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汉武帝的刑法

汉武帝的刑法

发布时间: 2021-01-08 22:12:15

『壹』 汉朝最美的公主因何被判处腰斩她究竟犯了什么样的错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着许多的刑法,这些刑法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对付那些有罪之人的,但是后来随着刑法越来越多,刑法也被运用到其他的地方。在我国历史上汉朝的时候,有一种刑法是非常残忍的,到了清朝的时候因为这种刑法太过于残忍,所以被皇帝下令废除了,这种刑法就是腰斩。在汉朝的时候虽然有很多的人被施行了腰斩,但是其中最有名的人还是汉武帝的女儿,汉武帝的女儿在当时被称为卫兴公主。而卫兴公主被腰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因为汉武帝做了一个被行刺的梦,再加上被身边一些奸臣的所蒙蔽,所以才对自己的女儿施行了腰斩这个刑法。

在汉武帝将自己的儿子都杀了之后,江充等人就开始陷害卫兴公主,所以江充等人就开始陷害卫兴公主的丈夫,之后再牵连于卫兴公主。之后在汉武帝的昏庸之下,对自己最喜爱的女儿使用最残忍的刑法。

『贰』 司马迁受的刑法是什么

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

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司马迁为其说情,被判宫刑。

(2)汉武帝的刑法扩展阅读

《史记》成书

司马迁为李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杨敞。杨敞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并且深爱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

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被封为平通侯,这时候他看到当时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正是重见天日的时候,于是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从此天下人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史著。

『叁』 请问在古代说的腐刑是什么刑法

腐刑又称蚕室、宫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称为腐刑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另一种说法是,宫刑的人像腐朽的木头不能开花一样。

过程:腐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刑。在古代中国,阉割术的渊源是相当久远的。有证据表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阉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识与行为。

当时的阉割术可能是将阴茎与睾丸一并割除的,秦汉时期的阉割技术已较为完备,并已经注意到阉割手术后的防风、保暖、静养等护理措施。

在汉朝时代的发展:宫刑在汉朝更为普遍。汉景帝时,就曾规定某些死刑可由宫刑代替,汉武帝生性残酷,在他的统治时期,正史上有记载的大臣受宫刑的就有司马迁、张贺、李延年等人。

(3)汉武帝的刑法扩展阅读

宫刑的作用目的

宫刑的最初作用,只限于惩罚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这在人类的婚姻制度刚刚跨入文明门槛的当时是现实的。但是,在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者残暴的统治下,宫刑的施刑范围扩大了,扩大到与初意完全不相干的地步,成为镇压平民和思想异己者的一种严酷手段。

从五刑的排列来看,宫刑是肉刑中最重的,仅次于大辟(斩首),显然当时人们思想中还残留着原始时代的初民对生殖器官崇拜的影响,生殖器官的价值仅次于头颅。传说中的尧舜,大致是中国的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一夫一妻制逐渐确立,所以宫刑在那时开始出现是完全可能的。

古代的刑罚带有多么鲜明的阶级性。宫刑施用的范围到了后世越来越大,如到了战国时期,《列子·说符篇》载有人曾劝秦王以仁义治国,秦王处以宫刑,罪名是君主已残暴治国。

这说明封建统治者已经用危害国家的罪名处人以宫刑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造阿房宫筑骊山时竟发隐宫刑徒70余万人服劳役,这里的“隐宫”是指宫刑。

『肆』 汉武帝是谁的儿子,是刘邦的什么

汉高祖刘邦和高后吕雉生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生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生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生汉昭帝刘不。

『伍』 司马迁为何受到宫刑宫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刑法

什么是宫刑
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宫刑又称腐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宫刑又称阴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加刑罚。把宫刑称为椓刑,见于《尚书·吕刑篇》,“椓”据《说文》释是以棍击伐之意,据马国翰《同耕帖》载,古有椓窍之法,谓用木棍敲击女性上身,以破坏其生育机能。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下面的网址
http://..com/question/9523733.html?si=1

司马迁因何遭受宫刑?

