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案例选编
A. 民法案例分析
幼儿园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未成年在教育机构受伤 教育机构有监管责任 这是无过错责任
当然打人的孩子的家长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B. 民法案例分析
1.不能。该合同最多是显失公平,为可撤销合同。另合同无效的情况:一方专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属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可以。以显失公平为由。
3.不能。意思自治,约定优先于法律,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
4.可以。属于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的内容,为无效合同。
C. 民法案例分析
不予支持。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1、 晓明系限制行为能力人,据《民法通则》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因此,其订立合同经法定代理人(本案中为其父母)的追认后生效。本案中晓明的父母已经明确表示追认(拒绝退钱),因此合同有效。
2、《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徐某明知晓明是未成年人而引诱其进行交易,不是民法意义上的善意相对人,不具备撤销权。此外,晓明父母已经明确表示追认,因此徐某不具有撤销权。
3、晓明父亲并没有构成欺诈。《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而本案中晓明的父亲并没有以欺诈的手段,使徐某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订立合同,事实上,是徐某利欲熏心,主动诱骗晓明与其订立合同。
D. 民法案例
1、“就业后四年内”是期限,因为期限是确定的,肯定会发生的;而条件则是不版确定的,是否发生不一定权。
2、监护人为小明的母亲王华。可是还要考虑到一点,小明是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学校也负有一定的监护责任。
3、可能涉及到一般法与特殊法的适用问题。在民法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纯获利行为,是有效的。而该特别法规定,“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难道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不好意思,水平有限!
E. 民法案例分析
整个个过程是那个横穿马路的(横穿马路本身就是违规)儿童造成的,而其是个未成年的儿童,并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能力,应该由其的监护人承担这个乘客的电视机的费用.
F. 民法案例
村民沈甲的行抄为构成了盗窃。在袭沈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偷了桃子,并未经沈乙同意,吃了本不属于他的桃子。结果发生了中毒。
我觉得沈乙不应该负赔偿责任。难道你偷了一瓶毒药喝下去死了,也找毒药厂负责吗?自己吃了喷农药的桃子中毒,那要怪自己吃桃子没洗干净,他应该明白现在水果都喷洒农药的。又不是傻子。。
有罪的是沈甲,他应该赔偿沈乙的桃子,现在倒还反过来告沈乙。是不是脑残了?
G. 民法案例
案例一
2000年,甲因脑血栓不治死亡。死前甲立有一遗嘱,赠将其存款5万元赠送给邻居张某。另有遗产继承问题上,在英国的儿子丁来电报说明。甲曾当着其一位好朋友的面说,其死后全部遗产由丁继承。
问:(1)本案中有哪些人享有继承权?为什么?
(2)如何认定甲所立遗嘱的效力?为什么?
(3)甲的遗产当如何分配?为什么?
案例二
某百货商店新到一批摩托车,每台售价5000元,而商店工作人员错把售价标成3000元。消费者王强到商店购物,发现该摩托车性能优越,价格又便宜,马上买了一台回家。后商店负责人发现标价错误,于是想尽力找到王强,要求退货或者补足价款?王强予以拒绝。
问:(1)如何认定本案的性质?为什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三
郭某曾立下书面遗嘱,将其全部遗产3间房屋和2万元存款给长子郭甲继承。但弥留之际,郭某看到过甲似乎在窃笑,巴不得自己赶快死, 便宣布把自己的全部遗产给次子郭乙继承。当时在场人员有护士小王,郭甲。郭乙及郭某的女儿郭丙。郭丙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无业在家。郭某对郭丙很讨厌,故未考虑过给她遗嘱。
问:(1)两个遗嘱以哪一份为准?为什么?
(2)以立为准的遗嘱效力如何?为什么?
(3)如果郭甲为争夺遗产,在郭乙水杯中下毒,但误把白糖当作砒霜,则发生什么民事后果?为什么?
案例四
2001年6月12日,大龙酒店因欠个体工商户甲、乙、丙的欠款无力偿还,经协商,将酒店的音响设备作价六万元,抵偿给甲、乙、丙三人。其中抵偿给甲3万,乙2万,丙1万。甲、乙、丙均将酒店开据的欠条还给酒店,三人约定由甲实际保管音响该设备并联系买主。2001年10月4日,甲打电话给乙,称丁要买音响,价款5万。乙表示不同意按此价格出售,同月22日,甲在未告知乙、丙的情况下将设备音响卖给了丁,所得价款自留3万元,剩余的2万交给乙。丙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甲与丁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问:(1)本案存在哪些法律关系?为什么?
(2)音响设备的所有权应当归谁?为什么?
