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漏洞

刑法漏洞

发布时间: 2021-01-04 07:31:31

『壹』 某外卖软件出现漏洞 没有付款成功也给发货 我朋友弄了1200多块钱的东西 被起诉会是什么结果

网络盗窃罪:网络盗窃罪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
我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未将虚拟财产纳入《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中,按照《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盗窃虚拟财产“不为罪”。但是,如果真的“不为罪”,势必助长网络盗窃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应当视为盗窃罪,并依《刑法》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首先,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主要通过玩家操作游戏产生,其价值包括玩家的劳动投入、上网等;另外,许多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等可以通过充值卡来实现的,而这种游戏充值卡是游戏玩家通过支付现金(即真实货币)取得。可见,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存在定价,且可以交易、拍卖和转换。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与传统财产并无区别,具有《刑法》保护的“公私财物”的特性,应当列入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其次,网络盗窃方式表现为非法窃取、拦截、接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或传播的虚拟财产。传统盗窃行为的特征在于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公私财物。由于网络财产的虚拟性,网络财产所有权人不必像传统方式一样占有财产,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享有财产所有权,如控制账号和密码即可支配财产。行为人通过窃取、拦截、控制、破坏权利人帐号和密码,导致所有权人失去虚拟财产的支配权,即可认定其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虽然你不是电脑黑客利用电脑高科技等等。这是你利用的,是出现漏洞的方式。窃取不义之财。不义之财不一定就是指人民币。

比如说我利用漏洞在网上窃取了一部手机。就是买了一部手机,没有给钱。然后手机到手之后再卖掉。钱就是你的了。这也就是不义之财。

被起诉的后果就是网络盗窃罪。

要判刑期多久这要看具体的案情,比如盗了什么,数额是多少,是初犯还是重犯等都影响到法院的最后判决。

『贰』 非正式法源可以适用刑事案件弥补刑法漏洞吗

不能,因复为我国的发制源包括:1、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2、国务院制定的各种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3、在审判实践中,司法解释事实上也是一种重要发源。除了上诉三种外,其余的非正式发源包括:习惯法、地方政府规章、学术界的理论等均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最多只能作为参考。当然,地方政府规章在很多情况下,其所起的“参考”作用还是很大的,在没有其它反面证据和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规章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叁』 我国刑法中存有哪些漏洞(说的好,追加20分)

只谈一点,就是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梁根林教授的观点,窃以为很有内道理。容

“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体系是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方面四要素组成的耦合式的逻辑结构。这种犯罪构成体系“将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先分而论之,然后加以整合,由此,犯罪构成要件的关系成为一种共存关系,即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只有四个要件全都具备了,才说得上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这种犯罪构成结构的根本缺陷在于犯罪构成内部层次关系不清楚。它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既反映定罪规格又反映定罪过程的递进收缩式犯罪构成模式在结构上是完全异质的,因为只反映静态的犯罪规格,不反映动态的定罪过程,它对于犯罪行为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积极判断与消极判断、违法判断和责任判断、行为判断和行为人判断、抽象判断和具体判断,都是在一次性的、概括性的评价过程中完成的。”

『肆』 刑法有漏洞吗

刑法有漏洞。
一、所谓法律漏洞,是指法律不能有效管理现实社会生活内中出现的实际问容题;
二、刑法的漏洞,是指刑法不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犯罪行为;
三、比如女人强奸男人,不能够定强奸罪,就是一个漏洞;
四、刑法的漏洞,是法律与社会生活相比,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决定的;
五、克服刑法漏洞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即使修改和解释刑法。如刑法修正案九,对猥亵男子也定为猥亵罪的修改,就是很好的例证。

『伍』 凭什么精神病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算是漏洞吗!

