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民法热点问题
Ⅰ 2016段波民法体系25图 怎么样
我是15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作为过来人,我觉得体系是建立在对民法理论有比较熟悉和有深刻的理解基础之上才形成的,专门看图只是帮你梳理你学习的内容,个人推荐钟秀勇 听过他的课,对司法实务都大有裨益
Ⅱ 2017年的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变为3年。假设2016年元旦开始计算的诉讼时效,按新法应该是2018
假设2016年元旦开始计算的诉讼时效,按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应该计算三年内,至2018年12月31日止。
《最高人容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民法总则施行之日,诉讼时效期间尚未满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总则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Ⅲ 2016年大专法律民法学试卷号2097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身份权。
A、姓名权 B、名誉权 C、健康权 D、荣誉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所有的人身关系
C、纵向的财产关系 D、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姜某有一处房屋,当他得知有一处工厂将要在附近建设,且工厂的噪音将会很大,姜某于是将房屋卖给想得到一处环境安静的房屋张某,姜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哪一原则?( )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4、王某15周岁,智力超群,为某歌舞团演员,生活可以自足,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王某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5、李某在战争中下落不明,其配偶如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必须在( )
A、下落不明满四年之后 B、下落不明满两年之后 C、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四年之后 D、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两年之后
6、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 )为准。
A、以户籍证明为准 B、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 C、以身份证的记载为准 D、没有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的,以户籍证明为准
7、下列行为中不能委托代理的有( ) A、签订财产租赁合同 B、起诉
C、申请商标注册 D、立遗嘱
8、全国妇联是一种( )法人。
A、营利 B、公司
C、社团 D、财团
9、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 )
A、民事权利能力 B、意思表示
C、民事行为能力 D、合法
10、依照民法理论,财产所有权的核心是(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Ⅳ 厚大2016年司考讲义民法为什么不是钟秀勇
2015年的时候闹矛盾了,真个课程都讲得很没气场。16年合约到期了吧,估计是不干了
Ⅳ 司法2016年民法复习书2017年还能用吗
可以用,注意当年法律的修改情况,明年的民法通则修改可能实施,诉讼时效就是三年了
Ⅵ 民法案例
案例一
2000年,甲因脑血栓不治死亡。死前甲立有一遗嘱,赠将其存款5万元赠送给邻居张某。另有遗产继承问题上,在英国的儿子丁来电报说明。甲曾当着其一位好朋友的面说,其死后全部遗产由丁继承。
问:(1)本案中有哪些人享有继承权?为什么?
(2)如何认定甲所立遗嘱的效力?为什么?
(3)甲的遗产当如何分配?为什么?
案例二
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5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3000元。消费者王强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想尽力找到王强,要求退货或者补足价款?王强予以拒绝。
问:(1)如何认定本案的性质?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三
郭某曾立下书面遗嘱,将其全部遗产3间房屋和2万元存款给长子郭甲继承。但弥留之际,郭某看到过甲似乎在窃笑,巴不得自己赶快死, 便宣布把自己的全部遗产给次子郭乙继承。当时在场人员有护士小王,郭甲。郭乙及郭某的女儿郭丙。郭丙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无业在家。郭某对郭丙很讨厌,故未考虑过给她遗嘱。
问:(1)两个遗嘱以哪一份为准?为什么?
(2)以立为准的遗嘱效力如何?为什么?
(3)如果郭甲为争夺遗产,在郭乙水杯中下毒,但误把白糖当作砒霜,则发生什么民事后果?为什么?
案例四
2001年6月12日,大龙酒店因欠个体工商户甲、乙、丙的欠款无力偿还,经协商,将酒店的音响设备作价六万元,抵偿给甲、乙、丙三人。其中抵偿给甲3万,乙2万,丙1万。甲、乙、丙均将酒店开据的欠条还给酒店,三人约定由甲实际保管音响该设备并联系买主。2001年10月4日,甲打电话给乙,称丁要买音响,价款5万。乙表示不同意按此价格出售,同月22日,甲在未告知乙、丙的情况下将设备音响卖给了丁,所得价款自留3万元,剩余的2万交给乙。丙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甲与丁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问:(1)本案存在哪些法律关系?为什么?
