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李建伟
Ⅰ 我正在司法考试复习,可是看李建伟老师的民法60讲杂有些吃力,看不太懂,,杂办啊求援
静下心来吧,首先要,如果看李建军伟的比较吃力,可以改看别人的,不过目前版时间比较紧张,怎么还在权看民法呢,我认为现在民法刑法应该是进行做题训练以及知识点各个突破的阶段的,也就是说民法应该是在全民复习后开始针对性的加强的时候,而且还得留更多的时候在别的部门法上。
Ⅱ 众和今年司考民法是李建伟和蒋学跃讲的,个人对于蒋学跃完全不了解,请问他讲课怎么样
李建伟老师抄还是不错的,讲得清袭楚明白,蒋学跃的课是后半部分,对有基础的童鞋而言略显罗嗦了~老钟的课量很大,很细致,太细致了,我还是倾向有基础的同学听前者。毕竟是众合的核心人物。信息和经验也会更多些,没有基础的童鞋可以听钟老师的课件好好学习!
顺祝大家顺利通过司考!
Ⅲ 司考民法钟秀勇和李建伟谁讲的好谢谢
李建伟的民法复60讲和钟秀勇制的讲义,我买过民法60讲,也浏览过钟秀勇的三校名师讲义,个人觉得都不错,两位都是有多年辅导经验的,确实是经典之作,个别考点两个人也有一些分歧。
至于缺点是两本书都很厚,不包括法条、真题,仅仅讲义就80多万字,内容很多,适合时间多、无法律基础的人用。很多考生买的时候唯恐书不厚内容不全,买完后却没有时间看完、也没时间消化完,
学习时间不多法律基础较好的考生推荐《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司法考试专用讲义》《教材一本通-民法》等比较简洁的教材。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Ⅳ 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民法李建伟
都八月份了怎么还在这里找资料呢?时间不多了,之前为何不准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时间这么折腾了,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去新华考资上课,最后的一个月把时间用到刀刃上,别把时间浪费到找资料上,直接网络新华考资就能找到。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已经截止报名,如果已经成功报名,就在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加倍努力吧。
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确定今年考司考的话,现在可以去新华考资上个课了,新华考资的资料均来自于各机构的名师名家经典教程,适合你的学习。直接网络新华考资即可。
新华考资的资料来源于全网最优质的司考导师,而且集合多家机构的考试资料,亲如果觉得值得一试的话,可以直接网络新华考资前去了解学习。
司法考试,作为我国第一大考,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每年考司考的人一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司考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性。但每年司考通过率一直维持在10%以下,通过率一直很低。
所以,作为司考专业人士,建议亲们不要再盲目的学习司考了,一定要有准确的方向,准确的资料,在这里,简单的跟大家说几点建议:
第一,把基础知识巩固牢固,这就需要诸多的练习题。去新华考资找找,有一个很不错的练习方式。就是司考真题通,可以模拟会对你有帮助的。
第二,熟练掌握法条的所有知识,这是司考的关键,你可以到新华考资与大家交流一下司考的经验,会让你受到很大的启发。
第三,视频音频资料,这样的资料,是提升资料,不可缺少,有的人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去年或者以前的,但我不建议你看盗版的,更不建议看之前的,因为每年不仅有变化,而且盗版的质量太差。你也可以到新华考资去,那里有最新的资料。
也可以上个冲刺的课,祝亲们未来司考顺利.
Ⅳ 求2017年司法考试民法(李建伟)、行政法(徐金桂或者李佳)、民诉(戴鹏)、刑诉(左宁)科目电子书。
民诉:强烈建议我听郭翔的
Ⅵ 司法考试中民法谁讲的最好啊,求解,是不是李建伟啊
老师讲的是一方面,这算外因;自己领悟能力算一方面,这算内因,起主要作用的版是内因,权关键靠自己了,司法考试难度很大,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司法考试也不例外,自己好好复习备考,心无旁骛,通过司法考试的机率还是蛮大的。
Ⅶ 2015年李建伟老师不讲司法考试的民法了吗
再等等吧~~可能今年比较迟~先听去年的呗,民法差不多的~~去年的就有
Ⅷ 李建伟的出版司考图书
1999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律师资格考试历届真题分类解析》,开创按照历届真题所考知识点进行主题分类框架下的分类解析先河,是为作者的第一本司考辅导书。该书后在2000年、2001年连续再版。
2001年,在紧张的博士学习科研生活之余,与法律图书知名策划人李海周、法律图书工作室宏远法泰图书中心合作,联手袁登明、郑其斌等博士,在时事出版社推出以《重点法条解读》、《常考问题研究》等为代表的“律考导航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在2001年初一经上市即受到广大考生的热烈肯定与信赖,在2001年8月前即多次追加印刷。《重点法条解读》的写作基础在于:司法考试组织者公布的必读法律法规的数量惊人,构成了广大考生视为畏途的复习量,但实际上可能被考及的法条不足30%,事实上已经被过往的历届试题考及的条文不及20%,作为应对考试只需要达到国定分数线即可拿证的考生而言,只需要掌握上述20%足矣,于是该书仅仅对这20%的法条进行在主题基础上的归类与内容上的详细解读。