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这么重

刑法这么重

发布时间: 2021-01-04 05:11:56

A. 中国刑法上,犯什么罪的处罚最重呢

中国刑法上,死刑最重。

死刑适用的罪名共计45个。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7个)

1、背叛国家罪(第条、第113条)

2、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一款、第113条)

3、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4条、第113条)

4、投敌叛变罪(第108条、第113条)

5、间谍罪(第110条、第113条)

6、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第111条、第113条)

7、资敌罪(第112条、第113条)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4个)

8、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9、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0、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1、投放危险物质罪(原投毒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第1、2条)

1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

13、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4、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5、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16、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17、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第125条第2款)——2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5条)

1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第125条第2款)

19、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1款)

20、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2款)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2个)

21、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1条)

2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144条)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个)

23、故意杀人罪(第232条)

24、故意伤害罪(第292条)

25、强奸罪(第236条)

26、绑架罪(第239条)

27、拐卖妇女儿童罪(第240条)

五、侵犯财产罪(1个)

28、抢劫罪(第263条)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个)分为:妨害司法罪(2个)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个)

29、暴动越狱罪(第317条)

30、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17条)

3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

32、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第369条)

33、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第370条)

八、贪污贿赂罪(2个)

34、贪污罪(第382条、第383条)

35、受贿罪(第385条、第386条)

九、军人违反职责罪(10个)

36、战时违抗命令罪(第421条)

37、隐瞒、谎报军情罪(第422条)

38、拒传、假传军令罪(第422条)

39、投降罪(第423条)

40、战时临阵脱逃罪(第424条)

41、军人叛逃罪(第430条)

42、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第431条)

43、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438条)

44、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罪(第439条)

45、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第446条)

(1)刑法这么重扩展阅读:

死刑适用的对象: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 我国刑法里的处罚较重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个罪名都会有一个量刑的范围,比如一般的抢劫罪量刑在3-10年,如果情节较恶劣,则处罚较重,会判8、9年,情节较轻,可能就判个3、4年。

C. 刑法的惩罚过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治乱世才用重刑;
2、重刑不够太人道;
3、盗窃罪也判死刑,那么干脆杀人、放火、强奸、抢劫,一样是死刑;
4、罪行不均衡,不够公平正义,不是好法。
5、中的重判,请的轻判,罪刑法定,罪刑均衡。
6、罪刑均衡原则也称罪行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规定具体而明确地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髓。其基本含义是:罪轻规定轻刑、轻判,罪重规定重刑、重判,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7、罪刑相适应,在刑法中体现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他是指犯罪人所犯的罪行与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相当,不能重罪轻判,也不能轻罪重判。如某犯罪分子所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依律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就不能对其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刑法在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之外,又根据其对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人身危害性的大小,规定了若干轻重有别的处罚原则,如对正当防卫过当、紧急避险、预备犯、中止犯、从犯、胁迫犯、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等的处罚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而对主犯、首犯、故意犯罪等则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

D. 中国的刑法是轻还是重

中国的刑罚算重来了自

但是犯罪率只高不低我觉得有几点原因

1。量刑幅度过大,由于法官的权利过大一个案件比如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从10年一直到死刑都可以,具体判多少年我觉得是看法官心情,什么情节严重,认罪态度好......还不是法官认为是就是。

2。就是不健全,你没看之前由于提款机故障,被人提了钱,很不好定性,被告盗窃银行判了死缓,还是舆论压力改判几年,(同一个罪相差多大)。还有好几条个个法官的考虑角度不同,所判的也不同。

3。最重要的我们国家的普法知识做得很差,别说没文化的犯了法不知道,就是大学生犯了法也一样不知道。

4。我们国家的执法机关不作为严重,中国哪个地方没有黄赌毒?哪个地方没有行贿受贿,都是违法有几个会被抓?那违法没人抓,导致违法行为会越来越多。

E. 刑法中从"一重处罚"是什么意思

刑法来中从"一重处罚"是指对自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就是从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中,就其中一个最重的罪名处断(定罪和量刑),而不以数罪并罚。想象竞合犯、牵连犯的本质为数罪,想象竞合犯是—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但在处理时作—罪,从一重处断;牵连犯的手段行为和结行为、目的行为和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罪名,但在处理时作为一罪,从一重处断。
中国刑法总则未明文规定这—处罚原则,刑法分则对牵连犯的处罚采取了不同态度:第一,分则对多数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未作规定。第二,分则某些条文规定对牵连犯从一重处罚,例如,中国(刑法)第399条规定,对司法工作人员因索取或者收受贿赂而枉法裁判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第三,分则某些条文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例如,中国《刑法》第321条规定,在运送他人偷过(边)境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四,分则某些条文规定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例如,中国(刑法)第198条规定,以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或者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F. 中国刑法重伤害

如果无法证明施暴手段的,造成1级残疾或者2级残疾,就是符合这条法律,如果有专事实证明当时是以属特别残忍手段犯罪的,重伤情况下即便没造成1级或2级残疾也符合这条。
这里的说明就是 特别残忍+严重残疾(1.2级)或不明+重伤,都算符合此条法律条文。

G. 中国刑法对重伤害怎么处理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内年以下有期徒容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因此,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按照上述规定量刑处罚。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年龄、手段、有无其他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情节等)。

H. 刑法中从重和加重的区别

一、处罚力度不同

1、从重: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专较重种类或者较高幅度属的处罚。

2、加重: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二、处罚规定不同

1、从重:表明应受处罚的行为是严重的,只有对行为人处较重的处罚,通过加重行为人的责任,才能保持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相适应。

2、加重:对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有期数罪并罚可以超过15年,判15-20年,拘役可以超过6个月,判6个月到1年,管制可以超过2年,最高判到3年。

三、处罚适用范围不同

1、从重: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定刑范围内从事。如果超出了法定刑范围,则是“加重”,而不是“从重”。

2、加重:是在法定刑以上适用刑罚。须有法定加重情节,并只限于主刑加重。


热点内容
大学经济法练习 发布:2025-10-11 23:47:58 浏览:968
山东畜牧法规 发布:2025-10-11 23:30:56 浏览:318
2014二建法规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10-11 23:26:54 浏览:365
泽库司法 发布:2025-10-11 23:18:45 浏览:798
行政法中的行政包括 发布:2025-10-11 23:12:49 浏览:261
法律知识竞赛名次 发布:2025-10-11 23:07:04 浏览:892
国际经济法与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10-11 23:06:59 浏览:173
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 发布:2025-10-11 22:54:23 浏览:549
前30交易日均价经济法 发布:2025-10-11 22:42:30 浏览:867
金桥人民法 发布:2025-10-11 22:42:26 浏览: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