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投放病毒刑法

投放病毒刑法

发布时间: 2020-12-31 20:48:04

Ⅰ 如果一个人为了投放丧尸病毒,干掉保安,抢到病毒,又投放,刑法上定几个罪

三个 第一个是危害社会安全 第二个是故意杀人 第三个是再度为社会构成威胁。

Ⅱ 传播病毒是不是违法行为

是犯法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回建设、尖端答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还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希望采纳

Ⅲ 传播手机病毒定什么罪

按相关法律规定,传播扩散病毒木马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刑事犯罪。
相关法律回规定《中华人民共答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Ⅳ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中的投毒罪中的毒,包不包括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毒

现在已经把投毒罪罪名改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了。根据《刑法》:第一百一专十四条 【放火罪】【属决水罪】 【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修正案第1条修改)。
另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B>

Ⅳ 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判

根据法律规定和我的辩护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专条是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据。刑属事拘留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37天是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在此期间内,会转为逮捕。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等候法院审判,直到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目前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刑。具体结果,还要看具体案情和律师辩护情况。
事关重大,建议尽早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探视、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可以进一步咨询联系我。

量刑的依据是刑法修正案的下面规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Ⅵ 网上传播病毒犯法吗

,如果后果严重构成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行政责任: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二十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全文)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1997/12/11/0650.htm

3,行政责任:如果是针对的客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则不适用上面的行政法规,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二十三条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系统安全的,或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 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73/files/echo_zhu/html/article_2145_1.shtml

3,与本案无关的但是涉及计算机的刑事罪名还有两个:
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二百八十七条(指向其他罪名)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Ⅶ 刑法上投毒和投放危险物质有区别吗

我国现行刑法中已经取消了投毒罪。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对投毒行为直接适用第114条之规定。故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Ⅷ 故意使用网络进行病毒的传播,应该怎样进行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所以故意使用网络进行病毒的传播,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6081123

Ⅸ 现行刑法投毒罪为什么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毒罪。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范,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犯罪对象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毒害性”物质,系指能对肌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因而损害肌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如氯化钾、氰化钠、砒霜及其他各种剧毒品。该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重罪,近年来呈高发的态势。在司法实践中,鉴于该类案件的特点,证明投毒犯罪的直接证据极少,从证据充分性上去审查认定该类犯罪难度较大,出庭作证则难度更大。
危险物质来源复杂。在此类案件中,利用毒鼠强投毒较为突出。中国的中毒控制中心分别于1997年、2001年在全国11个省市的集贸市场进行调查,在抽到的116份灭鼠剂标本中,毒鼠强比例占25%;个别市场甚至占90%。利用毒鼠强案件占所有投毒案件的95%以上。所以,行为人获取有毒物质较为容易。加上投毒案件中使用毒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毒物的毒理作用又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毒物,因其比配分量不一致,也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反映,因此,对于毒物来源,主要品种成分等的调查比较困难。
总之来说,有的危险物质超出了毒的范围。

热点内容
不阻止自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09 17:57:17 浏览:874
经济法的定义是什么 发布:2025-10-09 17:55:37 浏览:772
行政诉讼法及实物 发布:2025-10-09 17:46:18 浏览:921
行政法日期问题 发布:2025-10-09 17:36:32 浏览:981
司法部发检 发布:2025-10-09 17:33:35 浏览:456
经济法题目拟写合同 发布:2025-10-09 17:29:19 浏览:154
小学生道德讲堂体会 发布:2025-10-09 17:18:49 浏览:75
新编经济法教程2019年 发布:2025-10-09 17:09:13 浏览:768
园林公司法律分析 发布:2025-10-09 16:37:01 浏览:685
则依法治国 发布:2025-10-09 16:28:25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