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仲裁司法程序

仲裁司法程序

发布时间: 2021-01-04 23:09:08

❶ 什么是仲裁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首要程序,凡是劳动争议,必先经过仲裁。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法。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该条“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规定可以看出,单位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单位单位调解委员会解决,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仲裁司法程序扩展阅读

劳动法之所以把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的原因

(一)为了缓和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立法者不希望把劳动争议都推倒法院以诉讼方式解决,而是希望主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即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不了,也可以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矛盾激化。

(二)有些劳动争议涉及的专业性很强,先经过劳动仲裁机构的处理可以发挥劳动仲裁部门劳动业务熟悉的优势,在劳动仲裁部门作出裁决后,再由法院审理,更有利于法院及时、准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法院的民事纠纷案件种类繁多,审理期限较长,而劳动争议仲裁结案期限相对较短,将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使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处理,能够使劳动争议处理期限缩短,防止久拖不决,损害劳动者利益。

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应当理解为只要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无论仲裁机构作出什么处理结果,当事人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都应受理。因为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后,可能出现三种结果:

1、仲裁机构依法作出裁决;

2、仲裁机构逾期不作出裁决;

3、仲裁机构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因此,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不论我们是否准备提起劳动诉讼,都应该提起劳动仲裁,即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也行使了申请仲裁的权利,进行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对于仲裁机构决定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起诉。

❷ 现在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吗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是诉讼前的必经程序。其他案件可以选择适用,不是必经程序。
另外,商事争议,约定仲裁的,只能仲裁处理,不能诉讼。

❸ 房产纠纷申请仲裁有哪些程序和手续

因房产发生纠纷的原因多样,解决房产纠纷的方式也具有选择性。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仲裁、诉讼或者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那么,房产纠纷仲裁需要多少钱呢?华律网小编为你讲解。
一、房产纠纷仲裁费用
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房地产纠纷申请仲裁时必须要交付仲裁诉讼费,其中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两种。
(1)案件受理费
该费用是一种"国家规费"。主要用于仲裁机关的业务经费开支的补充。
(2)案件处理费。
案件处理费不同于案件的受理费,处理费是根据当事人双方争执的事项或仲裁诉讼的需要,对房屋、土地进行评估、勘测、鉴定或取证等所需的费用,是按实际支出当事人先向有关单位支付,或由当事人先预交处理费,由仲裁机关代付给有关单位,结案后统一结帐。
案件处理费主要包括:评估房产、装修、水暖设备及附属物的价格;评估房屋、土地租金;测量房屋、宅基地、房基地的面积、竖向标高等;鉴定房屋设备等工程质量和完损状况;拆砌墙身、鉴定所有权;证人误工补贴及差旅费;仲裁人员跨省、市外调的差旅等。
二、房产纠纷官司费用是多少
诉讼费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件受理费,二是其他诉讼费用。
房产案件属于财产案件,其案件受理费按照争议的金额以一定的比例缴纳:争议金额不满1,000元的,每件交50元;超过1,000-50,000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10万的部分按3%交纳;超过10万-20万的部分按2%交纳;超过20万-50万的部分按1.5%交纳;超过50万-100万的部分按1%交纳;超过100万的部分按0.5%交纳。
除了缴纳案件受理费外,还要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包括: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补贴;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执行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协议所实际支出的费用等。

❹ 仲裁程序

申请和受理。申请,是指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发生的争议依法请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的行为。提起仲裁申请是当事人为获得仲裁、解决纠纷的一种请求,是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也是仲裁机构行使仲裁权的前提。只有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案件。
受理,是指仲裁机构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决定立案进行仲裁的程序。受理是仲裁程序的开始,是仲裁机构开始行使管辖权的标志。
(2)仲裁庭的组成。仲裁机构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员会直接仲裁,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实现的,这个组织称为仲裁庭。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组成有两种组织形式:①独任仲裁庭,即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②合议仲裁庭,即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仲裁庭的组织形式由当事人约定,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3)开庭和裁决。开庭是仲裁庭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下,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决的活动。开庭是仲裁活动的实质阶段。其目的是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裁决是指仲裁庭在实体上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作出裁断。裁决是仲裁审理的最终程序,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❺ 仲裁程序属于司法程序吗

