公司法剖析:比较与功能的视角(第2版)》,罗培新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 [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 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罗培新等著:《公司法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蔡立东:《公司自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米尔霍普、[德]皮托斯:《法律与资本主义:全球公司危机揭示的法律制度》,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
5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刘连煜:《公司法理论与判决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周友苏等:《公司法学理与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吴越编著:《公司法先例初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蒋大兴:《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全三册),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 公司法 定义

公司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公司法的涵义和调整对象
公司法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司法,是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以及公司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涉及公司的所有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狭义上的公司法,专指以“公司法”命名的立法文件,在我国,即由立法机关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公司法的概念可表述为: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变更、解散、股东权利与义务和其他公司内部、外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法制定于1993年12月,1999年12月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进行了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进行了第三次修订。
公司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指在公司设立、组织、运营或解散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具体有:(1)公司内部财产关系。如公司发起人之间、发起人与其他股东之间、股东相互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在设立、变更、破产、解散和清算过程中所形成的带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2)公司外部财产关系。主要指公司从事与公司组织特征密切相关的营利性活动,与其他公司、企业或个人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如发行公司债券或公司股票。(3)公司内部组织管理与协作关系。主要指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如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之间,公司同公司职员之间发生的管理或合同关系。(4)公司外部组织管理关系。主要指公司在设立、变更、经营活动和解散过程中与有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之间形成的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如公司的设立审批、登记,股份与公司债的发行审批、交易管理,公司财务会计的检查监督等。
(二)公司法的性质
1.公司法是私法。公司法是商事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商法民法一样同属于私法的范畴,故公司法属于私法,是关于私的权利和利益的法律。所以,公司法的主旨在于维护股东的意思自治和权利自由,如股东设立何种类型公司、选择何种行业投资、聘请何人管理公司、股份如何转让等,都是建立在股东意思自治的基础上的。私法自治和权利保障的理念是公司法的最高理念。同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确保社会交易安全和公众利益,带有公法色彩的强制性规定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司法领域。如公司法中关于法定事项的公示主义、公司登记的要式主义、公司章程中的必要记载事项、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名称的要求、股份转让的规则、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要求、最低注册资本制度等规定,无不反映国家公权对公司法中股东私权的限制和干预。这表明,尽管公司法是私法。但是其中包含有较多的强行性规范,这些强行性规范是公司和公司股东必须遵守的,如此,使得公司法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公司法中强行性规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法的性质由此发生了改变,公司法仍然是私法领域的法律规范。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充分体现了公司法的私法属性,体现了放松管制、尊重公司自治的立法精神。例如,公司法强调公司私权利的保护,删除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的表述,国家宏观调控不应当对公司本身直接发生影响,不应当干扰公司的正常经营。又如,新修改的公司法强调股东在决定公司重大事项中的地位,取消了对公司转投资的比例限制,将公司转投资的决定权交给了股东,由股东通过公司章程予以规定。再如,公司法突出了公司章程作为自治法在调整公司内部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新公司法在原公司法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10处公司章程可以另行作出规定的规则,大大突出了公司章程的地位。类似的修改还有很多,如公司对外担保方面的放松,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召开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等。这些修改彰显了公司法的私法自治理念。
2.公司法是兼具程序法内容的实体法。我国公司法着重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利、义务的实质内容和范围,这属于实体法规定。如关于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法定代表人的产生,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监事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的规定,确定了公司中各方当事人在实施公司行为时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同时,公司法为确保这些实体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还规定了取得、行使实体权利,履行实体义务必须遵守的法定程序,如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召开程序,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等。当然,公司法以实体法内容规定为主,程序法的内容是第二位的。
3.公司法是含有商事行为法的商事组织法。一般而言,公司法首先是一种商事组织法,它通过对公司的法律地位、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公司意思机关和代表机关的确立、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的条件和程序等的规定,完善了公司的法人组织,使其具有了独立于公司股东的人格,以便自主地进行经营活动。同时,公司法也规定了与公司组织具有直接关系的公司行为,如公司设立行为、募集资本行为、股份转让行为、对外交易行为等。所以,公司法又具有行为法的特征,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

3. 关于我国的新《公司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新《公司法》的主要立法特点: 新《公司法》摒弃了旧《公司法》中诸多限制性条款,为各种资本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证。新《公司法》与旧《公司法》相比较,其立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鼓励投资兴业。新《公司法》不再根据公司不同产业分别规定最低注册资本,而是统一将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降至3万元;同时允许较大数额注册资本分期缴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改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新《公司法》降低了投资的门槛,大大提高了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另外,新《公司法》放宽了股东出资方式,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实力。 二是善待国有公司与民营公司。新《公司法》将国有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制度歧视废弃,为民营公司提供了与国有公司地位相同的平台。在新《公司法》制度下,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只要具备《证券法》规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就可以和国有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发行公司债券,从而突破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瓶颈。 三是鼓励公司自治除弊。新《公司法》尊重公司与股东的自治、自由、民主和权利,大幅减少了行政权和国家意志对公司正常经营的不必要干预。新《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经营、治理乃至于公司解散清算等环节大胆放手鼓励公司与股东自治,扩大了公司的商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是强调社会责任。新《公司法》在公司设立、治理、运营、重组等各个环节的适用与解释中弘扬了公司社会责任精神,强调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新《公司法》不仅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念列入总则条款,而且在分则中设计了一套充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公司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立法者对世界公司制度的一大贡献。 五是操作性强。新《公司法》的可操作性与可诉性不仅表现在公司法自身的细密规定,而且表现在公司法预先规定粗线条的基本法律制度,并为日后最高人民法院起草公司法司法解释和法官、仲裁员行使自由裁量权预留“制度接口”。“制度接口”密切衔接法律和司法解释之间的法律适用关系,确保公司法律制度的完整性、统一性。 六是强化和保护投资的信心。新《公司法》强化股东权利的保护,不仅在总则中重申股东的常见权利,而且将股东权保护的精神贯穿于整部法律。如既强调保护股东的自益权(财产权利),也强调保护股东的共益权(监督与控制权利);既重视实体法律规范的完善,也重视程序法律规范的完善;既囊括股东身份取得后的权利保护问题,也覆盖股东身份取得过程中的权利保护问题;既覆盖了公司正常存续过程中的股东保护问题,也要照顾到公司购并重组时的保护问题等。 三、 新公司法将公司的形式分为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其中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即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作了特别规定。 如有疑问请补充问题,如有帮助请采纳。

