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建筑法属于民法

建筑法属于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1-08 12:44:19

1. 建筑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关于建筑自工程的索赔法律法规有:《民法总则》、《合同法》、《建筑法》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各种示范文本,也可以作为行业惯例,作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民法总则》规定了违约与侵权的原则性规定。《合同法》不仅有原则性规定,而且《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则对违约导致的索赔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搬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都是相当复杂的。承包商必须要有专人研读合同、管理合同,和整理合同条款中的索赔依据,并利用这些依据合法地开展施工索赔,获得该得的利益或减少损失。

2. 民法、物权法与建筑法里关于采光权的规定

没有对采光有专门规定,只是对相邻权有规定。采光权属于相邻权的一种,你可以基于相邻权对你的权利进行维护

3. 关于建筑工程的索赔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建筑工程的索赔法律法规有:《民法总则》、《合同法》内、《建筑法》等涉及工容程索赔的条款,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各种示范文本,也可以作为行业惯例,作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民法总则》规定了违约与侵权的原则性规定。《合同法》不仅有原则性规定,而且《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则对违约导致的索赔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搬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都是相当复杂的。承包商必须要有专人研读合同、管理合同,和整理合同条款中的索赔依据,并利用这些依据合法地开展施工索赔,获得该得的利益或减少损失。

4. 论述房地产与民法的区别

房地产法与民法的区别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而房地产法不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房地产交易关系, 而且也调整过件房地产管理部门、 土地管理部门与房地产当事人之间的管理关系。 民法主要调整商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关系, 房地产法不仅调整流通、 消费领域中的的关系, 还调整生产领域中关系, 民法大多为任意性规范, 而房地产法较之民法有更多的强制性规范, 房地产当事人必须遵守。 2、 房地产法与土地法的关系 土地法是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大多数属于农业用地, 因此土地法在调整、规范土地关系时, 既把土地当作一种资源, 也把土地当作一种资产。 因房地产与土地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房地产法与土地法也有相交叉之处。 四.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 经营, 管理和服务的产业, 是具有生产, 经营和服务职能的独立行业。 (一) 与建筑业的关系 建筑业是房屋和其他构筑物的建造, 改造和设备安装工作的物质生产部门, 属于第二产业,而房地产业则包括了物质生产, 流通和服务三个部门, 属于第三产业。 在现代社会,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具有兼容性, 即不排除许多建筑商兼营房地产业, 而房地产商又兼营建筑业, 但不能因此否定它们各自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二) 房地产业的运行过程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行业, 其运行过程中由三个环节组成: (1) 生产环节: 是指房地产开发者通过对土地投入劳动和资本进行的土地开发活动。 (2) 流通环节: 是指作为商品的房地产进入市场, 进行交易活动, 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中, 包括房地产买卖, 租赁和抵押三种流通形式。 (3) 消费环节: 是指房地产商品具有与其他商品所不具有的特性。

5. 施工索赔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关于建筑工程的索赔法律法规有:《民法总则》、《合同法》、《建筑法》等涉专及工程索赔的属条款,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各种示范文本,也可以作为行业惯例,作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民法总则》规定了违约与侵权的原则性规定。《合同法》不仅有原则性规定,而且《合同法》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则对违约导致的索赔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合同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资金、技术资料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有权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因发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缓建的,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弥补或者减少损失,赔偿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搬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都是相当复杂的。承包商必须要有专人研读合同、管理合同,和整理合同条款中的索赔依据,并利用这些依据合法地开展施工索赔,获得该得的利益或减少损失。

6. 民法:地上权的概念是什么

地上权又来称“借地权”,是源指以在他人土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7.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A.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 B.夜空中的星星 C.林中的鸟 D企业的名称权

应该是B.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四类。
1.物。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与物有密切联系,有的以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等,有的虽以行为为客体,但仍以物为利益体现,如交付物的买卖合同。
2.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护对象。
4.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尊严、荣誉、身份等等。人身利益虽然与主体人身不能分离,但并非主体本身,而只是能够满足主体人身需求的客观事物,因此它是人身权关系的客体。

B不能被人支配或控制,不属于民法意义上的物。

8. 民法与建筑法里关于采光权的规定

所谓采光权,通常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比日照范围更大,没有相关法律规定

9. 民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请回答一下原因啊!

答案:ABCD
原因:《物权法》第70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属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由此,本题中王某与张某形成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关系,二人对楼顶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B和C的说法正确,当选;第76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由此,本题中张某无权要求王某拆除广告牌,A的说法也正确,当选;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由此,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张某有权要求与王某分享收益。

10. 建筑法是属于商法还是民法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一共有七大法律部门,它们分别是: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专2民商法、属3行政法、4社会法、5经济法、6刑法、7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
根据基本法律知识,我们首先可以排除1、6、7三大法律部门。我国建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可见,颁布建筑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行政管理色彩较浓。当然,建筑法中有对建筑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也对社会经济秩序有一定的规制维护,涉及一些刑事条款,规定了诉讼上的一些环节。但其主要立法目的在于行政管理,因此,《建筑法》应当属于行政法这一法律部门。

热点内容
合同法交付产品不合格 发布:2025-10-12 08:53:15 浏览:499
道德经蒙氏 发布:2025-10-12 08:50:49 浏览:687
岗位竞聘法规 发布:2025-10-12 08:44:24 浏览:474
2020经济法基础题库及答案 发布:2025-10-12 08:36:30 浏览:475
华政民商法经济法 发布:2025-10-12 08:35:51 浏览:595
法学的命题 发布:2025-10-12 08:35:11 浏览:435
钱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2 08:23:45 浏览:818
工会法律援助总结材料 发布:2025-10-12 08:06:53 浏览:579
经济法视频教程 发布:2025-10-12 08:03:09 浏览:457
刑事诉讼法解释139 发布:2025-10-12 07:53:53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