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列表
⑴ 明朝锦衣卫官职列表..
官职列表: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百户,正六品;
试百户,从六品;
总旗,正七品;
小旗,从七品。
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
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1)刑法列表扩展阅读:
创立背景: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狱,假借若干由头,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足见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术不正的产物,所以其后遗症也特别严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不过,始作俑时心术已坏而造成的弊政是难以断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时,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统治又恢复锦衣卫。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在明代200余年的历史中,锦衣卫始终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听命于皇帝,又受制于宦官;它对加强皇权居功赫赫,又因恃权妄为而劣迹斑斑;它力图维护明朝的统治,却又为明朝的灭亡种下了祸根。
⑵ 考研 侦查学专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还不错。
伴随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展,侦查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历程。概括而言,从1948年建校初期至1958年中南政法学院时期是侦查学的酝酿初建时期;1958年至1970年湖北大学时期是逐步发展时期;1971年至1977年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时期是停滞时期;1978年至1980年是恢复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是快速发展时期。
一、酝酿初建时期:1948―1958年
(一)队伍建设
1948年8月,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同志在河南宝丰正式宣布中原大学成立,任命范文澜同志为校长,潘梓年同志为副校长。其学员除河南大学转来一部分外,其余来自招生,此时张嘉同志(1926年7月31日生,河南开封人)进入中原大学一部三队学习,后留校工作。1948年12月中原大学迁往开封。 1949年5—8月迁往武汉。
1952年9月,张嘉同志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前苏联著名刑侦专家、莫斯科大学犯罪对策系主任柯尔金教授,成为我国较早地系统学习和研究前苏联刑侦理论的中国青年学者。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以中原大学政法学院为主体,合并了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组建中南政法学院,隶属国家司法部。李伯钊任院长,林山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当时尚无系,学院下直接设刑法教研室,分为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侦察3个教研组(在已定型的称谓中,仍引用原文 “侦察”一词,下同)。
(二)教学工作
195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学员有郑昌济、王献枢等共100多人,这批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都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权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56年张嘉同志从人大研究生班毕业返校,首次为54级本科生开设司法鉴定课程①,根据所学的前苏联犯罪对策学的体系,结合当时形势及自身心得,编写了讲义并印发给学员,其体系分为技术、措施、方法3个部分,共120个学时,跨度2个学期。同时请李道泉(湖北省公安厅法医)、黄光照(后为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授)讲授法医学,并由范新汉同志担任实验员。
二、逐步发展时期:1958―1970年
(一)队伍建设
1958年湖北省接收了教育部和司法部移交的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并将两校与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组建为省属湖北大学。校长由湖北省副省长孟夫唐兼任,党委书记朱劭天,主持工作的副校长为李光斗。
当时的第一大系为法律系,下设司法鉴定教研室,分为司法鉴定、刑事诉讼2个教研组,教师有张嘉、杨志平、王清波(北京政法学院毕业,曾跟随前苏联专家楚工诺夫研究刑诉)、洪汉波(武汉大学法律系调来,曾跟随前苏联刑侦专家柯尔金进修一年)、黄素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本科毕业)、许佑珠6人,实验员由范新汉同志担任,其规模在教育部属院校中首屈一指。
(二)教学工作
法律系共有学员1500多人,是当时全国较大规模、较有影响的法律系。司法鉴定教研组承担侦查学、法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在1958年为55级本科生开设司法鉴定课程,当时教研组在全国没有同类教材的情况下,借鉴前苏联的课程体系,结合全国的司法实践经验及自身的研究成果,组织教研室教师自编了《司法鉴定》教材,为合订本,其体系仍然分为技术、措施、方法3个部分,但许多内容更贴近当时的司法实践,也更有指导意义。当时与实践部门的关系较好,公安机关在遇到疑难案件时,经常请张嘉同志及其他师生帮助分析、研究,许多疑难案件正是在这种结合下得以侦破的。而我们的学员也经常深入实践部门实习。 1958年张嘉同志深入实际部门,亲自查阅案卷卷宗,克服诸多困难,编辑了《刑事案例汇编》,20多万字,分为杀人、盗窃、抢劫、放火、强奸等类别,以机密资料的形式印发给学员,人手一册,极大地推动了侦查学的教学。
1959年在合订本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又组织教师编写了侦察、现场勘查、痕迹检验、文书检验、刑事摄影5个单行本,这时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讲授的针对性也更强,为学员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60年,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为加强指导思想教育,重新编写了合订本,分为公安基础理论、发展史、技术、措施、方法5个部分,在基础理论、体系和内容等方面都使侦查学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推进了当时的侦查学研究。该合订本一直沿用到1970年。在基本原理方面强调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日常工作与破案运动相结合等原则。
此时的实验室建设也有长足发展,不仅配备了各种长短枪支,而且有各种痕迹、物证的陈列室,可做物证、痕迹、书证等多种实验。
三、停滞时期:1970―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的肃杀气氛中,高等教育园地一片凋零。湖北大学被迫撤销,缩编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原有18所财经院校仅存“一所半”中的“半所”。学校设有政法系(由中南政法学院的政治系和法律系合并而成),骨干教师仍然坚守教学阵地,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张嘉同志于1973仍然为司法干训班学员讲授现场勘查,并于1974年自编《现场勘查》单行本,8万余字,作为干训班教材,印发数千册,极大地提高了司法干警的侦查水平,广受学员好评。但囿于当时社会总体形势,侦查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处于停滞不前阶段。
四、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0年
(一)队伍建设
