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典第29
❶ 刑法典第十七条哪里有明文规定不满十四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这个得用三段论来解释。 刑法的原则是法无明文规定不成罪,也就是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律既然没有规定14岁以下要负刑事法律责任,那么当然也就不能推定有罪,也就是不负刑事责任。 打个比方,好比刑法规定买卖毒 品是犯罪,而对于毒 品的司法解释中认为甲 基 苯丙胺(冰 毒)属于毒 品,假设有一种化学物质叫乙 基 苯丙胺,也有毒性,但是因为刑法没有规定这种东西属于毒 品,因此买卖这种物质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❷ 刑法修正案和刑法典的关系
刑法修正案,对现行刑法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有关条文,通过全国人大予以修改、补充,加以完善。刑法修正案是指1997年新《刑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对刑法条文的修改和补充。刑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刑法修正的前提和基础。
刑法修正案,作为对刑法条文的具体修正,与现行刑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次刑法修正案归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
时间: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七号公布施行。
要点: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时间: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六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修改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时间: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四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修改为:“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时间: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公布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修改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时间: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公布施行。
要点:在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将该条修改为:“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时间: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一号公布实施。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
时间: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一届)第十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要点: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修改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时间: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一号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要点: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时间: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
要点:为适应暴恐活动犯罪的发展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最新刑法立法——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成为此次刑法修正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❸ 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
《大清新刑律》:是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罚典。1911年正式公布,预定宣统五年正式实施,但未正式实施。《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共411条,另附有《暂行章程》
❹ 社会主义第一部刑法典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修正,
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修正。
❺ 第一部刑法典世界
汉谟拉比法典
❻ 刑法典是什么
有区别。
1、概念内涵的区别
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回,狭义刑法仅指刑答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刑法典:经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系统整理或重新刨制,并确立为一定体系的刑事法律文件。一般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2、内容的区别:
刑法典的主要内容为: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一般原则,具体犯罪和相应刑罚的规定。各国称谓有两种:一称刑法典,如苏俄刑法典;一称刑法,如瑞士刑法。
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所属关系的区别:
刑法典属于刑法的一部分,刑法包含刑法典,刑法除包括刑法典外,还包括一些刑事单行法规。
(6)刑法典第29扩展阅读:
对刑法典进行局部修改补充的决定或补充规定,理论上称为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理论上称为附属刑法。所以,广义刑法是由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组成的。
狭义刑法则仅指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在我国,即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❼ 中国起草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历史上:《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专典的蓝本。它的制属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法经》共有六篇,即盗、贼、网(或囚)、捕、杂、具。李悝认为盗和贼是对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放在了最前边。贼是指伤害人和反叛。杂是指盗、贼之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类似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规定定罪量刑的原则。
汉朝建立后,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加了三篇,制定了《九章律》,作为汉朝法律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❽ 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是什么
《法经》是春秋末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法经》的历史地位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
(2)《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
(3)《法经》的出现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牾。
(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
(5)《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秦孝公时,商鞅携《法经》入秦,主持过两次变法,是法家变法最有成效者。
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主要内容是:(1)以《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订、扩充,制定了秦律,并制定了连坐法,颁行秦国,励行法治(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取消世卿世禄及一切特权(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是:(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普遍推行县制,县令、县丞等地方官由国君直接任免,集权中央,并统一度量衡制度(3)按户口征收军赋,以利开垦荒地和增加赋税收入。
❾ 刑法典第234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按照伤害的结果,分为以下哪些情况
应当选择:致人死亡、重伤。
❿ 请法律人士帮忙分析下中国刑法典第三条
私下和你说,可以给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