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考民法吗
1. 政法干警考试中的民法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渊源【1.制定法2.习惯】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3.对人的适用范围】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二)民事权利1.民事权利的概念
2.民事权利的分类:(财产权与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既得权与期待权。)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1.公力救济2.私力救济
自卫行为;自助行为。
(四)民事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1.自然人的概念2.自然人的住所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2.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征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宣告失踪的条件与程序;宣告失踪的效力。
2.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宣告死亡的效力;死亡宣告的撤销。
(五)监护:1.监护的概念 2.监护的设立(法定监护;指定监护。)3.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4.监护人的职责
三、法人
(一)法人概述:1.法人的概念与特征、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3.法人的机关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
(五)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1.法人变更的概念与类型、2.法人终止的概念与原因、3.法人清算的概念与清算终结
四、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1.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2.普通合伙设立的条件3.普通合伙的财产
4.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 5.普通合伙损益的分配与合伙债务的承担
6.普通合伙人的入伙、退伙:(入伙的概念、条件及效力;退伙的概念、形式及效力。)
7.特殊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三)有限合伙:1.有限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2.有限合伙设立的条件 3.有限合伙人的入伙、退伙
五、民事行为
(一)民事行为概述:1.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行为的分类:(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3.民事行为的形式
(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 2.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3.民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
附条件民事行为;附期限民事行为。
(三)无效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形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情形 3.撤销权的行使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情形
六、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类型: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2.本代理与复代理
(三)代理权的行使:1.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2.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四)代理权的消灭
(五)无权代理:1.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2.狭义无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形;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3.表见代理:(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七、诉讼时效和期限
(一)时效的概念与种类
(二)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3.诉讼时效的效力4.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诉讼时效的种类(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 6.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三)期限:1.期限的概念 2.期限的确定与计算
第二部分 物权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的客体:1.物的概念与特征
2.物的分类:动产与不动产;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特定物与种类物;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有主物与无主物。
(三)物权的类型:1.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
2.民法学上物权的分类:(自物权与他物权;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主物权与从物权;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四)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 2.公示公信原则
(五)物权的保护:1.请求确认物权2.请求返还原物3.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4.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5.请求损害赔偿
二、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2.非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1.动产交付 2.不动产登记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1.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所有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三)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各种相邻关系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1.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的概念、构成条件及法律效果。 2.拾得遗失物
3.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 4.添附:附合;混合;加工。
(五)共有:1.共有的概念与特征 2.按份共有:按份共有的概念与特征;按份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有物的分割。
3.共同共有:共同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同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同共有的类型。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3.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四)宅基地使用权:1.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五)地役权:1.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取得 3.地役权的内容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3.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
(二)抵押权:1.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2.抵押权的设立:抵押权的标的;抵押合同;抵押登记。
3.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抵押权人的权利;抵押人的权利。
4.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抵押权实现的顺位。
(三)质权:1.质权的概念 2.动产质权:动产质权的概念;动产质权的设立;动产质权当事人的权利。
3.权利质权:权利质权的概念;权利质权的标的。
(四)留置权:1.留置权的概念 2.留置权的取得:(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3.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六、占有
(一)占有概述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分类: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二)占有的保护
第三部分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分类:1.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2.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4.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5.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6.主债与从债
(三)债的发生原因:1.合同 2.侵权行为3.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概念与性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
4.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四)债的保全:1.债的保全的概念2.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
3.债权人的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五)债的担保:1.债的担保概念
2.保证:保证的概念与特征;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债权人与保证人的关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保证责任的免除。
3.定金:定金的概念;定金的成立;定金的效力。
(六)债的移转:1.债的移转的概念 2.债权让与: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条件;债权让与的效力。
3.债务承担:债务承担的概念;免责债务承担;并存债务承担。
4.债的概括移转:债的概括移转的概念;债的概括移转的类型;债的概括移转的效力。
(七)债的消灭:1.债的消灭概念 2.债的消灭原因: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1.合同的概念与特征2.合同的分类: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要约;承诺。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1.合同的内容:提示性条款;格式条款;免责条款。 2.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1.合同履行的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 2.合同解除的分类 3.合同解除的条件 4.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六)各种合同:
1.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卖人与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规则;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
2.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赠与人的主要义务;赠与合同的撤销;赠与合同的解除。
3.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主要义务;租赁合同的解除。
4.承揽合同:承揽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承揽人与定作人的主要义务;承揽合同的解除。
5.保管合同:保管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保管人与寄存人的主要义务。
6.运输合同:运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客运合同的概念、特征,客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货运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货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7.委托合同:委托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委托合同的解除。
8.居间合同: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居间人的主要义务。
第四部分 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1.人格权 2.身份权
二、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命权:1.生命权的概念与特征 2.生命权的内容
(三)健康权:1.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2.健康权的内容
(四)姓名权与名称权 :1.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 2.名称权的概念与内容
(五)肖像权:1.肖像权的概念与特征 2.肖像权的内容
(六)名誉权:1.名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名誉权的内容
(七)隐私权:1.隐私权的概念与范围 2.隐私权的内容
三、身份权
