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人格独立

公司法人格独立

发布时间: 2021-01-08 16:02:05

Ⅰ 公司人格混同法律规定是如何的

《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回股东权利,答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法》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此即《公司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

Ⅱ 关于公司法,公司独立人格

不可以提出赔偿,这家公司已经停止了对A原就职公司的采购 之后才开始和B独立公司购买 且A应对原就职单位承担有限责任

Ⅲ 公司法中独立的法律人格什么意思

你问的是英美法啊。

Salomon v Salomon 案可算是公司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Salomon 原是个鞋匠(类似个体户),后来成立了自己持股的同名公司(有限责任)。再后来,公司破产清算时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债权人要求Salomon一家用个人财产偿还,Salomon认为债务已经转移到公司,不同意偿还,后诉至法院。Salomon在初审和上诉庭都败诉,于是提请英国的上议院House of Lords最终裁决。Lord MacNaughten在判决书中指出,公司在法律是一个不同于其建立者的“人”,独立承担以其名义进行的所有债权债务。这也是现代公司“有限责任”的题中之义。从而牢牢确立了法律上公司独立的原则。

简单来说,公司在法律上是被看做独立的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以自己的资产自负盈亏,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承担债务,享有债权。它是一个拟制的“人”。

好比说,你(成年)私人欠我一万块,你破产的话我只能要求用你的财产偿还,而不能要求你的父母用他们的财产偿还,因为你是一个独立于你父母存在的个体,所以你能以自己的名义向我借钱,所以你的债权债务由你承担,与其它人无关。

再比如,公司签的合同是以公司名义履行,而非股东或者经理的个人名义。虽然在实际生活中那个代表公司签字的人是股东或者经理,但在法律上,他们是被视为公司的代理或者代表,而不是代表自己签合同。

这个原则已经被各国立法普遍接受,你还可以参考下楼上列出的我国公司法法条。我实在写不动了,希望你已经明白了。

Ⅳ 如何判断公司与股东之间人格混同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公司法》第二十条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中首次规定。也就是说当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谋取私利,损害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时,通过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来直接追责滥权股东。
公司享有独立法人人格、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要保持公司的独立性,如果公司的资产、人员或财务与股东或者股东成立的其他公司不分,就会导致公司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债权人就有理由认为公司与股东或者其他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当公司不能承担责任时,股东或其他公司就应当负承担连带责任。
常见的导致公司混同的情形有:(1)财产混同。比如,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家,公司账务管理混乱,双方使用同一账户。(2)业务混同。比如,公司被控股股东支配或操纵,公司业务与其他关联公司业务不分,存在大量的、不公允的关联交易。(3)“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4)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 而人格否认制度因在实践中案情非常复杂,需要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结合本案我们认为财产混同是判断公司与股东之间是否存在人格混同的重要标准。 财产混同是人格混同的常见情形,与个人人格的存在条件不同,企业具有人格是要与有财产为绝对要件的,没有财产的企业是不能具有独立人格的。公司法人的独立财产是公司拥有的,并独立于发起人和股东的财产。公司以其独立的财产对外从事民事活动,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因此,财产是否独立是认定人格混同需要考虑的标准。当出现财产混同,公司的财产有可能被隐匿或转移或挪用或被股东个人私吞,无法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并且公司的债权人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公司的独立人格已成为股东个人的保护伞。这时就有否认公司独立人格,直接追责滥权股东的责任。
本案中,股东姜某夫妻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混同,其利用股东的权利,实际上拥有公司经营管理的完全控制权,违背股东与公司财产分离的原则,无视公司的独立人格,挪用公司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的款项,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个人花销,这样不但损害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利益,同时也对公司的债权人造成损害。为此,法院适用人格否认制度追加姜某夫妻为被执行人,并顺利执结本案,值得推广。
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对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秩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在社会实践中这项制度却有被滥用的现象。有些经济主体为了转嫁经营风险甚至恶意侵占国有资产,滥用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又有极个别的司法工作人员与之相互勾结,造成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滥用,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的平稳,导致市场上交易主体交易风险激增,导致不少国企单位因此损失惨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设立。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为人民法院适用该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该制度的适用条件不够统一,甚至出现被滥用的情况,损害了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
为防止债权人滥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地方法院提出,当债权人明知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但仍与公司进行交易,或者公司虽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但有清偿债务可能,尚不构成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不宜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原则。

Ⅳ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刺破公司的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指公司股回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答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公司人格被否认,相关股东应当与公司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总结:
1、相关股东同公司一旦承担连带责任意味着人格否认完毕,仅具个案约束力。前不能溯及既往,后不能作为该公司涉及到的其他类似案件的指导。
2、只有相关股东才连带。
3、否认人格但不否认主体地位,虽然无人格,但主体地位还在,可以当被告。

