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学刑法
① 急求一篇对刑法学的读后感
开宗明义的《刑法学》,字字句句有指向;言简意赅的《刑法学》,慎重斟酌无商量!
如果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那么刑法就是法律的底线;如果说其他法律还有告诉才处理或者不告诉才处理的余地,那么除了虐待罪以外,刑法几乎完全没有这样的余地,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告诉,司法机关一样有权力处理。
刑法就是这样的法律,定罪尤其需要谨慎,量刑尤其需要慎重,执行尤其需要严格的法律。它以对犯罪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权利进行痛苦性的剥夺为手段,它以一副冰冷决绝的面容而出现,它以对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严厉惩处为方法,它以恶魔的身姿来把天使的愿望实现!这就是刑法,自始至终铭刻着“底线”两个字的刑法。
刑法是宽容的,罪行法定原则明确指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构成犯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明确规定:不构成犯罪的,不得适用刑罚。能放且放,得放且放的刑法,在自己残忍甚至是血淋淋的手段面前,退缩着,忍让着,因为它太知道一旦触及自己这道高压线,随之而来的决不是当事人侥幸逃脱的意外结局,而只能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被绳之以法的因果报应。这一天对犯罪人来说总是来得太早,对被害人来说总是来得太迟,对刑法来说总是迟早要来!刑法是严厉的,我国刑法追诉时效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也就是说要么是自己主动丧失犯罪之前的一切快乐生活,藏匿起足够法定刑的时间自我惩罚,要么是自己被动丧失犯罪之前的一切快乐生活,被司法机关执行惩罚,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所有法律之中,我最喜欢刑法,因为它下达底线的宽容;在所有法律之中,我最赞赏刑法,因为它义无返顾的决绝;在所有法律之中,我最敬佩刑法,因为它为捍卫苍生之太平不惜忤逆心愿舍身举屠刀;在这一点上,和我们的军人多么相象啊,离家正是为了保家,武力捍卫正是为了守和平。
或是:
问: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答:预防犯罪
。。。。。。。
而我比较赞同西方的刑罚目的论,即“报应刑论”。
其一,刑罚惩罚的应该是犯罪,而从预防论来看我国刑罚的对象却是没有犯罪的人,以此达到威慑、预防犯罪的目的。惩罚的是未然之罪,是在无罪施行,明显与刑法第5条规定的罪责性相适应原则相违背。 这不是扯吗!!!!...............
其二,预防论实质是以在以罪犯为工具,通过刑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罪犯是有理性的人格主体,这不是明显违背了人权吗?.....很扯!!!!!
其三,从司法实践来看。所谓的以预防为目的而适用刑罚,在我国经多年的司法实践检验也不过如此,特别是为了实现一般的预防而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严打”,并没有有效地遏制居高不下的犯罪和大案要案。..... 十分扯!!!!
因此,呼唤刑罚“报应刑论”的回归,到达刑罚的正义。。
不要总是拿社会主义刑法怎样怎样之说在那装ABCDEFG
② 急用刑法学感悟!
一、我国刑法三大原则为:罪行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相适应原则。
关于罪行法定原则有人提出其含义是“法律有规定的就要按照法律规定处罚,无规定的就不要处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罪行法定原则的出发点是从“疑罪从无”的角度提出的,而不是从有规定的就按照规定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不然,罪行法定原则会蜕变成“疑罪从有”。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严格来说不能作为刑法的原则,因为这原则是我们法律的原则,而不是刑法特有的原则,刑法中的原则应当是刑法特有的原则。资本主义刑法也有三大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罪责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主义原则。而刑罚人道主义不是我国刑法的原则。
三大原则的根本精神是有利于被告。
二、刑法的溯汲力
我国的规定是:从旧兼从轻;这与罪行法定原则是一致的。台湾地区规定“从新兼从轻”,其结果与我们的一样,但是价值取向不一样,从新兼从轻无法体现罪行法定原则。
三、犯罪客体
1、没有犯罪行为就没有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指的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抢劫罪的客体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所有权利,我国刑法将该罪的主要客体定为财产所有权,所以抢劫财产未到手,是未遂;但是财产虽未到手却致被害人死亡的,却是既遂。
2、任何犯罪都使犯罪客体造成侵害,但是不一定对犯罪对象造成损害。
3、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是有的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
通过司法考试,究竟是一种释放还是一种回收?
③ 对刑法或刑法学的看法
是兰大法学院的那个学生阿?居然问到网络上了够厉害哈哈
④ 学习刑法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量刑标准。
⑤ 学习刑法的心得和体会
刑法规定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决定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惩罚犯罪。对触犯刑法所规定的任何犯罪行为,都要依照刑法的规定予以追究,对犯罪分子判处一定的刑罚,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通过惩罚犯罪分子,一方面可将犯罪分子改造过来,另一方面对社会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达到维护社会正义、减少犯罪、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保卫国家安全、巩固国家政权。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作为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刑法,其首要任务应当针对那些危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行为。这是刑法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第一章就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罪”。该章总结了建国以来同这类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及其处罚,作了明确的规定。
(三)保护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国家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是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公民个人的财产,是公民生活、从事生产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刑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将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刑法的任务之一,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保护个人合法财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方面的权利,公民依照法律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生活等各项民主权利,以及劳动、学习、创作等相关权利。为了同各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刑法对这一类犯罪及其处罚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五)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工作、学习、科研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尽管犯罪所针对的对象、行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有些犯罪,直接目的就是扰乱一定的社会秩序。运用刑法打击犯罪、惩罚犯罪,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实现刑法的目的。
⑥ 学习刑法后的感言
学刑法学的意义并不在于用刑法来定下他人的罪刑,而是用刑法来防止他人的犯罪。
⑦ 论学习刑法的意义
学习刑法的意义
指导刑事立法,促进刑事司法,繁荣法学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对研究刑法学的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它是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古往今来的中西方法学家们一直在深入研究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其中大陆法系国家提出的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理论较为成熟,影响极大。
⑧ 学习刑法的意义
学习刑法的意义
指导刑事立法,促进刑事司法,繁荣法学教育。版
辩证唯物主义对权研究刑法学的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它是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古往今来的中西方法学家们一直在深入研究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其中大陆法系国家提出的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理论较为成熟,影响极大。
⑨ 学习刑法后有哪些感想。。。
刑法的魅力就在于:一个刑辩律师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生命的有无。并且有中国优秀的刑法泰斗:张明楷教授。刑法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O(∩_∩)O~,希望你也能够培养这方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