(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1.荣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荣誉权的内容 (三)其他身份权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1.亲属的概念 2.亲属的种类(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 2.行辈:行辈的概念;行辈的分类。
3.亲等: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结婚条件:1.结婚的实质条件(结婚的必备条件;结婚的禁止条件)2.结婚的形式条件
(三)事实婚姻:1.事实婚姻的概念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2.可撤销婚姻: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1.夫妻财产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 2.夫妻间的扶养
3.夫妻间的继承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登记离婚:1.登记离婚的概念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三)诉讼离婚: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2.诉讼离婚的程序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5.离婚的法律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四)收养的效力: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收养的拟制效力;收养的解消效力)
2.收养行为的无效(收养无效的原因;确认收养无效的程序及收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1.收养关系解除的方式(协议解除;诉讼解除)
2.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人身关系上的效力;财产关系上的效力)
第六部分 继承权
一、继承权概述
(一)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平等原则 3.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
(三)遗产的概念与范围 (四)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与丧失
二、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1.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转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3.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四)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2.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
三、遗嘱继承
(一)遗嘱继承概述:1.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二)遗嘱的设立:1.遗嘱的概念与特征 2.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3.遗嘱见证人的资格
(三)遗嘱的有效条件: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合法 4.遗嘱形式合法
(四)遗嘱的变更与撤销 (五)遗赠:1.遗赠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六)遗赠扶养协议:1.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四、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保管:1.继承开始 2.遗产保管
(二)遗产的分割与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1.遗产分割的原则 2.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七部分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合同责任与非合同责任 2.双方责任与单方责任 3.共同责任与单独责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5.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1.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3.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
4.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
(二)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3.为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定金;违约金)
三、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1.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2.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3.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4.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5.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加害行为 2.损害事实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过错
(三)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1.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 2.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3.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
4.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各类侵权责任:1.监护人责任 2.职务侵权责任 3.网络侵权责任 4.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5.教育机构伤害责任 6.产品责任 7.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8.医疗损害责任
9.环境污染责任 10.高度危险责任 11.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12.物件损害责任
2. 政法干警民法怎么考啊,该怎么复习
您好,中公教育为复您服务。
政法制干警本科层次的教育科目民法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题型题量分布为:单选35题,简答3题,论述1题,案例分析2题。题目难度适中,但内容要求较全面。
民法考试内容包含总论、物权、债权、人身权、婚姻家庭、继承权、民事责任。其中总论、物权、债权、民事责任各占20%,其余内容占20%。中公教育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专家通过历年真题的比较研究,各部分所占分值如下表所示:
综上,总论和民事责任所占分值是最多的,这两部分在历年真题中必出主观题,所以考生在对这两部分进行复习备考时应将其作为重点,且备考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自己能够理解知识点,还要求能够进行准确的记忆。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3. 政法干警的民法,背背能考过吗
政法干警的民法考试内容都是基础性的 整理出来一个体系掌握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但仅仅靠背还是有一定局限的 最好找人指导一下 会很省劲的
4. 政法干警专科要考民法吗
政法干警专科考的是文综。政法干警考试科目介绍如下:
(一)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内。
9月20日上午,容9:00 — 11:00 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满分为100分;
9月20日下午,14:00一16:30 进行《申论》考试,满分为100分。
(二)教育入学考试。
9月21日上午,9:00 — 11:30 ,报考专科层次(高中及以上学历起点专科)的考生进行《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考试,满分为150分;
报考本科层次(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进行《民法学》考试,满分为150分。9:00 — 12:00,报考法律硕士层次的考生进行《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考试,满分为150分。
9月21日下午,14:00 — 17:00 ,报考法律硕士层次的考生进行《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满分为150分。
5. 政法干警考试中民法是不是占的比重较大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专科教育:
考试报名: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由试点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考试科目: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文化综合(历史、 地理、政治)。
面试体检:省(区、市)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组织政法等 有关部门进行。
毕业去向:要面向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基层法院(定向招录 的“双语”岗位)、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培养政治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政法应用型 人才。
本科教育:
学历要求: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报考专科及 以上学历起点本科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专科及以上学历。
招录人数:本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6494人
考试报名: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由试点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考试科目: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民法学。
面试体检:省(区、市)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组织政法等有 关部门进行。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政法机关,培养本科 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
研究生教育:
学历要求: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 学历。
招录人数: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07人。 考试报名: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由试点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考试科目: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专业综合I(刑 法学、民法学)、专业综合II(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面试体检:省(区、市)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按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组织政法等 有关部门进行。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政法机关,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政法人才。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6. 政法干警考民法吗难不难啊
好像要考的,你下载一些法硕或者司考录音去听听,再做做题,很简单的
7. 政法干警考试中,民法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民法大纲 公告中会有大纲
8. 我这次报考政法干警要考民法请问难考吗
2016政法干警笔试民法学考情:
试卷内容结构
总论 约20%
物权 约20%
债权 约20%
人身权、婚姻内家庭、继承容权 约20%
民事责任 约20%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1小题,20分
案例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9. 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占多少比重啊
问这个问复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感觉
准备充分 容易顺利点 轻松些样
占比的多少 就会让自己的 集中重视力度多少
不过是为了 考好然后 利益之类的
可见结构层的 不过触手可及最重要
投机取巧的心态 确实是需要的 也不能绝对的感觉不好
因为 时间也有限
轻重缓急之类的
重要的是 集中精力干好 改变现实的事
或准备之类的
但是 除了这个方法 如何如何 考试靠得好又如何 升值? 不然淘汰?
除了这种 靠自己的手段方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如 作弊之类的 也很难把
不过 作弊也太没有创新了
但是好像也想不到 还有什么其它的 另辟蹊径
10. 政法干警怎么样值得一考吗都考什么呀本科只考民法求详解啊啊啊啊……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政法干警考试分为三个层次
专科教育考试科目:公共专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属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本科教育考试科目: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民法学。研究生教育考试科目:公共科目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及专业综合I(刑法学、民法学)、专业综合II(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