1978年元月,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恢复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为“文革”以后最早恢复本科生、研究生招生的高等学校之一。次年元月,学校领导体制发生变化,改由财政部领导,从此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当时在法律系下设刑事侦查教研室,张嘉同志担任教研室主任,教师队伍也得到极大的充实,1978年王万成同志调来担任法医学教师,1980年韩绍奎同志、李应存同志相继调入任教,1981年王延令、刘书仪同志调入担任物证技术的教师,1982年李建训同志留校任教。
(二)教学工作
首先为78级本科生开设了公安业务学课程,由张嘉、丁焕春自编课本,名为《公安业务讲义》,该课程共240学时,分两学期讲授。张嘉同志在1982年参编司法部统编教材《犯罪侦查学》,这是恢复高考以来司法部统编的第一部侦查学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五、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侦查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公安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着重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队伍建设。通过深造、进修,培养了一批颇具潜力的教学、科研骨干。其间,在历任刑侦教研室主任张嘉、范新汉、杨明志、李建训的领导下,教研室力量不断壮大,教师人数一度达到13人,他们是:张嘉、李应存、王延令、刘书仪、王万成、范新汉、李建训、孔明、朱爱民、李金文、张远煌、朱京平、王安全,为原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刑侦教研室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时期,为其后建立公安学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大对侦查学实验室的资金及人力投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教材建设。1980—1981年间,张嘉老师承担了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犯罪侦查学》中“现场勘查”一章的编写工作。这部由周应德教授主编的权威教科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通用《犯罪侦查学》教材,被列入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该教材汇集了当时全国最为优秀的侦查学专家,构建了我国当代侦查学的基本体系和框架,代表了当时侦查学最高研究水平,在全国法学界、侦查学界产生了广泛、持续的影响。1990年5月,由刑侦教研室李应存老师主编,李建训、张远煌担任副主编组织编写的《新编刑事侦查学》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改革开放后中南政法学院自主编写的首部侦查学教材,其一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刑侦教研室前辈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在理论体系及内容上有所创新,为侦查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5年7月,随着公安与行政法专门化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南政法学院基于进一步发展公安及行政法学科的考虑,决定将刑侦教研室及行政法教研室从法律系剥离出来,成立公安与行政法系。方世荣教授任系主任,李建训(兼刑侦教研室主任)、张远煌、杨宗辉、关保英先后任系副主任,侦查学学科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在教材建设方面,李建训承担了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等学校法学教材《侦查学》中“现场勘查”、“爆炸案件的侦查”两章的编写任务,该部教材由法律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全国法学界、侦查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表明在现场勘查领域的研究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着一定的理论优势。在专著方面,王均平于1997年6月出版了《司法访问技术》,提升了司法访问的理论研究层次。张远煌在巴黎第十大学刑法及犯罪学研究所进修后,经过长期酝酿,于1998年6月出版了《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以专论的形式对犯罪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深化我国的犯罪原因理论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1999年8月,行政法专业回归原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公安学系正式成立。由杨宗辉任系主任,李建训、王均平任系副主任,侦查学科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000年5月,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公安学系升格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成为我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首个公安学院。杨宗辉任院长,张远煌任党委书记,王均平任副院长,黄书春、汪平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公安学院的成立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2 年的发展,在刑侦教研室现有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7%,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57%。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学,学科建设梯队已经形成。以师资力量为依托,2002年8月,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侦查学方向批准设立,该方向导师组负责人为张远煌,成员为杨宗辉、王均平,2003年1月首度招生。为了进一步加强侦查学科的技术实力,学院在2002年7月专门设立了物证技术教研室。同时,校、院对作为侦查学学科重要发展力量的刑侦实验室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及资金投入,经过长期努力,司法部在2003年3月批准设立中南地区首家综合性司法鉴定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挂靠于公安学院,张远煌任主任,李小琴、刘国民任副主任。
为了促进公安学院在侦查学领域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知名度,2000年5月,公安学院组织召开了“全国公安理论与公安教育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公安学界知名学者、理论及教育工作者48人与会,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其后,在2002年10月24—2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公安学院承办、福特基金会资助,又召开了“警察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白俄罗斯、美国、英国、我国大陆地区及香港、澳门地区侦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70 余人,就侦查学科中的多个基本理论及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这两次会议为我国侦查学科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学界的好评, 在科研方面,张远煌继出版《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后,于2001年又出版了《犯罪学原理》一书,对犯罪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更为系统、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为侦查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2002年1月,由杨宗辉、王均平主编,侦查学教研室集体参与编写的《侦查学》正式出版。该教材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侦查学的研究成果,将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实践经验3个层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了体例和内容上的创新,推动了侦查学科的发展。其后,杨宗辉的《侦查学前沿问题研究》、王均平的《人证调查原理与应用技术》以及王安全的《证券欺诈犯罪侦查》,是侦查学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
