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会议
❶ 移民局是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
移民局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移民局具体职能职责如下:
(一)根据县人民政府授权要求,按审查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投资概算,做好全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工作,协调处理移民历史遗留问题。
(二)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与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部门签订移民安置用地权属流转协议,移民后期生产扶持任务,投资包干协议,项目管理责任单位合同,负责落实资金管理、移民监督和竣工验收责任制。与项目业主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移民安置实施综合监理。
(三)宣传党和国家的移民方针、政策,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四)按比较优势原则推荐提供移民安置方案,配合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共同完成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安置规划编制工作,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移民搬迁设计方案(包括概预算)的论证审查。
(五)编报本行政区内移民安置实施项目及资金使用年度计划,按要求上报移民安置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统计报表。
(六)按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完成移民安置任务。
(七)负责移民资金的管理,监督移民资金的使用,并按要求向项目业主编报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统计报表,组织对相关部门、乡镇移民资金的使用审计(包括分解、兑现和结算)。
(八)配合相关部门办理移民安置相关的水电工程项目的土地、林地、林木征收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九)组织相关部门,会同项目业主,规划设计监督单位,对移民安置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十)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发展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移民后期生产扶持规划。
(十一)负责移民安置的业务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
(十二)完成各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1)司法所工作会议扩展阅读
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类型具体有:
1、授权性行政主体。即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行使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包括执法和管理两类。执法类主要从事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动物防疫监督所、植物检疫所等;管理类主要从事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等职能的事业单位,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公路管理局、流域管理局、航道局等。
2、职权性行政主体。即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应当作为行政机构,其上级机构或同类机构也是行政机构,因受行政机构和编制数额限制列为事业单位的机构,多集中在县一级,其机构数量与政府机构改革力度的大小、是否综合设置等因素有关,主要有城建规划局、房地产管理局、旅游局、水利局、科技局、畜牧兽医渔业局、体育局、物价局、外经贸局等。
3、非行政主体。即事业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接受委托而承担行政职能,只能以委托人的名义对外行使行政职权,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卫生监督所等。
❷ 司法局上班时间是
司法抄局属于国家政府机关单位,国家规定一般政府机关上班时间是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 。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受党委与政府的领导。
司法局规格比法院、检察院略低,是政府宣传管理法律的专业职能部门。
(2)司法所工作会议扩展阅读:
业务处室:
办公室 、法制处 、研究室 、法制宣传处
律管处 、公管处 、基层处 、司法考试处
计财处 、法援处 、审计处 、行政处
组织处 、人事警务处、宣教处 、老干部处、纪检委(监察处)
直属机构:律师协会 公证处 老干部活动中心 市律师培训中心 市法律援助中心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局)
❸ 请问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各自的职责是怎样的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其组织体系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级各类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根据行政区划设置,专门法院根据需要设置。
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主要任务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二)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确定检察工作方针,部署检察工作任务。
(四)依法对贪污案、贿赂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渎职案以及认为需要自己依法直接受理的其他刑事案件进行侦查。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侦查工作。
(五)对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查批捕、提起公诉。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工作。
(六)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开展民事、经济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七)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监所派出检察院依法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八)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九)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作出的决定进行审查,纠正错误决定。
(十)受理公民控告、申诉和检举。
(十一)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和检察建议;负责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工作;负责全国检察机关对检察环节中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
(十二)受理对贪污、贿赂等犯罪的举报,并领导全国检察机关的举报工作。
(十三)提出全国检察机关体制改革规划的意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检察技术工作和物证检验、鉴定、审核工作。
(十四)对于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司法解释。
(十五)制定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细则和规定。
(十六)负责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管理检察官的工作。制定书记员管理办法。
(十七)协同地方党委管理和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不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
(十八)协同主管部门管理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十九)组织指导检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指导检察系统的培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二十)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计划财务装备工作。
(二十一)组织检察机关对外交流,开展有关国际司法协助;审批与港、澳、台地区间的个案协查工作。
(二十二)管理机关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审批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二十三)负责其他应当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承办的事项。
司法局:(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三)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订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负责管理本市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证机构及公证活动;研究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并提出实施办法。
(六)负责管理本市法律服务机构和在京设立的国(境)外律师机构;监督、指导本系统的社会团体工作。
(七)指导本系统法学教育及业务培训工作。
(八)负责指导区、县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员、基层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九)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外事工作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
(十)指导和管理本市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十一)负责本市仲裁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十二)负责本市国家司法考试工作。
(十三)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十四)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管理本市监狱管理局和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