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以下民法

以下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1-03 17:57:49

Ⅰ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专

3、行为人与相对人恶属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4、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Ⅱ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以下哪些民事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是否为如下选项:
根据《民法总则》的专规定,以下哪属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A.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C.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D.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为ABCD

Ⅲ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民事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总则》规定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Ⅳ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

包含,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

Ⅳ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内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容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5)以下民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Ⅵ 民法总则规定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六项: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标志。民法的平等原则是指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并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同受普遍性法律的约束。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第二,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第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第四,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这一原则是由民法调整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而平等原则必然贯穿我国民法始终。
(二)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依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自主自愿,任何民事主体都不能借助于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强迫他人进行某种行为或不进行某种行为。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第二,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由当事人自愿协商。
(三)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为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公平原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公平合理,不能随意抬价压价,损害对方利益,不能乘人之危,强迫对方接受不合理的条件。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法规范要求民事主体在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上,体现公平原则,兼顾各方利益。第二,该原则主要是作为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上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三,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这一原则体现在合同关系中,具有很高的效力,起到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作用,并且具有禁止权利滥用的功能。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与他人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均应诚实,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第二,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应当自觉承担责任。第三,民事案件的裁判人员处理民事案件,应当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五)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这一原则在《民法通则》的第七条中有明确规定。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餍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同时,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在法律上,滥用权利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因’为这一行为有损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构成滥用权利的条件一般包括:当事人有权利存在;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和不作为: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权利人行使权利在法律上是应当的,但是,如果滥用权利,就可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因此,行使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Ⅶ 关于什么叫做民法,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在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下列四种:(一)和解(二)调解(三内)仲裁(四)诉讼

  1. 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容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概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2. 调解。纠纷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在纠纷主体之间沟通信息,摆事实明道理,促成纠纷主体相互谅解、妥协,从而达成最终解决纠纷的合意。

  3. 仲裁。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法对民事纠纷居中审理并制作一定法律文书平息冲突的方法。

  4. 诉讼。民事诉讼即老百姓所讲的“打民事官司”。相对于人民调解、当事人自我平息、单位(或部门、社区)处理和仲裁机制而言,民事诉讼是典型的公力救济形式。

Ⅷ 民法上以上、以下是什么概念

《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Ⅸ 法律上的“以上”、“以下”是否包含本数

法律上的“以上”、“以下”均包含本数。

《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内: 民法所称的容“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九条: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

《公司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依据民法和刑法规定可知,《公司法》也是包含本数的。

(9)以下民法扩展阅读

《民法通则》规定

第一百五十三条 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五十四条 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第一百五十六条 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三十道德经 发布:2025-10-11 07:33:49 浏览:155
法治趣味 发布:2025-10-11 07:33:04 浏览:452
省级示范司法所 发布:2025-10-11 07:20:26 浏览:666
中山市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10-11 07:15:54 浏览:393
人民法院的产生 发布:2025-10-11 06:05:56 浏览:733
罗江司法局 发布:2025-10-11 06:00:42 浏览:300
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发布:2025-10-11 05:57:52 浏览:325
共同承担债务承诺书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1 05:54:01 浏览:203
马尾法律援助中心在线咨询 发布:2025-10-11 05:43:47 浏览:535
新闻报道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1 05:42:30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