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中的意思

民法中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1-06 07:32:17

民法上的 意思表示 是什么意思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版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权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
意思表示必须具备3个要素,目的要素,效果要素和表示行为要素.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目的要素:即合同成立的必备要件,缺少必备要件,则缺少目的要素合同不成立.
效果要素:即主观上有没有订立合同的想法或意思,有就有效果,没有就缺乏效果要素.
表示行为:很简单,即把上述的要素用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1:对方是特定人的:采取到达主义,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当事人才生效
2:对方是不特定人的,采取发出主义.
3: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采取作出主义,作出即成立,因为没有相对人,无所谓到达

❷ 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❸ 民法的含义是什么

民法含义: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如债权、继承权等)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版非财产关系(如劳动、权婚姻、家庭等)的各种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

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3)民法中的意思扩展阅读:

修订信息: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1.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2. 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❹ 简述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简单的说
    就是你想怎么样(为一种法律行为的想法)的一种表示
    比如说,你想和某某签订一份合同,就是意思表示。在合同中你们约定,某某给你打工,你给他工资,这就是你们达成的合意。(就是你们共同达成的意思表示)

    ❺ 民法中“得”是可以的意思吗

    “不得”是不可以,不能够的意思,表示禁止。

    ❻ 民法中的区分所有啥意思

    你指的是建复筑物区分所有权吧。制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指的是: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简单的来说就是:整个大建筑,部分是个人所有,部分是同一栋楼业主所有,部分是公共所有。

    ❼ 民法总则中民法的意思表示指的是什么

    您好!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版内心的意思因外权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1)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例如以传真订购书籍 ,停车于收费停车场,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等。
    (2)主观要件: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a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例如签名。b表示意识,即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例如以邮件订货,投向咖啡自动贩卖器。c效果,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一定法律效果,如表示购买A书,兼具表示意识及效果意思。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❽ 民法中目的意思与效果意思的区别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无意思表示则无法律行为。意思无偏无党的要素有二内:一是容内心 意思,二是表示行为。其中,内心意思的要素有三,缺一不可:(1)目的意思,又叫行为意思,即控制自己行为的意思,行为人自觉地控制身体的动静的意思;(2)表示意思,即明了自己行为具有某种法律意义的意思;(3)效果意思,即行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内容。
    2、区别:目的意思(行为意思),更多是和行为能力联系在一起,如说梦话就是没有行为意思的。如果没有目的意思,那就直接是没有意思表示。效果意思,要求行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内容是要具体明确的。如我要送你一个手表,这是具体明确的,但是如果说我要送你一个东西,那就是不不具体、不明确的,那就是欠缺效果意思了。

    ❾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是什么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内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容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❿ 善意在民法中的意思是什么

    民法中的“善意”是指受让人从转让人处受让动产或者不动产时,不知道或内者不应当知道转让人容为无权处分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应该理解为:善意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存在于行为人的内心和理念之中;行为人在从事民事行为时不知道或无法知道其行为缺乏法律根据;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其所为的民事行为合法或其行为相对人有合法的权利基础。

热点内容
外国人法律援助 发布:2025-10-13 03:42:02 浏览:654
民事诉讼法解释102条 发布:2025-10-13 03:28:45 浏览:205
法治要公正 发布:2025-10-13 03:27:12 浏览:507
刚换工作就怀孕了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发布:2025-10-13 03:26:37 浏览:374
刑法完善论 发布:2025-10-13 03:21:11 浏览:789
通州人民法院立案 发布:2025-10-13 03:19:30 浏览:71
运输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10-13 03:16:32 浏览:532
刑法高分突破讲义 发布:2025-10-13 03:16:31 浏览:818
教育部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3 02:41:31 浏览:249
江苏法官培训学院方山 发布:2025-10-13 02:23:47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