一般认为,当时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抗击匈奴,同时又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李广利。当李陵率兵深入匈奴后,却遇上匈奴的主力,尽管李陵带领将士奋力抗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而降。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十分恼火,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但是,司马迁却站出来替李陵辩解,这就冒犯了汉武帝的逆鳞,由此被投入监狱,受了腐刑。

然而,对此说史家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沮贰师」,即诋毁汉武帝的宠臣李广利。二是「诬上」,司马迁极力为李陵的失败投降辩解,那么失败的责任在谁呢?显然是归咎于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给李陵的兵力太少,且又都是步兵。当李陵陷于困境时,又无得力的将领去接应,从而导致孤军无援,兵败而降。三是「为李陵游说」,即为李陵投降变节开脱罪责,甚至说好话。简言之,「诬上」是司马迁遭受腐刑的主要原因,「沮贰师」是借口,「为李陵游说」是导火线。

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的原因,不只是「沮贰师」、「诬上」或其他,还有汉武帝难以说出口的原因,这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司马迁撰写《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这些都是汉武帝以及他所宠信的将相所不能容忍的。卫宏《汉书旧仪注》也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

还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是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事事独断的结果。汉武帝晚年,乖张暴戾,听不得一点不顺耳的话,动辄就对大臣加罪,他先后任用的十三位丞相,就有六人因不太大的过失被杀或被迫自杀。所以,武帝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行为不加宽容,也就不奇怪了。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下面的网址
http://..com/question/13644469.html?si=2

『陆』 历史汉武帝刑法

兄弟是腐刑,又叫宫刑,就是让司马迁大哥变得不再是大哥的刑法。很残专忍,让人断子属绝孙,还让人接受精神的侮辱。
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搞得这个样子,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啊。
司马迁有一篇《报任安书》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为什么宁可遭受宫刑也要活下去写史记,非常之人必做非常之事。

『柒』 司马迁曾受过腐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刑法

腐刑又叫宫刑,它是中国古代五刑之一,也是最残酷的刑罚之一。执刑人用刀子剜掉受刑男子的睾丸,对受刑女子同样是破坏其生殖机能。总之,这是一种对人格施以极大侮辱的惩罚。

一般认为,当时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抗击匈奴,同时又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应李广利。当李陵率兵深入匈奴后,却遇上匈奴的主力,尽管李陵带领将士奋力抗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而降。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十分恼火,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但是,司马迁却站出来替李陵辩解,这就冒犯了汉武帝的龙颜,由此被投入监狱,受了腐刑。
然而,对此说史家亦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沮贰师”,即诋毁汉武帝的宠臣李广利。二是“诬上”,司马迁极力为李棱的失败投降辩解,那么失败的责任在谁呢?显然是归咎于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给李陵的兵力太少,且又都是步兵。当李棱陷于困境时,又无得力的将领去接应,从而导致孤军无援,兵败而降。三是“为李棱游说”,即为李陵投降变节开脱罪责,甚至说好话。简言之,“诬上”是司马迁遭受腐刑的主要原因,“沮贰师”是借口,“为李陵游说”是导火线。
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的原因,不只是“沮贰师”、“诬上”或其他,还有汉武帝难以说出口的原因,这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司马迁的《史记》,有许多进步的方面,如肯定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同情在汉王朝残暴统治下爆发的农民起义,不为汉朝统治者歌功颂德。而且,司马迁撰写《史记》,具有“不虚美,不隐恶”,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敢于揭露当时君主将相的种种隐私等,这些都是汉武帝以及他所宠信的将相所不能容忍的。卫宏《汉书旧仪注》也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见裴驷《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因此,李陵事件,只是汉武帝对司马迁进行迫害的一个借口而已。
还有的认为,司马迁受腐刑,是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事事独
断的结果。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任命丞相十三人,御史大夫十八人(其中四人升为丞相),这些丞相和御史大夫,或曲意逢迎,或恭谨保位,无人敢于犯颜直谏。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本意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减少人们对朝廷调兵不当的指责。可是在盛怒之中的武帝,根本不体察司马迁的苦心,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将他下狱治罪,处以重刑。司马迁在入狱六年后写的《报任安书》中,也认为此事是武帝处事不周所致。另外,司马迁受腐刑与汉武帝的变态性格有关。汉武帝晚年,乖张暴戾,听不得一点不顺耳的话,动辄就对大臣加罪,他先后任用的十三位丞相,就有六人因不太大的过失被杀或被迫自杀。所以,武帝对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行为不加宽容,也就不奇怪了。

热点内容
涉外经济法自考考点 发布:2025-10-12 04:51:25 浏览:175
临淇法院 发布:2025-10-12 04:37:53 浏览:698
法学源于 发布:2025-10-12 04:34:00 浏览:264
2017年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10-12 04:01:09 浏览:195
宁夏法治报在线阅读 发布:2025-10-12 03:59:34 浏览:887
许昌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10-12 03:51:58 浏览:516
党法治社会 发布:2025-10-12 03:39:18 浏览:365
三道德中 发布:2025-10-12 03:18:53 浏览:130
上海劳动法员工异地调动咨询 发布:2025-10-12 03:16:43 浏览:292
执行法官吕佳容 发布:2025-10-12 03:11:15 浏览: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