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怎样才能让司法局接收

怎样才能让司法局接收

发布时间: 2021-01-01 09:30:01

A. 怎样才能让当地司法机关接受一个外地假释人员

需要:
1、复印你的卷宗带上;
2、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
3、当地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同意假释的证明文件
4、当地居委会的同意假释的签字,
5、相关收入、房产、家庭关系等证明(居委会)
因为假释需要征求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和社区的意见,如果社区不同意的,是不能假释的。另外,如果服刑人员家庭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家庭关系不好、家属无力约束和管教的,也是不能假释的。

B. 社区矫正司法局不接收怎么办

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2)怎样才能让司法局接收扩展阅读: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C. 司法局不接收会收监吗

不到司法局的报告复,而不是禁制锢。因此,拟申报的犯罪缓刑,缓刑的,由公安机关查处的期限内,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合作。司法局宣布没有缓刑的职位刑事审判。

附:“中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6条已被宣布在试用期内犯罪缓刑由公安机关,单位或者基层组织进行调查,如果没有这条77判例法的规定,试用期到期,但原判决,不得执行,并公开宣布。

第77条已被宣布为犯罪缓刑犯新罪或者发现了另一犯罪判决宣告以前没有判决书应当在试用期内犯下新的罪行或犯罪的新发现判决,前罪和后罪之内缓刑和判罚,按照本法,决定执行刑的第69条的规定。
犯罪的刑期在试用期内被暂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安部门,情节严重的,应当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D. 我被判缓刑在老家,怎么让外地司法局接受我

只能你的经常居住地司法局管辖,外地司法局无管辖权,望采纳。

E. 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怎么办

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内收。当然,如果容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F. 我是外地的,刚被判缓刑。司法局不接收我,怎么办

司法行政机关会找到你,并将你移送到居住地的司法局。

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6)怎样才能让司法局接收扩展阅读: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

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很大可能会判缓刑,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网络-司法局

参考资料:网络-社区矫正

G. 怎么让外地司法局接受我

不会,因为接回来的人一旦再违法(有的不是故意的),司法所长就要受监管不力的责任处分;所以各地司法所都不愿意接收。但户籍所在地司法所一般没理由拒收。

司法所主要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H. 我被判缓刑,家里司法所不接收,怎么办

1、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回的,法院应当将答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2、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

3、作为被判刑者,根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4、咨询辖区是否属于该司法局管辖范围内,如果不是,请与你的住所辖区相符的司法局对接。

(8)怎样才能让司法局接收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热点内容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周峰上海 发布:2025-10-09 16:10:50 浏览:818
劳动合同法第一七条 发布:2025-10-09 16:09:11 浏览:566
香港婚姻法的财产分配 发布:2025-10-09 15:58:04 浏览:300
一周一天假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10-09 15:58:01 浏览:471
国际经济法实践课感想 发布:2025-10-09 15:46:48 浏览:247
建立医务制度规章建设 发布:2025-10-09 15:37:20 浏览:588
农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发布:2025-10-09 15:36:57 浏览:352
如何确定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9 15:36:05 浏览:551
拜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8 21:18:18 浏览:784
法院改革司机 发布:2025-10-08 18:14:51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