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3司考刑法

2013司考刑法

发布时间: 2020-12-31 03:27:39

Ⅰ 求2013年司法考试李文华刑法视频和讲义.

你好!李文华老师不要求对外传.我听过他的串讲班确实不错.有独特的刑法记忆,总结的很好,很有条理和逻辑。网上有一些音频,你收索一下,应该可以找到。求采纳.

Ⅱ 司法考试刑法的重点罪名有哪些

司法考试刑法分则重点罪名
第一分考区 危害公共安全罪重点罪名

放火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劫持航空器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交通肇事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二分考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重要罪名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 走私罪

走私文物罪 走私贵重金属罪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货币犯罪 高利转贷罪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洗钱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逃税罪 抗税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 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虚假广告罪 合同诈骗罪 非法经营罪 强迫交易罪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第三分考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罪名

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伤害罪 强奸罪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诬告陷害罪 强迫职工劳动罪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非法搜查罪 侮辱罪 诽谤罪 刑讯逼供罪 虐待被监管人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重婚罪 破坏军婚罪 虐待罪 遗弃罪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第四分考区 侵犯财产罪重点罪名

抢劫罪 盗窃罪诈骗罪 抢夺罪 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 敲诈勒索罪

第五分考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重点罪名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 招摇撞骗罪 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 赌博罪 开设赌场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伪证罪 妨害作证罪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窝藏、包庇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破坏监管秩序罪 脱逃罪

第三节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倒卖文物罪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非法组织卖血罪 强迫卖血罪 医疗事故罪 非法行医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盗伐林木罪 滥伐林木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第八节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组织卖淫罪 强迫卖淫罪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引诱幼女卖淫罪 传播性病罪嫖宿幼女罪

第九节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六分考区 贪污贿赂罪重点罪名

贪污罪 挪用公款罪 受贿罪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行贿罪 介绍贿赂罪

第七分考区 渎职罪重点罪名

滥用职权罪 玩忽职守罪 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 徇私枉法罪

Ⅲ 司考刑法选哪个老师

这个还能自己选老师吗,

Ⅳ 2013的考研 法硕内容是采用司考的犯罪构成三要件说么刑法新旧理论还有什么区别

法硕内容是采用司考的犯罪构成三要件。
犯罪构成三要件是包括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组成的递进式犯罪构成理论。四要件说是传统的主客观、主客体构成理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所有犯罪必须具有的构成要件。只是三要件说是一种递进式的逻辑方式,相当于一层层的过滤,最后剩下的就是犯罪行为。四要件说因为长期以来为我国理论和实务中所采用,其思维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改变还需要时间。


刑法
新增法规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2月18日) 法发〔2013〕15号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6次会议、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 2013年5月2日公布 自2013年5月4日起施行) 法释〔2013〕12号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法发〔2013〕12号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2013年9月6日公布 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法释〔2013〕21号
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2次会议、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 2013年11月11日公布 自2013年11月18日起施行) 法释〔2013〕25号
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5次会议、2013年4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 2013年4月23日公布 自2013年4月27日起施行) 法释〔2013〕10号
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9次会议、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 2013年7月15日公布 自2013年7月22日起施行) 法释〔2013〕18号
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1次会议、2013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
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 2013年6月17日公布 自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 法释〔2013〕15号

Ⅳ 司考题 刑法

第一题
法理上的依据:首先,故意伤人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有杀人故意,故意分两种,一种为直接故意,一种为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而积极追求该后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会产生危害后果而放任其发生。本题中,该行人被撞倒后,题干并没有交代其伤势如何,某甲将其抬上车后抛弃的行为属于明知该被害人被抛弃在荒野会导致其死亡而放任,最终导致该被害人死亡之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至于为什么没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是因为有法律上的依据,即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属于法条竞合。本案由于造成被害人死亡后果,因而适用故意杀人罪。(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第二题。
看似与第一题一样,其实有本质区别,甲的行为更为恶劣,肇事后,甲发现乙甚至清醒,再起犯意,行故意杀人之犯罪,应与交通肇事罪并罚。此种情形并不属于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之情形。该第六条规定的法条竞合的情形是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而本案中甲实行的是再次碾轧乙的行为,同时先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后又故意杀人,应当并罚。
希望我解释明白了。。

Ⅵ 一个司考的刑法问题

这个算是毋庸置疑的。这个过程只需要考虑丙和乙在主观上和客观上有没有救助的意思。丙在主观上没有救助的意思,客观上藏匿刘某,所以丙没有救助的意思;乙在主观上不确定是否有救助的意思,至少是放任,不作为,在客观上开车离开并未积极救助,也没有救助的意思。总的来说便是逃避了。

Ⅶ 司法考试刑法需要把普通法条的具体刑期什么的背下来吗

  1. 刑法的具体刑来期在司法考试中,一般自不会重点考查,当然刑法中重点罪名的刑期是必须要记住的,如交通肇事罪等!一般考的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刑罚的追诉时效,还有在案例分析当中用的比较多!

  2. 一般的法条具体刑期,不要记,记也记不了那多,有个印象即可,甚至有的看都不用看!

Ⅷ 司考刑法老师哪个讲得好

首推柏浪涛,去年听的刘凤科的,他太过推崇张明楷的观点,而否定他人观点。专但这与司属考的考察方式不合,司考重点考观点展示。今年也去试着听了他两节,太过啰嗦,本来他的课就出得晚,还讲半天抓不到重点,司考生是耗不起的。至于蔡雅奇,课没听过,不评价,但做了他今年出的刑法实务卷,个人感觉很一般。做了一点已放弃,不想浪费时间,和刘凤科的题比起来有较大差距。综上,建议听柏的课,可以做刘的题。蔡放弃。

Ⅸ 刑法2013司考题主观题,第二小问,答案是甲乙是假想防卫,虽有过失行为,但过失行为只在造成重伤的场

注意假警察该打这句话,说明甲可能认为程某是假扮警察来对他怎么样,所以就还有假想防卫的性质,但程某已经表明身份,甲乙二人仍对其殴打的行为是否无罪值得研究。

Ⅹ 司考刑法题

四人伪造国家机关复证件后制招摇撞骗的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属牵连犯。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从该犯罪事实相牵连的两种刑罚来看,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而且从本案的具体情形来看,被告人是以招摇撞骗为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由此来看,招摇撞骗行为重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故就此犯罪事实应定为招摇撞骗罪。

热点内容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最新 发布:2025-10-10 01:36:18 浏览:67
缺乏道德的例子 发布:2025-10-10 01:15:15 浏览:302
准则于条例谈心谈话 发布:2025-10-10 01:02:46 浏览:685
八级专业英语法律硕士 发布:2025-10-10 00:32:54 浏览:677
中级经济法预算 发布:2025-10-10 00:25:18 浏览:309
浙江法律硕士点 发布:2025-10-10 00:12:08 浏览:758
司法所实习日志 发布:2025-10-10 00:12:04 浏览:701
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同工同酬 发布:2025-10-10 00:11:12 浏览:940
2014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发布:2025-10-10 00:10:09 浏览:160
河南兆旭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9 23:55:42 浏览: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