麻烦采纳,谢谢!

4. 公司法有哪些特征

公司法特征:

一、降低注册资本,将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降至3万元;同时允许注册资本较高的公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

二、出资方式多样化: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外,“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因此,按此法律规定,债权、股权、采矿权、探矿权等他物权均可作为出资财产。并且规定只要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其他的出资形式可以高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

三、增强公司自治。公司自治的手段是公司章程自治。新《公司法》允许公司及其股东对公司章程作出个性化设计。

例如,第13条允许公司章程自由选择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第16条对于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情况授权章程自由规定由董事会作出决议,也可以由股东会作出决议。

(4)公司法公司自治扩展阅读:

法律修订:

1、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3、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4、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5、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6、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

5. 公司章程如何体现公司自治呢

公司章程的自治性:

一、公司法中任意性规范越多,公司自治的空间就越宽广。

我国《公司法》不仅使用了八十多次“可以”,而且还多次出现诸如“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除公司章程规定”等表述,大量使用了授权型和补充型规范。

因此,每个公司在制定章程时,都可以在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针对本公司的成立目的、所处行业、股东构成、资本规模、股权结构等等不同特点,确定本公司组织从活动的具体规则。

二、新公司法,更是进一步弘扬了公司自治精神。

新公司法在登记、运营以及市场退出等环节放手鼓励公司与股东自治,内容涉及公司的资本制度、公司治理、股份发行与转让、分立、解散清算等方由,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强化公司自治;而实现这种自治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章程自治。

一方面新公司法弱化和取消了许多强制性的规定,比如,新《公司法》第15条放宽了原《公司法》第12条第二款规定的对转投资的限制;新《公司法》第35条明确允许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第167条第四款允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股利,也可约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

另一方面新公司法以法律的规定赋予了公司章程更多的自主权。比如,新《公司法》第13条扩大了法定代表人的范围,允许公司章程在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中自由选择;第50条第二款规定,公司章程对经理职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72条第三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新公司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我国新公司法进一步弘扬了公司自治精神,为公司经营活动的扩大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6. 如何理解公司的自治权与制定公司法

公司自治与《公司法》的关系是公司自治的依据是《公司法》;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由公司自由决定,自主公司的生产经营,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公司法》的约束和调整;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违反《公司法》的规定的,依法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7. 简单介绍一下《公司法》吧

公司法是规定各类公司的设立、活动、解散及其他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市场的主体法。其意义:鼓励投资创业;强化公司的意思自治;加强对债人的保护;加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和职工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癸酉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公司法》中所称公司有其特定适用范围:

其一,依据属地主义原则,为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

其二,组织形式仅限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立法未对其他公司组织形式作规定,在实践中则不允许设立。

8. 最新公司法哪一年的

据最近(2013年)新出的公司法对公司的成立做出了新的规定,包括注册资金,注册程序,公司股东等方面。现在就来讲下今年新出来的公司法的一些特点。一: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资本,1: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均采折中授权资本制,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这一规定在于既保证启动资金的投入,又避免资金闲置。2:需要完善股份转让制度,新公司法第73至76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转让,包含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方式,以及对公司决议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可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股东资格的继承等。二:该法律规定实股东的知情权,新法第44条授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还有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三:公司法规定要强化监事职权和完善监事会制度。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每六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四:要放松管制和鼓励公司自治,新公司法中提到需要重视公司章程的作用,增加10处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新公司规定公司可以通过章程或者通过股东会决议的方式来决定公司自己的事情。至少有八个条款都是放给公司自己来决定的。如自然人股东继承人可否继承股权,法定代表人的确定,表决权的行使,对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认购权和对于其他股东对外转让出资时的优先购买权等。五:可以突出平等和国企与民企一视同仁,今年的法律中取消了许多对国企的一些特别规定,在公司法中删除了所有有关国有控股或者是国有投资公司的特权。以及删除了原来公司法中第四条关于国有公司的公司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这样的规定,删除了所有政策性或者宣誓性的文句,大多数没有法律责任来伴随的规定已经不在。

满意请采纳

9. 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平等,自愿,公正,实诚

热点内容
骂法官咒警察 发布:2025-08-15 21:05:04 浏览:450
什么是交通法规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927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废止决定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285
司法考试2013卷三真题解析 发布:2025-08-15 20:52:32 浏览:670
怎么理解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 发布:2025-08-15 20:37:25 浏览:87
邀请律师法律知识的邀请函 发布:2025-08-15 20:36:46 浏览:798
经济法著名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15 20:36:41 浏览:805
民法典辅导报告会 发布:2025-08-15 20:35:05 浏览:773
潮阳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20:14:30 浏览:988
违法经营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20:09:16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