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2司法考试卷二答案

2012司法考试卷二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1-03 19:05:28

A. 2011司法考试 卷二的一道题

卷二第七题是吧。做题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1、理解义愤的意思。专所谓义愤就是甲知道乙这个结属果是坏的。但是甲为不为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而去实施的防卫行为呢?没说。这里就是指一般老百姓防卫的时候。就知道这事是错的。自己得管。但是不会像学了法律一样。管之前还要先背一下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做题的时候你如果不能看出义愤的意思。那么你看选项。为什么有23选项中关于认识和意志的区别。出题者还进行了解释即认识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意志是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通过这警示你要区分义愤的意思。因为乍一看。有很多人把义愤理解为知道乙干的事坏事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保护了妇女。但是义愤在法律中的含义尽包含第一种而不包含第二种。(考试就是这么变态)
2、知道了义愤的意思。然后用逻辑推了。首先1肯定对应a,4肯定对应b这个很明显不说了。然后派出了cd。答案在12中选。这就用到了义愤的作用。义愤是指有认识但没有意志。所以选了a。
听绕口的不知道你听懂了吗

B. 司法考试2004年卷二88题

容易混淆的例子是03年司法考试卷二第47题A选项,“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内进入游戏厅玩耍,容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此选项甲构成盗窃罪。原因在于游戏厅虽然是公共场所,但刚开门还没有其他人进入,手机按一般正常人思维可以推断为老板所有。甲主观上没有认识错误,只是狡辩,不算侵占。
你举的例子也一样,邻居家属于私人场所,按正常思维手机肯定属于主人。拿走构成盗窃。
而2004年卷二88题,案件发生场所是公共汽车,属于公共场所,一般人无法判断确切提包的所有人,甲认定所有人为乙符合正常思维,属于主观上认识错误。依据主客观统一原则,构成侵占。

C. 12年司考卷2解析16题

【逐项解析】《刑法》第248条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的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A选项中,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并致其骨折伤残,应定故意伤害罪。A选项错误。
《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即使用暴力致人伤残,应定故意伤害罪。B选项错误。
《刑法》第234条之一第2款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依据本条规定,C选项中,未满18周岁的少年不具有承诺资格,故应构成故意伤害罪。C选项错误。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D选项中,被害人被截断一段小指,应属于轻伤范畴,而故意伤害只有致人轻伤以上后果才能认定为犯罪,且D选项中被害人的承诺构成有效承诺,应排除犯罪成立。D选项正确,当选。
指南针历年真题解析今年推出学科版和编年版两个版本,欢迎选购指南针正版图书

D. 2014司考卷二第80题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工商局,为政府部门。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2条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的确定有三种情形:(1)实行中央垂直领导的部门,上一级主管部门为复议机关;(2)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若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复议机关有特别规定,则依此规定;没有,则复议机关为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由申请人选择;(3)除前两种之外的部门,复议机关为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由申请人选择。工商局为非实行中央垂直领导的部门,它曾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但后实行双重领导。故,应适用第3种情形,即复议机关既可以是上一级部门,即该工商局的上一级工商局,也可以是该工商局的本级政府,即县政府申请复议。因此选项A错误。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确定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首先要看单行法律是否有超过60日的特别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规定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但该期限短于60日,应当适用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一般期限,故,选项B错误。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经复议后向法院起诉的一般期限为15日,法律可以规定特别期限。《反不正当竞争法》虽规定“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此规定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无异,故选项C正确。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两种主要途径,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是,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由选择为原则,以行政复议前置为例外(《行政诉讼法》第44条)。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处罚决定实行的是自由选择安排,即既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复议再向法院起诉,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故,选项D正确。更多关于历年真题的最新解析可以看中法网学校的历年真题详解。

E.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12题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绑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不排斥财物所有人)、经管人的亲属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手段,将其劫持,利用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迫使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交出一定的财物,换取被绑架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财物不是当场取得,而是在以后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取得;不是由被绑架人直接交出财物,而是由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交出。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主观方面是由直接故意构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上述刑法规定的两罪在犯罪构成上均有交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两罪的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均表现为直接故意,这两种犯罪在犯罪手段、主观目的、侵犯的客体方面都相似。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除了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以外,其主要在于这两种犯罪的行为方式、索取财物的对象、索取财物的时间、索取财物的性质不同。抢却罪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而不管财物多少,而绑架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人质后,勒令被绑架的亲属或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在一定期限内以一定财物来赎人,否则将加害绑架人。由于绑架罪往往先以暴力劫持人质,再以要挟胁迫其亲属,使用双重强暴方法,侵犯被害人至少二人以上,持续犯罪时间长,勒令财物数额较大,有的还残害或者杀死被绑架人,因而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往往大于抢劫罪。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分清概念,分清既遂未遂。

F. 2005年司法考试试卷二60题

是抢劫罪,将人灌醉,是被害人不能反抗,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就好比下点安眠药让被害人不能动了,肯定是抢劫吧,其实这个灌醉也是一样的效果

G. 2003年司法考试卷二第87题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回用的行为如答何定性问题的批复
(2008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二次会议通过 高检发释字[2008]1号)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你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的请示》(浙检研[2007]22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H. 2012司法考试二卷86题解析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应当自觉践行。下版列哪些权做法直接体现了执法为民理念?()
A、行政机关将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费用由2元降为1元
B、行政机关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咨询
C、工商局要求所属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将原20工作日办结事项减至15工作日办结
D、某区设立办事大厅,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驻并设立办事窗口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执法为民、行政许可的费用。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也要求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选项A错误。《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

I. 思考题求解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第24题

你这道题抄的理解上就袭是没注意一点,
第一百四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四十六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请看,第146条的说是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第二款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而题目是A地基层检察院认为甲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遂作不起诉处理
。。关键在于“犯罪情节轻微”跟“显著轻微”的差距。

热点内容
购房的确认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1 20:28:43 浏览:723
妇女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10-11 20:03:28 浏览:338
合同法第75条件 发布:2025-10-11 20:02:31 浏览:948
3大刑法 发布:2025-10-11 20:01:14 浏览:605
南充市法院招聘 发布:2025-10-11 19:59:26 浏览:683
法院公车私用 发布:2025-10-11 19:33:20 浏览:841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二项规定 发布:2025-10-11 19:33:04 浏览:683
新婚姻法关于登记交押金 发布:2025-10-11 19:22:17 浏览:727
刑法时间效力的内容包括 发布:2025-10-11 19:21:25 浏览:642
选聘政府法律顾问公示 发布:2025-10-11 19:18:58 浏览: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