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征兵
⑴ 烈士子女在政策上有什么特殊待遇吗
烈士复子女制享有以下待遇:1、享受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补助。第2、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3、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优待;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数要求投档;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交学费、杂费,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4?烈士遗属符合就业条件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优先提供就业服务。烈士遗属已经就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应当优先留用。烈士遗属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优先办理证照,烈士遗属在经营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
⑵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20征兵有什么兵种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招生对象 招生科类 招生范围 法律事务 三年 5000元/年 高中和“... 注:“三校生”仅面向本省招生 文理兼收 面向全国招生 书记官 三年 司法助理(
⑶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参军那个兵种合适
这个自己喜欢就好。并且,还要看看有几个兵种当年从学校征兵。
⑷ 司法部可以征兵吗
司法部不征兵!
⑸ 刑事案件有案底了,会对子女造成影响吗不至于影响三代吧
会对子女有影响,影响三代。
父母有刑事犯罪、被法院判过刑才是能影响子女升学工作的案底。如果有案底,在考大学如果报考的是需要进行政审的学校,爸妈有案底是有影响的,但如果是升初中、高中不会有影响。就业在公务员、当兵方面有影响,政审会不合格,其他行业没影响。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五)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六)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内外从事颠覆我国政权活动的。
二、征兵政审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九)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十)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5)司法征兵扩展阅读:
一、《征兵工作条例》规定符合征兵条件的情况:
第三条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的原则,可以征集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女公民服现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征。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征集。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公民,不征集。
二、公务员政审的考核方法:
向考核和政审对象本人及所在单位、学校的保卫部门、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派出所、居(村)委会了解情况;
向考核和政审对象的主要直系亲属所在单位领导、同事、人事部门和村(居)委会、村(居)民代表、派出所了解情况;
对其他有关人员个别访问;
查阅本人档案及有关资料;
公示被考核和政审对象的名单
⑹ 大学生入伍在校期间是否算军龄给予安置
大学生入伍在校期间军龄是算入军龄的。
军龄从批准入伍之年开始计算,当年无论何时批准入伍的都算作一年,以后每年元月1日起递增一年,直到转业、复员、离休、退休命令下达之年为止。
军龄并不是指某个军人参军时的年龄或现在的年龄,而是从他参军的那年到今年的年份总数。在我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服役的官兵都有军龄,时间过一年,军龄增一年。
(6)司法征兵扩展阅读:
2017年8月1日,我省今年征兵工作正式开始。7月31日,省征兵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征集的大学生比例力争达到新兵总数的43%以上,这一比例将创我省历年征兵工作大学生征集新高。
近年来,国家、军队和我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入伍激励政策,大学生将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优先选拔使用。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入伍后现实表现好,年龄不超过26周岁,入伍一年半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可以按程序提拔为干部。
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录入有关军队院校培训。
学费资助减免。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按照本科和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的标准,实行一次性补偿代偿;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考学升学优惠。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同样优惠。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含新生)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
就业安置扶持。各地拿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录培养计划的20%左右,用于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退役大学生士兵与“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大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各地把大学生退役士兵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选拔任用干部体系,给予重点培养,基层专职武装干部重点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退役大学生士兵在报考我省事业单位时,享受加分政策。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应拿出10%的工作岗位,在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含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士兵)中择优录取。
发放入伍奖励。根据规定,对从四川参军入伍的大学生,按照研究生毕业生6000元、在校生5000元,本科毕业生5000元、在校生(含大学新生)4000元,专科毕业生4000元、在校生(含大学新生)3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各地在此标准上有不同程度提高。
安排专项落户。凡从四川省应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含在校生),在部队服役期满且表现良好、退役复学后本科以上毕业、落实就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可直接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并享受当地大学生入伍的其他优抚安置政策。
⑺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变化
中国古代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历朝制度继承与发展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1.夏讷时期初步建立官制,在地方封候伯。
2.周朝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封诸侯,实行森严的等级制服。
分封制使地方封候势力逐渐扩大,在东周时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稳定。
3.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高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用于加强中央集权。
4.汉初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方式,封国逐渐强大,出现“七国之乱”。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5.隋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6.宋朝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方式,把地方的财权、兵权、行政权收归中央,削弱了地方权力。
7.元时建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8.明时废丞相,六部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9.清时设南书房,设军机处,废内阁,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使中央集权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