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外分
❶ 新民法典有规定外孙女能继承老爷的抚恤金吗
第一个问题,如果爷爷没有遗嘱,则孙子孙女是可以代为继承爷爷的死亡赔偿金的。
依据:我国内《继承容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二个问题,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它是对于死者家属的一种补偿,司法实践中一般是参照法定继承方式由死者的第一顺位人平均分配,如果有依靠死者生活或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亲属,也可能分得一份。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三条 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❷ 国外有民事和刑事的区分吗
民事和刑事的划分问题,这个在国外是没有那么细致的区分的!只有我们国家专门制定两部法典予以区分和分别管辖!
但是,在美国呢,其民事诉讼的一切结果,就是归结到金钱上面。因此,民事审判的性质与刑事审判完全不同,它的判决结果民事诉讼寻求的是“金钱赔偿”!!!
美国的民事案件一般涉及个人或机构之间的争议;而刑事案件则涉及某些被视为有害于整个社会的刑事行为。
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可总结为:联邦和若干州保留大陪审团审查重罪起诉的制度;非法取得的证据不得采纳;广泛使用审判前的“答辩交易”;辩护时,民事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律师,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相互对抗争辩,法官不主动调查,仅起“消极仲裁人”的作用。
总之,二者区别如下:第一,原告人不同。民事案件中原告为根据法律或合同认为自己受损或受害的一方,为自然人或机构团体,而刑事案件中的原告是政府方代表受害人起诉,而不是由受害人自己直接提出。在刑事案件中,常有被害方要求撤诉,但政府方却坚持起诉的情形,如家庭暴力的案件。第二,依据的法律不同。民事案件中原告方依据双方合同和相关民事法律,而刑事案件中,政府方只能依据有效的刑法条文起诉。第三,民事和刑事案件使用的程序也有较大不同,这在取证和最终判定上都有不同。第四,惩罚方法不同。民事一般是用金钱赔偿,一般不会妨碍人身自由,而刑事一般是处以监禁和罚金,并会有刑事记录。如此说来,是否刑事惩罚一定就比民事处罚更坏呢? 这恐怕还要具体来看。我们听人说过,“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碰上那样的,民事惩罚和高额罚金可能更会叫他感到疼痛。
❸ 民法通则对房屋的专属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民法通则并没有对房屋的专属部分进行界定,但物权对房屋的专属部分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七十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七十一条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二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四条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❹ 民法分论和总论的区别
民法总论是民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以下分论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总论倾向于理论。内
分论是比较具体容贴近实践的东西,也就是具体法律条文,具体法律规则。
总论的基本概念对民法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分论也非常重要。
学好总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分论,分论是以后实践实务的基本。
❺ 民法里侵权责任规则原则到底分三种还是两种,有的说除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外还有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体现在高空抛物这个种侵权
❻ 民法总则对自然人的行为分为哪三类
民法总则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❼ 关于民法的一个问题:对于不可分之债应当如何处理
不可分来之债是物的话,是通过折源价,变卖,共同占有等方式处理的、
简单地说,折价就是一方取得所有权,同时把其他方应得的份额换成钱来补给他们
变卖就是卖给市场,换成钱,钱按份额分配给各方
共同占有就是各方按约定成为该不可分物的共同所有人、都具有所有权。
不可分之债是要求履行一定行为的
共同履行即可
❽ 帮忙找一个民事案例(额外加分)
可在网上搜<今日开庭>这个节目看,很不错的.
❾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法人解散的,除合并和分立的情形外,什么应当及时组成
清算义务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七十一条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二条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根据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三条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9)民法外分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❿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法人解散的,除合并和分立的情形外,什么应当及时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回形外,清算义务人应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10)民法外分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