“虽然精神病的确是一个人的责任能力丧失或者减轻的事由,但是我国《刑法》对精神病人的责回任能力答采用‘三分法’,即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和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2款还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判别精神病患者“伤人”时究竟属于何种情形,则需要司法精神病专业机构来判别。“首先判明行为人是否存在某种法定的精神障碍,然后进一步判明行为人是否由于这种精神障碍而丧失了辨认行为和控制能力,所谓生物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混合使用,缺一不可。”

『陆』 【刑法问题】请问如果某游戏公司有抽奖活动,甲发现并利用了抽奖活动的漏洞,非法获利10万元人民币,请

盗窃罪

『柒』 法律漏洞的法律漏洞类型

法律漏洞源自于法律的概念和区分,由于人们对法律可以依照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与此相对应,对法律漏洞也可作不同的分类。德国及我国台湾学者对法律漏洞曾有如下分类:制定法漏洞与习惯法漏洞、自始漏洞与嗣后漏洞、明知漏洞与不明知漏洞、明显漏洞与隐藏漏洞、碰撞漏洞以及真正漏洞与不真正漏洞、部分漏洞与全部漏洞等。除此之外,笔者以为对法律漏洞还可作多种划分,如:以部门法为标准可分为宪法漏洞、刑法漏洞、民商法漏洞、行政法漏洞等,以法律形式为标准可分为法律漏洞、行政法规漏洞、地方性法规漏洞和规章漏洞等,以漏洞是否只存在于一法律形式内部可分为内部漏洞与外部漏洞,等等。对法律漏洞作科学的分类,无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棘手的难题。鉴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因此本文的法律漏洞在内容上仅就制定法漏洞而言,所作的分类也只限于该范围。基于一般性的分析,法律漏洞作出如下几种归类: 法律漏洞以存在的时间先后为标准,有自始漏洞与嗣后漏洞之分。所谓自始漏洞是指法律漏洞在法律制定时即已存在。所谓嗣后漏洞是指在法律制定和实施后,因社会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而产生了新问题,但这些新问题在法律制定时并未被立法者所预见以致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控范围,由此而构成法律漏洞。
其中,对自始漏洞又可将其分为明知漏洞与不明知漏洞。此是以立法者在立法时对法律规定的欠缺是否已有认知为标准而作的划分。明知漏洞是指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已意识到法律的规定存在不完善或缺漏但却将这一问题保留给其他机关或部门,通过解释或补充细则等其他途径来建立规范。明知漏洞是基于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尚不成熟,如法律当时予以规范恐致日后产生弊端,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法律解释、法律补充、司法判例或学理等来解决。在我国立法中存在大量的明知漏洞。如《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中,对立案程序、对听证的如何召集和主持等具体问题未作规定,而由解释或行政处罚法的实施细则等予以规定。不明知漏洞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没有意识到(或因疏忽或因认知能力的限制)法律规定存在欠缺或是对应予规定的事项误认为已予规范而致形成法律漏洞。
对嗣后漏洞德国及台湾学者又将其划分为明显漏洞(积极漏洞)与隐藏漏洞(消极漏洞)。前者是指法律应对某问题明文规范却未加规范而致的法律漏洞;后者指法律对某一问题虽有规定,但缺少对该问题的特殊情形的规范以致消极地呈现为一定的欠缺状态,这种情况实则指对有一般规范而无针对特殊问题的个别规范,对此在凯尔森看来为一种虚构的公式――法律间隙(gaps)。在我国法律中这两种漏洞形式都是存在的。前者如关于法人或组织违法犯罪的,对其处罚应与公民个人违法犯罪而受到的惩处有所区别。世界各国对法人违法犯罪的往往作出了“两罚”的规定,在我国也有必要对此作出规定,但我国新出台的《行政处罚法》对法人违法的“两罚”问题却未作出任何规范。后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虽有规定,但对其范围只是几种列举性的规定,对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种行政行为,很难把握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即使按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作的司法解释标准,也不适用于双方行为如行政合同行为等。 依法律漏洞是否存于一法律部门内或是各法律部门间,笔者将其分为部门漏洞与部门间漏洞。部门漏洞是指一法律部门的欠缺或不完善,它只存在于一法律部门内,如宪法漏洞、民法漏洞、刑法漏洞等;部门间漏洞是指各法律部门之间相互冲突、不协调等从而使法律漏洞出现在各法律部门关系之中。部门间的法律漏洞既有两个法律部门间的漏洞如宪法与行政法间的漏洞、刑法与行政法间的漏洞、刑法与民法间的漏洞、民法与行政法间的漏洞、行政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间的漏洞等,也有跨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漏洞,如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相互之间的法律漏洞。
在部门漏洞中,法律漏洞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一法律部门中各种法律形式之间的漏洞,如《刑法》与某些单行刑法的不衔接、缺漏,也可以是在一部法律或法规及规章中的漏洞。在部门漏洞中根据存在漏洞的多少,还可分为单个漏洞、多个漏洞甚至漏洞群。法律漏洞既可以是逻辑体系上的漏洞,也可能是条文内容的漏洞,还可能是概念漏洞、规范漏洞等。
部门间漏洞主要是由于各法律部门间相互照应不够或相互抵触而直接导致的,因此笔者以为该种法律漏洞在内容上具体表现为部门空缺和部门冲突。前者即在两个或多个法律部门间对某个法律问题的规定出现了空白,如许多属于行政法这一法律部门的单行行政管理法规往往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刑法中并无相应罪名和刑事责任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追究因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同时又构成犯罪的人的刑事责任呢?如此,则在行政法与刑法之间留下了空白从而构成了部门间的法律漏洞。后者则是两个或多个法律部门对同一法律问题有相互抵触的规定从而构成一种冲突,如果它们在法律效力上有层次之分,该冲突可能依效力层次得到化解;如果效力层次相同或不能依照冲突规则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就构成了一种冲突漏洞。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此条规定与《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是相违背的,国务院只有“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宪法》第89条);此条规定还与其他法律的规定相冲突:行政处罚权是种法定职权,每一行政机关都有其自身的行政管理权限范围,其行政处罚权也都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此条规定破坏了其他法律所作的行政机关间的行政处罚权限与分工。 公民的诉权都可以得到法院的保护是市民社会对其法律制度提出的基本要求。这一现代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允许法院以法律没有对该事实的规定或者说规定并不明确而拒绝判决。拉伦茨曾做出分析:“法官具有发现法规范这种有创意的任务及权限,这点在基本法的法秩序中并无异议。各最高审级法院自始就应该主张这项权限,立法者也应该明白赋予他们的大合议庭续造法规范的任务。在某些法律领域,由于立法迟迟未赶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司法裁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法官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就称为必然的选择。