(2)音响设备的所有权应当归谁?为什么?
(3)对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五
重庆甲公司于1998年7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提起了“新式快速检查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994年4月10日获专利权,获专利后甲公司即投入生产,产品上市后很受欢迎,重庆乙公司与甲公司有业务关系,2000年3月乙公司与甲公司达成有关专利技术的指导及专利使用费等之诸项事宜专利实施许可口头协议。甲公司允许乙公司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拥有独家生产“新型快速检查仪”的权利,甲不能再允许其他再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一次付清使用费20万元。2000年四月甲瞒着乙公司又与丙公司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并向专利局备案。乙公司以甲公司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
问:(1)甲乙之间是否存在专利实施许可关系?为什么?
(2)甲丙之间的专利实施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
【案例一】
(1)本案中只有甲的邻居张某享有对5万元遗产接受遗赠的权利。因为甲只有一子丁,但是甲的儿子丁不能享有该5万元遗产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赠具有和遗嘱继承同样的效力,而且甲所立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因此,该5万元遗产由张某接受遗赠。
(2)甲所立的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人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本案中,丁很难证明甲所立的口头遗嘱是在危急情况下所立,此外,本案中,见证人为一人,不符合口头遗嘱的见证人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要求,因此,丁不能享有继承权。
(3)甲的5万元遗产应当全部由张某以遗赠的方式继承。
【案例二】
(1)本案的性质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为该百货商店和购买者王强对摩托车的价格存在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所定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2)百货商店有权向法院提出对该买卖合同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即要求王强补足价款或者变更、撤销该合同。如果该合同予以变更,王强也有权要求百货商店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王强对该买卖合同的撤销不存在过错,而商店存在过错。此外,如果百货商店主张变更权或者撤销权,则只能在该撤销合同成立后1年内行使。
【案例三】
(1)书面遗嘱有效,而口头遗嘱无效。因为口头遗嘱不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条件,依据《继承法》,见证人不能是继承人或者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本案中,只有一人即护士小王符合见证人的条件,其他人则不能作为见证人。
(2)由于书面遗嘱没有给患有严重精神病的郭丙留有必要的遗产份额,由于郭丙属于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因此应当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所以该书面遗嘱只能是部分有效。
(3)郭甲的行为属于为争夺遗产而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情形,根据《继承法》,对于为争夺遗产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本案中,郭甲为了继承遗产而故意杀害郭乙,则丧失继承权。郭甲丧失继承权后,郭某的遗产不能按照遗嘱继承,此时应当依照法定继承办理,由郭乙、郭丙继承郭某的遗产。
【案例四】
(1)本案存在如下法律关系:大龙酒店与甲、乙、丙之间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甲、乙、丙三人对音响的共同共有的法律关系;甲对音响的销售构成无权代理关系(或者无权处分关系);甲与丙之间存在侵权关系。
(2)丁因善意取得而获得了该音响设备的所有权。
(3)甲与丁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但是不影响丁因善意取得获得该音响的所有权。由于甲无权处分该音响,造成了丙的损失,因此甲应当赔偿因其无权处分行为造成的丙的损失。
【案例五】
(1)不存在专利实施许可关系,因为甲乙二公司没有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局备案。
(2)有效。因为已经备案。
(3)虽然甲乙之间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因没有备案而不生效力,但是合同合法而成立,只不过没有生效。不过合同不生效并不意味着甲不承担责任,甲应当承担合同不能生效的违约责任。
第三章 公民(自然人)
Ⅶ 2016民法规定女子多大算成年
18岁。
《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专全民事行为属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Ⅷ 民法通则全文司法解释一共多少条
全文共八章200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专见》属
第一章 公民
第一节 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问题
第二节 关于监护问题
第三节 关于宣告失踪、宣告死亡问题
第四节 关于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问题
第二章 法 人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四章 民事权利
第一节 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第二节 关于债权问题
第三节 关于知识产权、人身权问题
第五章 民事责任
第六章 诉讼时效
第七章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八章 其 他
200、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民法通则和本意见抵触的,各级人民法院今后在审理一、二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不再适用。
Ⅸ 怎样运用民法的基本原则分析案例
