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智慧司法系统

智慧司法系统

发布时间: 2021-01-08 20:35:39

『壹』 什么是智慧法院

智慧来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自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讼融通现已推出网上立案保全。

『贰』 智慧司法会给我国法治建设带来哪些亮丽的色彩

一,大力发展智慧监狱建设,二,智能法律援助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全国首个智慧公证项目上线,运用人脸识别,活体校验办理公证平台,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司法,享受互联网十公共法律服务等。

『叁』 智慧司法云产品有什么优势

智慧司法云平台是微债科技推出的重点产品,不同于债权管家。
债权管家聚焦100万元以下标的的债回权纠纷和案件,通答过法律和金融服务帮助债权人实现小额债权的快速变现。智慧司法云平台,作为创新的互联网+法律+金融的智慧司法云平台,这个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可以实现连接当事人/律师、法院、司法局/律协、仲裁委、公证处、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法律服务平台等各个主体,构建开放、共赢、合作的”互联网+法律”生态系统,助推司法服务质效,助力现代诉讼服务体系的建设。智慧司法云平台使当事人可以像获取“水、电”一样随时随地获取法律服务,为法官减负增效,多快好省助力当事人纠纷/案件的解决。

『肆』 “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中的“一朵云”“两平台”“三入口”分别指的是什么

一朵云:云计算平台
两平台:共享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平台
三入口:地图入口、统一的司法服务入口和统一的移动办公入口

『伍』 什么导致中国法院迎来“智慧执行”曙光

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2(2018)》(《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暨2018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其次,继续优化执行查控系统。2017年全国3500余家法院上线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覆盖面达到99.66%。2017年,全国3746家地方性银行中,3660家上线查询功能,3203家上线冻结功能,2058家上线扣划功能;湖南、福建、江苏、吉林、甘肃、江西、内蒙古等地本省地方性商业银行基本全部实现了网络查询、冻结、扣划功能;46个“点对总”不动产查询重点推进城市中已有40个城市上线查询功能。

再次,终本案件系统自动筛查。终本制度应用中出现问题,除了程序标准未作统一严格规范之外,还因为这类案件未进入流程管理系统而在体外循环导致监督不到位。为强化对终本案件的监管,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发了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对终本案件实行集中管理、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和关联案件筛查。该系统每6个月自动对涉案被执行人进行集中财产调查,一旦发现财产立即在系统提示执行法院恢复执行,并对恢复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最后,事项委托纳入系统监管。作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执行制度对于解决跨辖区案件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委托执行在实践中落实较差,许多法院接到委托执行事项后怠于执行,不进行反馈,甚至原封不动退回。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17年9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执行事项委托工作的管理办法(试行)》,并在执行办案系统上开发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将事项委托纳入系统统一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的功能优势,进而严格规范委托事项管理。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法院执行实现阳光化。阳光执行是指执行案件的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要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做到过程和结果的双重透明。2017年,依托信息化平台,执行案件实现了执行流程节点定向推送、网络司法拍卖全民围观、信用惩戒信息社会共享和执行裁判文书网上公开。2017年3月1日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2017年,全国法院通过司法网拍共计拍卖29.42万次,拍卖标的物20.52万余件,成交额2021.04亿元,节约佣金61.72亿元,大大提高了财产变现率,取得积极社会效果。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法院执行实现智能化。

执行信息化为执行法官、当事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技术标准》明确要求,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据挖掘及智能分析决策等系统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辖区法院信息共享、联动配合和规范管理。为了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执行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2017年,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自行成功研发并使用“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

在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往往拒收文书甚至下落不明,因此送达难是困挠执行案件的一大难题。2017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使用现有的OCR文字识别技术,开发E键送达平台,实现“一键生成、一键到达”。E键送达平台可实现自动提取案件基本信息、自动生成送达文书、专有物流网络送达、物流信息实时反馈等功能,实现司法送达与外包服务公司无障碍互通。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还指出,未来应提升意识,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系统兼容性和友好性,最终实现执行领域的人工智能。

虽然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压力,但是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同样也受制于案多人少的矛盾,从而表现出办案系统使用不足、查控系统反馈迟缓以及数据不准确、司法网拍在一些地区落实较差、执行指挥中心运行空心化等问题。执行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在法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共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要最终实现智慧执行,需要提升对信息化的认识,理解信息化的本质属性,并且要统筹布局,避免因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以及系统平台的分散而形成新的数据割据。

第一,拥抱新科技,避免沦为时代弃儿。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工作业态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接受信息化的洗礼,信息化正在对包括法院在内的各个行业乃至社会形态进行深层次、全方位重塑。借助信息化,人们拥有了更加敏锐的感官、超乎寻常的手段和最强大脑,相反,一味拒绝甚至抵制信息化,最终沦为时代的弃儿。

第二,正确认识信息化内涵,警惕“伪信息化”。信息化最本质的要求是智能,信息化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防止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任何背离便捷、高效、简单、智能而进行的系统平台研发都是“伪信息化”,信息化的使用者反而成了技术的奴隶。真正的信息化无论建立在多么复杂的计算和逻辑之上,最终呈现给用户的也必须是最简单的甚至一键式操作。

第三,加强统筹谋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信息化的研发成本非常高,如果不进行整体谋划和布局,会造成重复建设,甚至推倒重来,形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分散建设的平台将会导致数据的割裂与孤立,对于数据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法院也要与时俱进。

『陆』 求推荐做智慧司法的服务平台软件的公司

兄弟,你不行的话就上网络查一下吧!但要注意别被骗子骗了就行!因为现在骗子实在太多了!还要仔细甄别一下为好!望采纳!

热点内容
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不包括 发布:2025-10-12 05:09:43 浏览:487
涉外经济法自考考点 发布:2025-10-12 04:51:25 浏览:175
临淇法院 发布:2025-10-12 04:37:53 浏览:698
法学源于 发布:2025-10-12 04:34:00 浏览:264
2017年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10-12 04:01:09 浏览:195
宁夏法治报在线阅读 发布:2025-10-12 03:59:34 浏览:887
许昌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12 03:51:58 浏览:516
党法治社会 发布:2025-10-12 03:39:18 浏览:365
三道德中 发布:2025-10-12 03:18:53 浏览:130
上海劳动法员工异地调动咨询 发布:2025-10-12 03:16:43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