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性与司法性
1. 行政和司法的区别
下面的选择题应选哪个答案?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实质差别就在于司法是一种(2.判断 )
1.判决
2.判断
3.决策
4.管理
从权力性质上分析,行政权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权,其着眼点在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权力的行使与运作具有极为显明的政策性表征,而司法权则不然,它是一种判断权,它主要是针对社会纠纷的是非曲直作为判断,其权力的基点在于法律的公平和秩序的安定,而对证券纠纷等社会冲突进行处理,无论从案件事实的价值判断,抑或适用规则的专业化等特征来看,笔者认为,其主导性权力都应当是司法权,至少司法权应当担负着最后判断和裁判的功能,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将行政程序前置于司法程序,并且原告可以以行政处罚决定作为最重要的证据而提起诉讼并获胜诉,那么按《规定》之旨趣,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一般便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这样一来即便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存在错误,司法权也无法及时给予纠正,由于我国证监会行政权的运作具有非常明显的政策性倾向,因而行政前置程序的规定将使司法的运作缺乏恒常性,在更深层面上这是一种将行政权所担负的政策性功能替代司法权的事实和价值判断的不当举措,其实质上是贬抑了司法权在社会系统中原有的位价和功能,而更令人感到遗憾和深思的是,这样一种规定居然出自我国司法权的最高享有者——最高人民法院。
2. 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以及区别。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 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
3. 行政裁决的准司法性是什么意思 是指强制性吗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行使裁决权的活动,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裁决时,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决民事纠纷,有司法性质,同时又是以行政机关的身份裁决争议,具有行政性质。因此,行政裁决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称为准司法性。
4. 司法和行政是什么区别
司法和行政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1、主体上的区别。
司法: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及其公职人员。
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2、内容上的区别。
司法:对象是案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主要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
行政: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管理,内容比司法广泛
3、程序要求上的区别。
司法: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
行政:虽然有相应的程序性规定,执法活动相对不如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要求严格。
4、优先原则上的区别。
司法:公平至上。追求公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行政:效率至上。更强调迅速、简便、快捷。
5. 司法与行政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6. 行政司法和司法行政区别
司法与行政的区别。司法与行政都是执行法律的个别化的或具体化的行为,统一于广义的执法活动。但是,行政是实现国家目的的直接活动,而司法是实现国家目的的间接活动。二者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运行方式不同。
一、从本质上看,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有一下区别:
(一)司法权与行政权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同
(二)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性质不同。
(三)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功能不同。
(四)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运行方式不同。司法权与行政权运行的最主要区别是司法权的行使具有被动性的特征。司法权的被动性是基于司法公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和司法中立性的需要。司法中立性要求司法权的行使必须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否则就有可能破坏司法的公正性。司法权能独立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能充分保证公正性的实现。司法的被动性要求法院在当事人未提起诉讼时,不能借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主动启动诉讼程序,即使是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也不得主动予以追究。当然,司法权行使的被动性仅仅是诉讼程序启动时的被动性。
二、从形式上看,与行政相比,司法具有如下特征:
(一)独立性。在组织技术上,司法机关只服从法律,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的干涉。而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下级机关必须服从下级机关,一级服从一级,全体行政人员必须最终对行政首长负责;
(二)被动性。法律适用活动的惯常机制是“不告不理”,司法程序的启动离不开权利人或者特定机构的提请或诉求,但司法者从不能主动发起一个诉讼。而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往往具有主动性;
(三)交涉性。法律适用过程离不开多方当事人的诉讼参与:在刑事诉讼中需要控辩双方的辩驳、质证、对抗;在诉讼中需要原被告双方的协商、交涉、辩论。而行政权力的行使,更多地是行政机关的命令
7. 行政和司法的比较
“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 ,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 等活动的总称。首先,它属于国家的范围,即属于公务,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任务 其次,也不是一切国家权力都是行政权利,只有行政机关或者政府的权力才是行政权力 。它有别于议会的立法权和司法机关的检察和审判权;第三,行政权属于“执行权”,它是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 和程序去行使国家职能从而实施的法律的行为。
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司法组织在办理诉讼案件和非讼案件过程中的执法活动。狭义的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办理诉讼案件中的执法活动。
8. 行政处罚与司法区别
行政处罚与司法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主 体
行政处罚:国家内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司法容: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及其公职人员
二、客体
行政处罚:以国家的名义对社会进行管理,内容比司法广泛
司法:对象是案件,主要内容是裁决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和争议及对有关案件进行处理
三、程序要求
行政处罚:虽然有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处罚活动相对不如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要求严格
司法: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司法行为的无效和不合法 主动性程度
四、性质
行政处罚:“不能不理” 主动
司法:“不告不理”被动
五、工作身份
行政处罚:与行政相对人形成行政法律关系:既是执法者,又是一方当事人
司法:以第三者身份居间裁判
9. 辨析:行政诉讼兼有行政性活动和司法性活动的因素
行政案件起诉审查制度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联结点,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时,必须遵循司法审查适时性三原则,即初审权原则、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和成熟原则,妥当处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以规范权力行为,保障公民权利,同时行政诉讼也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10. 证监会立案是行政性质的还是司法性质的
证监会立案是行政性质的
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一)研究和拟订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制定有关证券期货市场监管的规章、规则和办法。
(二)垂直领导全国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管理有关证券公司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
(三)监管股票、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和国务院确定由证监会负责的债券及其他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托管和结算;监管证券投资基金活动;批准企业债券的上市;监管上市国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