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54条规定

刑法54条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08 00:27:14

❶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及司法解释

第二百九十四条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回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答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是什么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54条规定的是容留他人吸毒罪。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❸ 刑诉法弟一百五十四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抄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第三项:(三)驳回起诉;
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❹ 中国刑法第八章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

按现行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章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内他人吸 食、注 射 毒 品 的,处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对于具体的定罪量刑,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 吸 食、注 射 毒 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❺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内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❻ 刑法第54条的宪法学解释 急

第五十抄四条 【剥袭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条文注释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一种刑罚方法,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谓“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指《选举法》规定的,公民可以参加选举活动,按照本人的自由意志投票选举人民代表等职务的权利,和被提名为人民代表等职务的候选人,当选为人民代表等职务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的自由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既包括领导职务,也包括其他职务。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担任集体、私营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权利不属于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

❼ 有关刑法第54条的规定

刑法来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源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由此可见,国家机关的任何职务都是剥夺的,也即行政职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普通职务是可以的。

另外,不许任以上职务的期间仅限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期间过后,还是可以担任任何职务的。

热点内容
经济法期末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10-12 11:50:02 浏览:113
商法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10-12 11:48:27 浏览:721
挂靠企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1:47:41 浏览:571
一个月过经济法 发布:2025-10-12 11:47:06 浏览:429
新编中国经济法概论 发布:2025-10-12 11:43:18 浏览:864
南大经济法等额复试 发布:2025-10-12 11:40:51 浏览:215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废止 发布:2025-10-12 11:37:56 浏览:261
p2p被骗投资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1:36:15 浏览:702
行政职权具有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2 11:35:26 浏览:453
2017两会刑法 发布:2025-10-12 11:19:59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