⑶ 列表:对比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区别与联系)
常常有很多人认为违法就是犯罪,其实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而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如某乡镇企业一名职工深夜撬开仓库门盗走数千元物资,事发后被法院判了刑;而另一名职工在修仓库暖气时,乘人不备,盗走了近百元的同一物资,事发后却不认为是犯罪,仅以违法行为处理。这两名职工的行为虽然同属于盗窃,但由于前一职工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且盗窃数额较大,已经构成了犯罪。而后一名职工的行为则属于社会危害性较小,盗窃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综上可见,违法并非犯罪,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情节和程度不同。
⑷ 这种情况属于犯罪既遂还是未遂
《刑法》第二百抄三十二条规定:故意袭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未遂有很多种,包括:
1)对象不能犯
2)手段不能犯
3)客观不能犯
4)主观认识错误
5)能犯的未遂,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
这种情况属于故意杀人未遂的主观认识错误
⑸ 求刑法刑期具体列表,死刑,无期,十年以上,三年至七年,五年至七年,五年上.下,三年上.下等等万分感谢
如果你现在正抄在袭学刑法,那这样的列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会增加你的学习负担。你要记住是那些比较常见的,比较特殊的罪名的刑期就行了,也只要记住比较特殊的刑期就行了。没必要记所有罪名的刑期,如集资诈骗罪有死刑,又如抢劫罪中有八种尖定加重刑。因为在实践中,会查法条就行了。
⑹ 将自己名下别人的房产卖于他人如何定罪
楼主说的情况一般不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特定条件下,有可能构成诈骗等侵犯财产的犯罪。
我国有关不动产权属的法律法规都规定,不动产以登记的所有人为其合法所有人。依法登记是拥有不动产权属的法定条件。无论不动产的来源是什么,只要经过了合法的政府登记程序,这个不动产的产权所有人就是登记人。不动产的权属所有人处分自己的财产,是合法的行为,不存在构成犯罪的情形。但是,因为房屋等不动产登记和买卖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利用时间差或者其他原因,故意阻碍不动产转移登记,进而占有他人应得不动产的,也可能构成诈骗等刑事犯罪。
楼主说的情况比较特殊。就是“自己名下别人的房产”。这种情况要区分两种情形来讨论。
第一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产权属情形。首先确定的是房产的法律意义上的所有人,然后才是楼主说的“别人的房产”。因为法律上不认可楼主说的这种情形,那么这个“别人的房产”,只能推定是别人赠送给楼主的财产,或者是别人还没有实际占有的楼主的房产。这样的情况下,不会构成犯罪,但可能会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是民事范围内的纠纷。
第二种,是故意占有他人应当得到的不动产。这是前面说的在买卖形成以后,但是还没有正式履行不动产产权登记,也就是买卖已经完成,登记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借用这个时间差,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一房二卖。这种情况,可能构成了诈骗犯罪。
⑺ 古代都有哪些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具有实际行政职能,另一类则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下面,我介绍一下40种常见的官职及对应的现在的职位: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 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3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
40、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⑻ 猥亵幼女罪怎么判应该要判几年
让说一句用一句怎么判断硬盘经验?这个有点100那个这几个又又又饿了。手机版的朋友就是排列的最出来。三张文件吧他没有说没有其他的实质性的最最烦的吧没有其他的这个发展的外盗五件
⑼ 历史上中国哪个朝代制定的国家刑法最残忍,最好有刑法对应的案例,综合残忍朝代的排名列表描述,简复皆可
凌迟
正式作为一种刑罚出现于辽(见《辽史·刑法志》)。元代时定为死刑一种,规定代规定受刑者要割一百二十刀,明代时则规定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清代则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几类。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
车裂
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五马分尸的出发点就是让人死无全尸。历史上有名的两位受车裂之刑的是商鞅和荆轲。
烹煮
唐朝的武则天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当时有名的酷吏来俊臣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对周兴说:“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俱五刑
即先在脸上刺字,再割去鼻子,再砍去左右手、脚,再用棍子打死,然后枭首(即斩头而悬挂木上),再当众把他的尸首剁成肉酱(彭越受此刑后,肉酱还分给大臣们吃),
宫刑
最有名的就是司马迁就是受了此刑。
炮烙
相传殷代的一种酷刑。用铜柱加炭使热,令犯人行其上,顿时血肉焦糊。
腰斩
唐代时多用来处决谋反者,如陈硕真。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
⑽ 单位里三万元公款,交给一个人保管违法吗
1;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可不认为构成犯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第一百八十五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挪用公款罪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国有公司委派到其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此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如承包国有企业),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不具有上述特殊身份的一般公民与上述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要涉嫌贪污就比较可怕;依据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三)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四)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3;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组织与其他公司企业合作开办公司等合作,已是见怪不怪。那么可能在经营合作中就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