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商法集装箱赔偿
❶ 中国海商法的延迟交付责任是什么
我国海商法对迟延交付货物的规定主要是第五十条,条文如下:
第五十条 货物未能在明确约定的时间内,在约定的卸货港交付的,为迟延交付。
除依照本章规定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的情形外,由于承运人的过失,致使货物因迟延交付而灭失或者损坏的,承运人应当负赔偿责任。
除依照本章规定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的情形外,由于承运人的过失,致使货物因迟延交付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即使货物没有灭失或者损坏,承运人仍然应当负赔偿责任。
承运人未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间届满六十日内交付货物,有权对货物灭失提出赔偿请求的人可以认为货物已经灭失。
第一款是定义,第二款和第三款是责任,第四款是迟延交付达到一定期限的后果,其实也可以认为是责任,就是按照灭失来索赔了,还是责任。遗憾的是我国海商法对于没有约定交付时间的货物没有相应的规定,直接照搬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来做或者按照运输合同的约定来定,也不甚合理。
另外,关于赔偿责任的问题,还有其他规定,主要是下列条文:
第五十四条 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不能免除赔偿责任的原因和其他原因共同造成的,承运人仅在其不能免除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负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对其他原因造成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应当负举证责任。
【免责和举证责任】
第五十七条 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和迟延交付同时发生的,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适用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
【赔偿责任限额】
第五十九条 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承运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五十六条或者第五十七条限制赔偿责任的规定。
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承运人的受雇人或者代理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五十六条或者第五十七条限制赔偿责任的规定。
【这是关于限制赔偿责任丧失的规定】
第六十条 承运人将货物运输或者部分运输委托给实际承运人履行的,承运人仍然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对全部运输负责。对实际承运人承担的运输,承运人应当对实际承运人的行为或者实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或者受委托的范围内的行为负责。
虽有前款规定,在海上运输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所包括的特定的部分运输由承运人以外的指定的实际承运人履行的,合同可以同时约定,货物在指定的实际承运人掌管期间发生的灭失、损坏或者迟延交付,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
【对既有契约承运人又有实际承运人的情况下赔偿责任的规定】
❷ 求解海商法承运人赔偿限额问题
个人觉得 40*10*2 还得外加上2个集装箱的钱 低于赔偿责任限额 就用这个 如果高出 应该就用666.67了~~ 初学者 也不确定~~
❸ 中国海商法中承运人的义务与责任。。。详细点
承运人义务 1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 适航只要是开行前或者是开行当时就可以 适航分为内广义的容适航和狭义的适航 此为首要义务 若不适航 不可进行免责2妥善和谨慎的管理货物3船舶不进行不合理绕航 4在预定时间内和卸货港交付货物
❹ 集装箱货物被烧毁,由谁赔偿我们损失
依据海商法的规定,承运人对烧毁的集装箱货物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火灾免责。但是在你这个案件中,集装箱不是在船上烧毁的,而是在香港码头中转时烧毁的。我认为应当由码头承担保管责任,但是承运人应当首先对你承担赔偿责任。
❺ 国际贸易运输保险中,保险公司是如何确定赔偿金额的
主要根据当地法律规定的赔偿限额,海牙规则(中国未加入)规定对于货损,除托运人事先申明货物性质和价值并在提单上注明,承运人赔偿不超过100英镑/包。visby规则(中国未加入)对海牙规则的修改:每包赔偿限额为10000金法郎或30金法郎/公斤,以高者为准,1979年改为特别提款权(sdr)1sdr=15金法郎。部分损失货物价值参照当地价格或当地市场价格或同类商品价格。集装箱、托盘运输,货物数量由托运人写明,否则一个集装箱或托盘算一个个包件。
汉堡规则现在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加入,故一般不作为依据
我国根据《海商法》的规定限额进行赔偿
❻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和中国《海商法》有关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是如何规定的
海牙规则是每单位或每件英镑
维斯比规则采用双重标准,以高者为准:毛重每公斤30金法郎
或每件每单位10000金法郎
如果提单上列明集装箱,托盘或类似装运器具所装货物的件数,则次件数可用作计算限额,否
则,此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位
后来对维斯比规则进行修改的议定书修改了计算单位,将金法郎改成特别提款权SDR,
毛重每公斤2 SDR
或每件每单位666.67 SDR
其他对维斯比规则基本未作改动
汉堡规则进一步提高了限额,毛重每公斤2.5 SDR
或每件每单位835 SDR
并规定了延迟交付(事先预定的时间内未交付或者按一个负责任的承运人所能要求的合理时间范
围内未交付,均视为迟延交付)的责任限额,
以相当于该延迟交付货物应付运费的2.5倍为限, 但不超过合同规定的运费总额
不属于承运人所有的装运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独的货运单位
中国海商法规定,毛重每公斤2 SDR
或每件每单位666.67 SDR
如果构成海商法下规定的延迟交付(在约定时间内未交付才构成迟延交付,注意与汉堡规则的区
别),以相当于该延迟交付货物应付运费为限
不属于承运人所有的装运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独的货运单位
鹿特丹规则进一步提高限额:毛重每公斤3 SDR
或每件每单位875 SDR
除海牙规则未对承运人丧失责任限制条件作出规定外,其他均作出类似规定:
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
或不作为,承运人将丧失享受责任限制的权利
❼ 中国货物运输赔偿法
第56条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赔偿限额,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二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但是,托运人在货物装运前已经申报其性质和价值,并在提单中载明的,或者承运人与托运人已经另行约定高于本条规定的赔偿限额的除外。
货物用集装箱、货盘或者类似装运器具集装的,提单中载明装在此类装运器具中的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视为前款所指的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未载明的,每一装运器具视为一件或者一个单位。
装运器具不属于承运人所有或者非由承运人提供的,装运器具本身应当视为一件或者一个单位。