(3)对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案例五
重庆甲公司于1998年7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提起了“新式快速检查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994年4月10日获专利权,获专利后甲公司即投入生产,产品上市后很受欢迎,重庆乙公司与甲公司有业务关系,2000年3月乙公司与甲公司达成有关专利技术的指导及专利使用费等之诸项事宜专利实施许可口头协议。甲公司允许乙公司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拥有独家生产“新型快速检查仪”的权利,甲不能再允许其他再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一次付清使用费20万元。2000年四月甲瞒着乙公司又与丙公司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并向专利局备案。乙公司以甲公司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
问:(1)甲乙之间是否存在专利实施许可关系?为什么?
(2)甲丙之间的专利实施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
【案例一】
(1)本案中只有甲的邻居张某享有对5万元遗产接受遗赠的权利。因为甲只有一子丁,但是甲的儿子丁不能享有该5万元遗产的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赠具有和遗嘱继承同样的效力,而且甲所立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因此,该5万元遗产由张某接受遗赠。
(2)甲所立的将财产由其子丁继承的口头遗嘱无效。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人在危急的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本案中,丁很难证明甲所立的口头遗嘱是在危急情况下所立,此外,本案中,见证人为一人,不符合口头遗嘱的见证人为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要求,因此,丁不能享有继承权。
(3)甲的5万元遗产应当全部由张某以遗赠的方式继承。
【案例二】
(1)本案的性质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因为该百货商店和购买者王强对摩托车的价格存在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所定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2)百货商店有权向法院提出对该买卖合同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即要求王强补足价款或者变更、撤销该合同。如果该合同予以变更,王强也有权要求百货商店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王强对该买卖合同的撤销不存在过错,而商店存在过错。此外,如果百货商店主张变更权或者撤销权,则只能在该撤销合同成立后1年内行使。
【案例三】
(1)书面遗嘱有效,而口头遗嘱无效。因为口头遗嘱不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的条件,依据《继承法》,见证人不能是继承人或者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本案中,只有一人即护士小王符合见证人的条件,其他人则不能作为见证人。
(2)由于书面遗嘱没有给患有严重精神病的郭丙留有必要的遗产份额,由于郭丙属于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因此应当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所以该书面遗嘱只能是部分有效。
(3)郭甲的行为属于为争夺遗产而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情形,根据《继承法》,对于为争夺遗产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本案中,郭甲为了继承遗产而故意杀害郭乙,则丧失继承权。郭甲丧失继承权后,郭某的遗产不能按照遗嘱继承,此时应当依照法定继承办理,由郭乙、郭丙继承郭某的遗产。
【案例四】
(1)本案存在如下法律关系:大龙酒店与甲、乙、丙之间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甲、乙、丙三人对音响的共同共有的法律关系;甲对音响的销售构成无权代理关系(或者无权处分关系);甲与丙之间存在侵权关系。
(2)丁因善意取得而获得了该音响设备的所有权。
(3)甲与丁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但是不影响丁因善意取得获得该音响的所有权。由于甲无权处分该音响,造成了丙的损失,因此甲应当赔偿因其无权处分行为造成的丙的损失。
【案例五】
(1)不存在专利实施许可关系,因为甲乙二公司没有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局备案。
(2)有效。因为已经备案。
(3)虽然甲乙之间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因没有备案而不生效力,但是合同合法而成立,只不过没有生效。不过合同不生效并不意味着甲不承担责任,甲应当承担合同不能生效的违约责任。
第三章 公民(自然人)
H. 民法案例分析
该案情比较简单,这里面涉及到代位继承和转继承问题。
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养子丧失继承权,三个女儿同属第一继承顺序。
但是大女儿死亡在先,按法律规定由其儿子代位继承,二女儿属第一继承顺序无疑,小女儿是第一继承顺序也无疑,但是其在治丧期间死亡,即是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情形,按法律规定,小女儿的继承份额转由其女儿继承,也就是转继承。
综上,李某的财产由大女儿的儿子、二女儿、小女儿分割,小女儿的份额转化为其遗产由其女儿继承。
I. 民法案例分析
1、 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公司成立。此时他才取得独立法人资格。
2、 该债务应有甲、内乙两公司承担。公司成立之容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02年4月印染公司还未取得营业执照,不具有成立责任的资格。
3、 印染公司不应承担还款义务。企业法人的主体资格自注销时丧失。乙公司为办理注销手续,其仍应承担债务。
J. 民法案例分析
1、(1)彩电买卖发生在7月,是在张某患精神分裂症之前,因此,对于合同的效力问题,不考虑张某患精神病的因素。
(2)张某17岁,但每月有600元收入,并以自己的劳务为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第2款:“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张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其签订的彩电买卖合同有效。
2、(1)有。《民通意见》第20条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审理;既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又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分别审理。”《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2)有。赵某回来后,首先应当申请撤销宣告死亡,在宣告死亡被撤销后,根据《民法通则》第25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的规定,赵某有权要求其父亲返还继承的一间房屋。
(3)无权。《民通意见》第40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
(4)不能。《民通意见》第37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5)无权要示,但是在李某夫妇和赵乙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解除。《民通意见》第38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的,一般不应准许,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