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倾向犯
Ⅰ 在刑警队作假笔录触犯法律哪条刑法
应该属于作伪证的行为。
Ⅱ 刑法中的“倾向犯”是否能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可以,按照日本山口厚教授的结果无价值论的观点,“倾向犯”中回的“倾向”,“表现答犯”中的“表现”,目的犯中的目的都是构成要件要素;但是张明楷教授的“彻底的结果无价值论“的观点认为,(违法性)构成要件,只能是纯粹客观的要件,现在大家批判他的这种观点的比较多(特别是他认为偶然防卫也是正当防卫)。你可以看看刘艳红教授的一些论文,她是结果无价值的观点,很正确!
Ⅲ 十二岁少年杀人法律如何判
不满14周岁的人杀人是不构成犯罪的。不认定是犯罪,其成年后同样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刑。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监护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也向来秉承“教育、感化、挽救”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特殊方针政策,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都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宽容的一种政策。所以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他会有模仿作用。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刑法倾向犯扩展阅读:
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该如何处理,现行《刑法》第17条只是简短的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1995年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送收容教养的,应当从严控制,凡是可以由其家长负责管教的,一律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