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

2014年司法行政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1-08 18:56:18

① 在司法局上班怎么才能转警

通过公开招考公务员的渠道。必须该局有招录司法警察的计划,且你通过公务员考试胜出,才有内可能。容

是警察就有警衔,不是警察就没有警衔。司法局具体是什么岗位,是司法警察的话,有警衔。否则没有。

事先把想要去的单位工作做通,为了有保证调动顺利,可以先申请借调,或者在司法局工作表现优秀以工作需要,跨部门调动。

拓展资料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三、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局

② 12345市长热线都可以受理什么事件

市长热线接受对政府部门的和工作人员的投诉和批评意见,各个政策咨询,帮助市民协调解决各种困难。这个热线对于市民来说,就是一个和政府部门沟通和求助的桥梁。

12345市长热线是全国各地通用的电话号码,这也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市民声音的重视,是非常民主的,也表现了政府部门和老百姓之间的互敬互爱。市长热线的畅通和服务态度,也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③ 2014广西公务员桂林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岗最低面试分数线是多少合格的六个人是哪几个在外地没

最低分应该是134.2,名单看截图。

④ 求《关于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宁委办发〔2014〕80号)全文

这里来有全文:http://www.nanjing.gov.cn/njszf/bm/cgj/201411/t20141113_3052894.html 打开源就能看到,望采纳我的回答。

⑤ 拒不履行劳动报酬罪是去法院立案申请吗

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也可以去法院,先找劳动监察大队

⑥ 黑龙江省公务员《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岗位基础知识》考试题型

中公教育为您解答:
您好!
您可以到我们的网站查找历年真题。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祝您考试成功!

⑦ 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需要加试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岗位基础知识的看甚么书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监狱劳教基础知识

点击查看→2015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公告及职位表等信息)

公告下发时间:5月13、14、15日

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5月29日至6月2日

网上打印准考证:2015年6月22日9:00至6月26日17:00期间

笔试时间拟定于2015年6月27日


2014年黑龙江省考各阶段时间表(仅供参考)

笔试科目:行测和申论(部分岗位有加试)

报名费用:2科130,3科165

笔试公告:4月28日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2日-5月17日

准考证打印时间:6月23日—6月29日

笔试时间:6月29日

笔试成绩查询:7月14日—7月22日

资格确认通知公布:7月17日

二次报名:7月26日—7月27日

拟进入面试名单:8月4日

调剂公告:8月4日

调剂入口开通:8月7日

调剂人员资格审查:截止至8月10日

省直司法行政系统警务技能(体能)测试公告:8月6日

面试调剂合格人员名单:8月13日

调剂后职位调整通知:8月14日

领取(打印)面试准考证时间:8月20日起(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面试时间:8月26日—8月27日

各地市拟进入体检阶段考生名单公告:8月29日(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省直司法行政系统招考公务员体检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体能测试通知:10月17日—10月28日(地市以地市公告为准)

黑龙江垦区公务员体能测试和体检的通知:10月22日

森工系统公安机关体能测试的通知:10月28日

各地市体检通知:10月22日—11月7日

拟录用名单:11月28日

其他问题请点击→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汇总:http://hlj.offcn.com/html/2014/04/22496.html?wt.mc_id=bd4224

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⑧ 2014年最高法院关于农民工工伤是否能认定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根据你的问题,我想你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是文件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4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61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6月18日
法释[2014]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4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613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在认定是否存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本人主要责任”、第十六条第(二)项“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条第(三)项“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时,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事故责任认定书和结论性意见的除外。
前述法律文书不存在或者内容不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就前款事实作出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其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审查。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刑事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后,发现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诉讼前已经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
第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三)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前款第(四)、(五)项明确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第四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第五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二)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
(三)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认定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第七条 由于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误申请时间的,应当认定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属于用人单位原因;
(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完善;
(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条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第九条 因工伤认定申请人或者用人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工伤认定错误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在诉讼中依法予以更正。
工伤认定依法更正后,原告不申请撤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作出原工伤认定时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确认违法;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无过错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第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颁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热点内容
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不包括 发布:2025-10-12 05:09:43 浏览:487
涉外经济法自考考点 发布:2025-10-12 04:51:25 浏览:175
临淇法院 发布:2025-10-12 04:37:53 浏览:698
法学源于 发布:2025-10-12 04:34:00 浏览:264
2017年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10-12 04:01:09 浏览:195
宁夏法治报在线阅读 发布:2025-10-12 03:59:34 浏览:887
许昌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12 03:51:58 浏览:516
党法治社会 发布:2025-10-12 03:39:18 浏览:365
三道德中 发布:2025-10-12 03:18:53 浏览:130
上海劳动法员工异地调动咨询 发布:2025-10-12 03:16:43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