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排除司法
⑴ 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的关系和区别是: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直接去法院是不受理的,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当事人不一定要出庭,可以由代理人出庭,这和法院的民事诉讼一样,或撤销案件,或缺席判决;律师也是一样,可请可不请,这是当事人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熟悉劳动法和仲裁的程序,完全可以自己去打官司,免去了高额的律师费。
⑵ 仲裁机构具有一定的司法性和准司法性,是否也应该列入司法机关的范围
仲裁只有在劳动仲裁方面才有类似于国家权力的参与,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性质。与司法带有国家强制力有明显的区别。
⑶ 司法对于仲裁的监督与支持的具体表现
司法来对仲裁的监督:
仲裁法 第五十八条自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司法对仲裁的支持,我认为是生效的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⑷ 最高院司法解释在仲裁时能适用吗
关于这个问题 没有在仲裁庭工作过 所以并不确定
根据学理 我觉得应该是 司法解释 主要是最高专院对属案件的具体指导 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所以 在仲裁案件中 如果遇到无法可依的情况 可以以解释为指导 但解释和具体法律、法规冲突时 还是应以法律、法规为主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⑸ 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机制可以采取撤销或者不予执行,那么仲裁调解书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五章 申请撤销裁决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第六章 执行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第六十三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⑹ 司法公证与司法仲裁哪个效力大
公证相来当于是对某事实的源见证、证明,是一种事实判断。
而仲裁是一种裁判结果,是一种价值判断。
两者不太好比较,但是一定要说的话,由于仲裁是由当事人双方协议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手段,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而且仲裁结果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是具有执行效力的司法文书,而公证更像是支持某一方主张的依据、证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仲裁的效力更强。
⑺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对订立于仲裁协议中的争议事项的司法管辖权 是什么意思解释下呗 呵呵
由于仲裁协议是有效的,只能选择按照仲裁机构的仲裁权,就丧失了提起诉讼的权利,不能再选择法院判决来执行司法管理。如果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该驳回当事人的起诉。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⑻ i司法仲裁和法院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和诉讼都是来寻求纠源纷解决的有效途径,仲裁制度属于非司法程序,由仲裁机构作出公正裁决,而诉讼是司法程序,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来解决纠纷。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诉讼,一般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诉讼程序是在诉讼和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顺序、方式和步骤。
⑼ 如何理解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如果事先约定了仲裁条款,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内,那么法院管辖权容就会被排除。
《仲裁法》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