第57条 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和迟延交付同时发生的,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适用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
第210条除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另有规定外,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依照下列规定计算赔偿限额:
(一)关于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总吨位300吨 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333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本项第1目的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501吨至3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0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333计算单位;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250计算单位;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二)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167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本项第1目的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5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25计算单位;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83计算单位。
(三)依照第(一)项规定的限额,不足以支付全部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的,其差额应当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并列,从第(二)项数额中按照比例受偿。
(四)在不影响第(三)项关于人身伤亡赔偿请求的情况下,就港口工程、港池、航道和助航设施的损害提出的赔偿请求,应当较第(二)项中的其他赔偿请求优先受偿。
(五)不以船舶进行救助作业或者在被救船舶上进行救助作业的救助人,其责任限额按照总吨位为1500吨的船舶计算。
总吨位不满300吨的船舶,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运输的船舶,以及从事沿海作业的船舶,其赔偿限额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二、《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决定》(交通部1993年第五号部令发布,1994年1月1日起生效)
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超过20总吨、不满300总吨的船舶及300总吨以上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
第3条除本规定第四条另有规定外,不满300总吨船舶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依照下列规定计算赔偿限额:
(一)关于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54000计算单位;
2、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1000计算单位。
(二)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27500计算单位;
2、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第4条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不满300总吨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300总吨以上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
第5条同一事故中的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或者本规定第三条规定的,其他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应当同样适用。
三、《国内水路集装箱货物运输规则》已被《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废止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2000年第九号部令发布, 2000年8月28日发布,2001年1月1日实施 )
第11条第二款 因托运人办理各项手续和有关单证不及时、不完备或者不正确,造成承运人损失的,托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12条第二款 托运人未按前款规定托运货物造成承运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铁路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公布,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17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对承运的货物、包裹、
❽ 集装箱货损船东是否承担责任
我做海运几年了,遇过这种问题……海上运输出问题,责任在于船公司……船公司是没有义务为货物买保险的,CIF条款下,货物未到目的港越过船舷之前,所有责任是发货方负责,因为发货方没有投保,所以得不到保险公司赔款……责任虽然在船公司,但是,海事法规定,在赔偿方面,对船公司有一个保护政策:最高赔偿限额(就是说如果货损,最多配多少给你,具体方案忘了,但是不会很多的),所以,你不要指望船公司依法赔偿的能帮你挽回多少损失,当然,可以尝试,凡事都要试试……个人建议:1.和船公司协商赔偿,不行的话就向海事法院起诉。2.和客户商量,货款还没付的,将所有货物装柜退运(要准备好当时报关出口的报关单和核销单等资料),不管这个生意以后还有没有得做,多少挽回损失!
❾ 中国海商法为什么以海牙规则为基础
我国海商法从我国国情出发 ,以我国40多年海运和经贸实践为基础,吸收了目前国际通行的国际公约和航运惯例的规定(因为海商行为大部分为国际性的,你不和国际接轨的话,直接办推进不了海运的发展),适当考虑到国际海运立法的趋势,对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做了比较全面、具体的规定。
具体的说,海商法与国际规则的关系:
1、关于承运人的责任期间,《海商法》结合《海牙规则》和《汉堡规则》的规定进行了规定。
2、对于集装箱货物,《海商法》采用了《汉堡规则》的规定,即承运人的责任从装货港接收货物时起至卸货港交付货物时止;对于非集装箱货物,《海商法》采用了《海牙规则》的规定,即承运人的责任从货物装上船时起至卸下船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
3、关于承运人对单件货物灭失和损坏的赔偿限额,《海商法》采用了《维斯比规则》的规定。
4、关于承运人迟延交货的责任,我国《海商法》在部分引入《汉堡规则》的基础上对此作了规定。
5、同时《海商法》中凡涉及赔偿限额的,一律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的“特别提款权”(SDR)为计算单位,而放弃使用人民币为计算单位,这是我国立法史上首次在国内法中规定适用国际通用的计算单位。
这种与现行国际通行法规和习惯做法紧密衔接的立法形式,有人称之为法律的的“国际标准”,它为推进海上运输走向国际化、时代化,提供了法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