『捌』 我国刑法二十条正当防卫是不是有个漏洞

正当防卫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时间上!是犯罪嫌疑人的不法侵犯要正在实施!回是ing时态!是正在进行!你所答说的已经实施!让人有两种理解!1、他已经实施但是他说实施的行为并未完成!如果是这个情况那你不构成犯罪!是正当防卫!2、他已经实施侵害!并且该侵害也已经实施完毕!此时你所造成对方的伤亡就要负一定的责任了!

『玖』 中国的刑法漏洞百出

或许你对刑法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或许你并不太了解我国的刑法,你才有这样的看法。版我国的刑法权,相对于我国的民法,还有涉及各个行业的行政法,应该讲,还是比较完善比较成熟的。我国对刑法的研究制定远远早于民法,行政法。

『拾』 想问一下有了刑法,为什么还要有司法解释

法律即使再完备,也难以避免"法律漏洞"现象。在法律存在着漏洞的情况回下,司法解释具答有填补漏洞的作用。实际上,由于法律规则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而作出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现行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因此人们对规则的含义常常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而每一个法官在将抽象的规则运用于具体案件的时候,都要对法律规则的内涵及适用的范围根据自身的理解作出判断,而此种判断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法律的解释。更何况成文法本身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因此,法律解释对任何法律的适用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司法过程中,更需要对法律规范作出明确的解释,从而正确地适用法律和公正地裁判案件。

热点内容
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不包括 发布:2025-10-12 05:09:43 浏览:487
涉外经济法自考考点 发布:2025-10-12 04:51:25 浏览:175
临淇法院 发布:2025-10-12 04:37:53 浏览:698
法学源于 发布:2025-10-12 04:34:00 浏览:264
2017年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10-12 04:01:09 浏览:195
宁夏法治报在线阅读 发布:2025-10-12 03:59:34 浏览:887
许昌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12 03:51:58 浏览:516
党法治社会 发布:2025-10-12 03:39:18 浏览:365
三道德中 发布:2025-10-12 03:18:53 浏览:130
上海劳动法员工异地调动咨询 发布:2025-10-12 03:16:43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