作者:小手摸摸哒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6853/answer/632655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民法基本原则是指,构成法律基础和根源的总的或根本性的规则与原理。其是集中反映民法之社会与经济基础,贯穿于民事立法、司法、守法及民法学研究始终,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其民法基本原则包含: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最重要),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我认为,在运用民法基础原则解决具体案例时,可以依照其法律基础依次进行判断。其顺序为:1.主体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性;2.契约——物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其他。
先对其行为人民事行为能力(平等原则),意思表示是否自主,内容是否合法进行判断。然后,可以根据第二点判断案例具体属于那种性质、哪一方面的情况。
这其中就可以自主运用意思自治原则判断它是否自主参与民事活动,是否存在表现代理啊、无权代理啊、无效民事行为等等。
诚实信用原则则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指对涉及双方利益的事实应主动全面真实地告知,不为欺诈、隐瞒,不故意利用对方误解与所处险情而为自己牟利。这就可以对案例中是否存在无效民事行为(包括:欺诈、胁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损害社会利益等行为)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乘人之危及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民事行为等)。
其他的几个基本原则也是如此。
——————————例子分割线
网上找的例子,觉得可行,请参考
李某的父亲生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去世时还留有几本邮票。李某对邮票从不感兴趣,在后来的几次搬家中他都觉得这些邮票不好处理。一日,李某的朋友刘某来吃饭,无意间发现了这几本邮票,刘某也是一集邮爱好者,他随即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邮票全部拿走,李某对这一价格也比较满意。事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一朋友处得知,他父亲所留的邮票中,有5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5000元;同时另一同事告诉他,刘某正在寻找买主。李某立即找到刘某,要求退还刘某的5000元钱。取回邮票,但刘某坚决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合同,返还邮票。
Ⅹ 民事庭2016年工作思路
——规范法官细节行为,提升法官形象。印发《法官行为提示》条,对法院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细节问题,提示法官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应当避免的情形,消除当事人合理怀疑,维护法官的形象公正。实行院风院貌督查制度,采取实地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全院各部门的院风院貌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督促改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督查,全院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增强,工作效率、工作作风以及庭风庭貌、办公环境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实施庭审考核,规范庭审行为。成立庭审考评委员会,以观摩庭为主线,通过旁听审判人员庭审,从法官着装、言谈举止、指挥当事人举证质证、归纳争议焦点等方面进行考核,对查明案件事实、调控庭审节奏、掌握庭审气氛的能力进行点评,按庭审规范记分,从而有效促进审判人员克服庭审随意性,严格按规范办案。组织司法警察进行业务素质集中培训,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素质,使值庭、羁押进一步规范化。
——规范执行工作,促进执法公正。把“改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想、规范执行行为”作为执行工作重点,在执行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工作,进一步做到公正、公开、规范、文明,以程序合法确保实体公正;认真贯彻执行省高院关于执行九项制度,严格落实执行权分权行使、扣押查封物品拍卖以及分配公示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拍卖委托抽签制度和执行听证制度,确保执行各环节公开、公正、规范;高度重视规范、文明执行,坚持以思想工作为主、强制执行为后盾的工作方法,注意文明用语,重视做好被执行人思想疏导工作,努力消除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解决执行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强化审判监督,保障司法公正。严格执行程序法和实体法,对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或程序违法的裁判,按照“有错必究”的原则,坚决依法提起再审,共办理审监案件6件,审结再审案件5件;严格落实内部案件质量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立审、审执和审监分立,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强化不同诉讼环节间的相互制约;严格落实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督察室共检查案件2593件,编发《督察简讯》5期,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案件裁判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
——切实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对全院5个基层法庭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和监督,并根据“严格、规范、科学”的要求,查漏补缺,努力提高人民法庭管理水平,使法庭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促进法庭各项工作的开展。
——规范人民陪审工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要求,认真开展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和考核工作,确定了28名人民陪审员参加了由省高院组织的封闭式法律知识培训,并接受了区人大常委会的任命,使人民陪审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