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15条

刑法15条

发布时间: 2021-01-07 13:01:40

A. 刑法第十五条内容

《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B. 刑法15条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刑法15条的内容规定的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内发生危容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六项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全专文:

有下列属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3)刑法15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释义:

第一,满足上述几个条件的,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是指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做撤销案件处理,检查机关应当不起诉。驳回起诉申请。

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判处无罪。根据情况不通,采用方式不同,比如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应当做终止审理。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做无罪或者不起诉的处理。

D. 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内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回,不追究刑答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4)刑法15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E. 列举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5)刑法15条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 第三条规定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释义

根据本条规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刑事诉讼开始前已经发现的,不应立案受理。在侦查阶段发现的,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审判阶段发现的,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告诉才处理,被害人撤回告诉的,用准许撤诉的裁定结案;对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终止审理。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6)刑法15条扩展阅读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附加刑分为罚金、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说来,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其他几种情形,一般应以裁定终止审理。不过,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已经死亡的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G.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已经追究的,应当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抄》第十五条【袭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H. 中国刑法第14.15条内容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版且希望或者放任这权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I. 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一款详细解释一下

这个案件我分析着应当是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内微、危害不大,不容认为是犯罪。
左手第四掌骨骨折,是轻伤,既可以公诉,也可以自诉。现起诉到法院不知是公诉还是自诉。由于被告人无前科,这次只是偶犯、初犯,且受害方有过错,致使被告方反击过度造成了受害方的伤害,这种情况自诉比较合适,且只要被告方给予了适当的赔偿,应当双方能够达成合解,就不用追究刑事责任了。受害方应当看到,这个案件的引起有自己的过错,应当充分理解被告方的反应,不能由于自己受了伤就必须追究被告方的刑事责任,双方还是以和为贵。如果是公诉,那么检察院是可以在审查起诉阶段对案件进行调解的,只要双方达成谅解,被告方适当赔偿受害方一定损失,案件是可以决定不起诉的。现在把案件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的,只要双方达成一致,赔偿款到位,也是可以判无罪的。

热点内容
新修改处分条例 发布:2025-10-12 19:07:54 浏览:340
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考研科目 发布:2025-10-12 19:03:33 浏览:220
新部队条例 发布:2025-10-12 18:50:49 浏览:696
经济法的形式包括 发布:2025-10-12 18:50:41 浏览:707
xx法治 发布:2025-10-12 18:48:43 浏览:324
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锦标ppt 发布:2025-10-12 18:48:09 浏览:567
上海担架电梯法规 发布:2025-10-12 18:38:25 浏览:745
北京会计从业财经法规串讲 发布:2025-10-12 18:15:58 浏览:59
民事诉讼法律知识问答 发布:2025-10-12 18:12:21 浏览:237
强制执行在民事诉讼法里吗 发布:2025-10-12 18:04:57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