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决途径

司法解决途径

发布时间: 2021-01-08 00:50:38

① 民事纠纷怎么解决 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您好,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

和解

和解是指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自愿、互谅、友好地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如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甲乙两公司在纠纷发生后,通过双方的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合同得予顺利履行。

调解

调解是指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通过第三人在纠纷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主持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调解根据主持调解的第三人身份的不同,可分为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

仲裁

仲裁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依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纠纷进行裁决解决。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解决: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诉讼

诉讼,这里是指民事诉讼。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发生民事纠纷后,向人民法院提出解决纠纷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司法解决方式。俗称打官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的纠纷主要是上述当事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起的民事纠纷。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通过以上四种方式进行解决双方当事人相关民事权利义务产生的纠纷。民事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诉讼来解决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

② 司法途径穷尽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何维权

司法其实是保障你权利的最后关口,实践中,遇到这种困境,有人选择了上访。

③ 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吗

可以。
矛盾分为两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有根本利害冲回突的对抗性矛盾,用专答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非对抗性矛盾。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民事纠纷、违法问题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也都是通过司法途径或者社会调解等方式解决的。

④ 司法途径怎么走

请问你遇到的是哪方面问题呢?
如果是涉及刑事的,走司法途径需版要到公安机关报案,进行权立案侦查。同时如果你的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还可以提起刑附民诉讼。
如果只是民事纠纷,比较简单、涉及金额较小的,可以到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司法局等)找人民调解员帮忙调解;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案件比较复杂,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你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的免费法律咨询电话)进行咨询,把你遇到的问题跟值班律师具体说一说,律师可以帮你免费解答。

⑤ 现代社会很多问题能够司法途径解决。为什么

说明,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很多问题通过正常途径已经无法解决,那么就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了!
法律体系的完善,也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观念越来越强! 社会需要法律!

⑥ 如A想通过法律救济的途径解决问题,有哪些具体途径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

①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

②其他救济渠道。

(6)司法解决途径扩展阅读:

救济途径

其途径主要有二种:

行政机关救济

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正或追求起行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一)概念

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特点

1、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2、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

3、行政复议是由行政相对方提起的一种依申请而产生的行为。

4、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司法行为。

(三)行政复议的范围

1、具体行政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部分)

条件: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3、排除:

(1)不服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的,不能附带申请行政复议。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2)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内部行政行为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3)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应当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4、行政复议程序

(1)申请: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在知道被申请人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期限:60天、3日、5日、3个月

(2)受理

(3)审理:

方式:书面复议

(4)决定:

期限:60日。最多延长30天。

(5)执行:

司法机关救济

一、行政赔偿

(《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一)概念

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因其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所依法应当由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二)特征

1、行政赔偿实质是一种国家赔偿

2、起因是行政侵权损害行为

3、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侵权行政机关

4、赔偿的范围以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为限

5、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6、行政赔偿的法律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

(三)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规则原则

1、构成要件

(1) 行政侵权行为

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被授权或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

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

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2)损害事实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2、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2)危险责任原则

(3)违法责任原则

(四)行政赔偿的范围

1、侵犯人身权的行为

2、侵犯财产权的行为

(五)行政赔偿程序

行政程序(非诉讼程序)

司法程序(诉讼程序)

⑦ 国家鼓励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你怎么看

社会的公正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专最后一道防属线。解决民事纠纷以及行政纠纷,更主要的是解决民事、行政案件的公平公正。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角度表达看法。立法:立善法;执法:严格执法,司法:工作司法,守法:公民以及执法者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最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⑧ 司法协助的途径有哪些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协助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二是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为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司法协助的途径:

1、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2、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3、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

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我国进行司法协助的条件:

1、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或者外国法院提出请求;

2、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不得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说明理由,退回外国法院。

司法协助是国际间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协作关系,它便于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判及判决、裁定的执行,便于跨国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参考来源:网页链接

⑨ 怎么走司法途径

看是什么案件 刑事案件基本上是归公安机关管辖 报警即可 民事案件上法院起诉

⑩ 什么是司法途径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内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容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司法制度包括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主要包括:
① 对执行死刑判决的监督。
执行死刑时,人民检察院应派员临场监督、验明正身,防止错杀。
② 对监所执行刑罚的监督。
包括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缓刑等是否违法的监督。
③ 对看守所和劳动教养的活动是否违法进行监督。

热点内容
经济法期末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10-12 11:50:02 浏览:113
商法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10-12 11:48:27 浏览:721
挂靠企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1:47:41 浏览:571
一个月过经济法 发布:2025-10-12 11:47:06 浏览:429
新编中国经济法概论 发布:2025-10-12 11:43:18 浏览:864
南大经济法等额复试 发布:2025-10-12 11:40:51 浏览:215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废止 发布:2025-10-12 11:37:56 浏览:261
p2p被骗投资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10-12 11:36:15 浏览:702
行政职权具有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2 11:35:26 浏览:453
2017两会刑法 发布:2025-10-12 11:19:59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