Ⅵ 公司法法人人格否认多少条的法条规定是怎样的

公司法人同时应该要履行公司法的规定,并且还要对公司负责,那么公司人格在否认制度的情况下,相关的法条规定是怎样的呢?根据有关的说法,公司股东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章程,并且不能做损害公司的利益。
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条规定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认,主要表现在该法第20条第1款和第3
款的规定。《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对这一条款的审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即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公司股东,而不是经理等高管人员;行为人必须有逃避债务的行为;该逃避债务的行为必须是通过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方式来实现的,而非通过其他方式;逃避债务与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行为的受害者是债权人,而非其他股东或其他人;行为的后果是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等。
公司人格否认在美国至今依然是一项判例规则,英国、德国和其他极少国家,虽然在个别情形下,规定了有限责任适用的例外条款,但是,并没有在成文法上全面地确立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然而,我国新《公司法》开天辟地,在成文法上率先完整确立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公司人格否认上,我国采取的是激进的立法体例。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有益的补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是当股东运用背离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原始初衷(即公平、平等、正义)的手段而为他人控制和操纵时,公司法人已不再具有独立性质,法律将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而追究法人背后的操纵者的法律责任。因此,这种法人人格否认所引起的从法人人格确认向法人人格否认的复归并非是对整个法人制度的否定,恰恰是对法人人格的严格恪守。因为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所否认的法人,实际上是一个被控制了的、失去人格独立性的法人空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合理与必要的保护手段,有效地维护了法人制度的健康发展,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不致发生偏向和被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仅不是法人制度的否认,反而是法人制度的补充与升华。正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证明并捍卫了法人制度的公平、合理与正义。
我们国家新公司法自开天辟地以来,在许多文章当中,都规定了公司法的法人,在行使相关的职责同时,应该要履行公司法的规定,那么公司法人的人格否定制度也就能够在公司打当中,充分体现它的作用和意义。
延伸阅读:
最新公司法解释一全文
公司法人可以不交社保吗
公司法人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Ⅶ 《公司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定作了哪些规定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结合公司法运作实践,目前我国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a、注册资金不实,使公司法人人格自始不完整。
b、虚设股东,以公司形式获取不法利益。即公司的实质股东仅有一人,其余股东仅为挂名股东,以符合法定的公司股东的最低人数,应使实质上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非法人以公司名义进行经营活动。
d、利用公司的设立、变更逃避债务。
e、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无度操纵、干预。
f、财产混同、业务混同造成人格混同。
适用法人人格否认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法人人格的合法存在。法人人格否认制以法人合法取得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且不以完全否定法人人格为最终归缩。若法人无独立人格,法人人格否认便失去了所指向的对象。而法人人格之否认只是对投资者借法人合法外壳规避法律义务的否定,并非是对法人合法、有效存在的否定;这种否认仅仅赋予法人债权人追究股东或董事责任的权利,并未赋予其申请法人成立无效之权。
第二,股东实施了不正当使用或滥用了公司人格之行为。任何法律关系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必须由法律事实引起,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律关系中,事件不能导致其产生,只有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才能引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律关系。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的存在,既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前提,也是其适用的必要条件,这是否定法人人格而由股东或董事承担相关民事责任的行为基础。
第三,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实际损害是法人人格滥用的结果,这是衡量法人人格是否滥用的一个客观标准,这里的损害不仅指债则无需否定法人人格,只要通过行政的甚至刑事的手段去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即可,不必以民事责任形式来处理。
第四,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与债权人或公共利益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与其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则不能胜诉。
第五,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是确定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原则,虽然公司人格被否定后,要追究的责任非一般的民事赔偿责任,但主观过错仍是承担这种责任的必要条件。
第六,人格否认制度仅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方可适用。因为,公司具有足够资产情况下,债权人因其利益已能获得保障,故无必要要求股东承担责任。

Ⅷ 什么是公司独立人格和公司法人人格是一回事吗

在责任承担上,来公司独立人格就自是公司法人人格,出自于<<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在主体上,公司法人人格可与自然人人格有所区分。

这两个词,通常与公司人格否定这个词挂钩。公司人格否定就是突破公司独立人格的一种限制。

Ⅸ 什么是公司独立人格

公司法人人格是指公司作为法人所具有的类似于自然人的独立法律主体资专格,其基本内容应包括:法人属有独立表达意思的权利;法人与出资人的财产彼此对立;出资人的有限责任和法人独立承担责任的统一;出资人对出资财产经营管理权的放弃与法人经营自主权的确立。公司独立的法人人格是公司责任制度的前提。

热点内容
合同法交付产品不合格 发布:2025-10-12 08:53:15 浏览:499
道德经蒙氏 发布:2025-10-12 08:50:49 浏览:687
岗位竞聘法规 发布:2025-10-12 08:44:24 浏览:474
2020经济法基础题库及答案 发布:2025-10-12 08:36:30 浏览:475
华政民商法经济法 发布:2025-10-12 08:35:51 浏览:595
法学的命题 发布:2025-10-12 08:35:11 浏览:435
钱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12 08:23:45 浏览:818
工会法律援助总结材料 发布:2025-10-12 08:06:53 浏览:579
经济法视频教程 发布:2025-10-12 08:03:09 浏览:457
刑事诉讼法解释139 发布:2025-10-12 07:53:53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