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67条第2款
❶ 即使没有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也应认定为抢劫罪。此句对吗
不对。该款属于法律拟制,如果没有该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只能认定为抢夺,而有了该款规定,此类行为就按照抢劫罪处理。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7条,第72条之规定
第七十二抄条【缓刑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一条】
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❸ 求教,刑法267条第二款与269条区别
267条第一款说的是抢夺,第二款强调如果携带凶器抢夺,就按照263条定抢劫罪。回
269条主要讲转化抢劫,本来答是盗窃、抢夺、诈骗,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263条以抢劫罪论处。
❹ 刑法弟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二款第三十一条
第二百七十六条抄【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❺ 中华人民共国刑事诉状法264条267条27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回,如果认为判答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第二百六十七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❻ 求教,刑法267条第二款与269条区别
267条第一款说的是抢夺,第二款强调如果携带凶器抢夺,就按照263条定抢劫罪。版
269条主要讲转化抢劫权,本来是盗窃、抢夺、诈骗,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263条以抢劫罪论处。
❼ 试分析我国刑法第267条第二款的规定是否合理并如何解释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版制,并处或者单权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❽ 何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有两种情形: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司法解释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❾ 刑法考试267条法条分析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释义】本条是关于抢夺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抢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条第一款是关于抢夺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
抢夺罪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2)行为人实施了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如趁他人不备夺取财物等。应当注意的是,构成抢夺罪是以没有针对被害人人身使用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为前提的。如果使用了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夺取他人的财物,就应按抢劫罪定罪处罚。(3)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数额不大,或者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不构成犯罪。至于具体的标准,可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司法解释。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划清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在夺取财物的过程中是否对被害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危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当然,行为人也会在“夺”走公私财物时使用一定的力量,有时产生危及被害人安全的情形,如由于被害人毫无防备,可能被拽倒摔伤,甚至致死;犯罪分子逃离现场时,也可能将他人撞倒摔伤,甚至致死。这些情况不是犯罪分子针对被害人人身故意使用暴力所致,不能以抢劫罪论处,而可以作为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情节予以考虑。
本条第二款是关于携带凶器进行抢夺按抢劫罪定罪处罚的规定。本款所称“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在抢夺时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凶器的行为。携带凶器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携带凶器往往会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或者精神强制,不敢进行反抗,因此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胁迫行为。即使行为人未公然携带凶器,但行为人往往因携带凶器而有恃无恐,进行抢夺。一旦被害人进行反抗,或者被抓捕时,就会使用凶器,因此可以说这种行为是以暴力作后盾的。由于携带凶器抢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而且对他人的人身也构成了威胁,其危害程度较普通的抢夺行为要大得多,并且有抢劫罪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本款规定,对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根据本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❿ 刑法第267条是什么
抢夺罪,抢夺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回处或者单处答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三年以上十年一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有其他贴别严重情节的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