在性质上是准司法性质的。不属于司法程序,但又类似。具有司法一些特点,如仲裁裁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❻ 仲裁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比较

1.受案案范围不同。仲裁的受理范围限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和劳动争议、农业集体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争议,特别是刑事案件,均不适用仲裁方式。而诉讼对一切因私权发生的纠纷均可受理。

2.提起条件,仲裁必须有双方当事人事前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才能受理,而诉讼只要有一方当事人起诉合法就受理。

3.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方面上,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后,仲裁委员会将申请提交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自身无权采取保全措施。

4. 组成仲裁庭和审判组方面 ,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定仲裁员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指定,裁决权由仲裁庭行使,此外个别疑难案件不排除仲裁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但形成的意见仅供仲裁庭参考;诉讼由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庭和审判庭组成人员,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有的案件还要交审委会讨论。

5.审理的方式,仲裁原则上不公开审理,不允许旁听。诉讼一般应当公开审理,允许旁听、采访,只有涉及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以及商婚案件中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除外。

6.审级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具有当事人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诉讼实行四级二审终审、一般两审终审,还可以申请再审。

❼ 仲裁或诉讼程序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8条这样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那么,仲裁和诉讼这两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尊重当事人意愿是仲裁方式的最大特点,当事人运不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解决哪些纠纷、到哪家仲裁机构、由谁来主持等等都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商定;诉讼则实行强制管辖,审判庭的组成也是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上诉;而诉讼则不同,当事人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要求二审,二审即为终审。另外,从审限上看,青岛仲裁委员会规定普通程序应在组庭之日起3个月审结,如选择简易程序则应在2个月内审结;而人民法院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3个月内审结。再者,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不公开;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则实行公开审理原则,但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除外。在裁决的执行方面,如一方当事人不主动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按照《纽约公约》的约定,青岛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以在所有签约国内得到执行。

❽ 为什么劳动仲裁必须是诉讼的前置程序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劳动法之所以把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的必经程序,是有原因的。

回首先,为了缓和双方当事答人的对立情绪,立法者不希望把劳动争议都推倒法院以诉讼方式解决,而是希望主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解决,即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不了,也可以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矛盾激化。

其次,有些劳动争议涉及的专业性很强,先经过劳动仲裁机构的处理可以发挥劳动仲裁部门劳动业务熟悉的优势,在劳动仲裁部门作出裁决后,再由法院审理,更有利于法院及时、准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再次,法院的民事纠纷案件种类繁多,审理期限较长,而劳动争议仲裁结案期限相对较短,将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使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处理,能够使劳动争议处理期限缩短,防止久拖不决,损害劳动者利益。

❾ 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

劳动仲裁和司法程序的关系和区别是: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直接去法院是不受理的,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当事人不一定要出庭,可以由代理人出庭,这和法院的民事诉讼一样,或撤销案件,或缺席判决;律师也是一样,可请可不请,这是当事人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熟悉劳动法和仲裁的程序,完全可以自己去打官司,免去了高额的律师费。

❿ 仲裁是 劳动争议 进入司法程序前必备的吗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内人须首先将争容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响。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是指什么 发布:2025-10-12 15:46:28 浏览:865
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发布:2025-10-12 15:38:51 浏览:577
当事人会见法官 发布:2025-10-12 15:34:23 浏览:749
直觉的道德情感 发布:2025-10-12 15:23:40 浏览:186
规范司法鉴定 发布:2025-10-12 14:55:54 浏览:559
深圳劳动法宫外孕休假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10-12 14:44:26 浏览:817
男主是法官的婚后 发布:2025-10-12 14:32:19 浏览:775
张洪法院电话 发布:2025-10-12 14:31:33 浏览:825
房产查封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2 14:29:42 浏览:732
英美法系会计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4:23:20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