读者认为《重点法条解读》在同期的考试辅导书中独树一帜,以其崭新的视角体例和内容编排一下子把繁复杂乱的巨大量的复习对象清晰化了,砍去了近80%的复习量,而且把剩余的20%强的复习对象的内容从应试的视角进行了贴切的解读,这样就揭去了司考复习的一层薄薄的神秘面纱,使得复习应考变成了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许多知识程度较好的考生仅凭这一本书就轻松的通过了司考,可谓受益者无数。彼时恰逢原定的最后一次律考取消,第一次司法考试开幕的历史机遇,30多万人的报考使得2001年下半年《重点法条解读》等“律考导航系列”图书供不应求、一时洛阳纸贵,出版社一直在2001年年底还在加印。至今,该系列图书悄然已经出版了8版,先后在时事出版社你、宇航出版社以及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2005年以后固定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该书体例的成功,导致了很多出版社与作者的追随,至今为止以重点法条/重要法条解读/导读命名的图书竟有十几种之多。
《国家司法考试最后冲刺模拟试题》(因其版式设计有一条红色腰封,考生亲切称之“红腰带”)在2002年初出版。这本书以其精良的高仿真的试题编排受到读者的信任,出版之时恰离第一次司考开考还有2个月,热销到考前一周。至今,这本书也已经连续再版8次了。
2002年首次司考考试结束后,曾经旁听过我的考前辅导课的人民法院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法学博士林志农女士找我协商,提出一个创意: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在于考点的综合性很强,能否将各科的知识点集群化也即以一个专题为中心系统讲述所有有关的基本法理与中国现行立法内容。我认为这是一个极有创意极其符合司考命题现实的好思路,答应她试一试写出一个样本来。后经与她的多次切磋,终于形成清晰的思路。在2002年的暑假,也是在我博士毕业之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之前的间隙里,在北京的寓所每天写作11个小时,整整29天没有下楼,写出40余万字的《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民法66讲》初稿。当时我的打字速度还是极慢的, 所以全部书稿都写在用过的A4纸背面,看上去很厚的一沓书稿。林主任读后予以肯定并提出一些修正意见,我用了三天时间修正后即交给出版社审稿,同时交一份复印稿给袁登明博士看能否按此创意也写出刑法的专题讲座来。登明博士果然不负所托,在紧张的博士论文写作之余三个月后也拿出刑法专题讲座的书稿来。受此鼓舞,我认为各科都是可以照此创意写出专题讲座的,于是有了李奋飞博士、郑其斌博士、段庆喜博士、王小龙博士等优秀司考辅导老师的加入,在2003年初形成了涵盖司考十四个学科的“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系列”书稿,在2003年4月在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以后每年修订一版,至今已有7版。这套图书出版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此处不再赘言。只需要指出的是,7年间尽管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部分学科的作者几经更换,甚至良莠不齐,但所幸的是,一则民法、刑法等主要学科的作者保持了稳定,二则这套书体例编排与内容写作要求一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总体质量上一直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2006年度,我所主持的司考辅导图书的最大成果,就是组织韩友谊博士等几位一线司考专家在人民法院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司法考试历届真题分类解读(五卷本)》。历届真题在司考复习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此处不再展开论证,但现实情况是:许多考生手中拿到的真题解析版本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多个版本之间无论在答案选择还是解析内容上多有冲突,读者莫衷一是,导致极大的复习混乱。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各套图书的作者学术水平的不一;作者水平的学术观点差异;作者写作认真程度的差异;由于立法变动时过境迁导致的同一道试题在考试年份与考生复习应考年份的答案差异等等。基于此,这套图书的定位是:这套图书出版后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至今已经出版了3版。这套图书从定位预期到最终的市场成功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只要你认真做事,给读者提供精良的精神食品(质量优良的有实际功用的图书),就会获得读者的抬爱与市场的回报。
在2010年,中国部门注释法学系列教材。立足于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写出一套简明易懂的、适合于以应试司法考试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注释法学教材。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也是众合全体同仁的一个共同愿景,同时我先入为主的想也是我先入为主的想会极大满足包括司法考试在内的所有法律考试考生复习需求的一套教材。
关于今后的司考图书发展规划,最大的一个计划就是组织众合诸位教授、博士名师写出一套(包含司考十四门学科)真正的注释法学教材。总体上,这套教材体例编排、内容取舍与叙述详略,皆以突出“应试指导”的注释法学性质以及应用性、针对性为要。内容取舍以国家司法考试部门法学的大纲内容为依据,涵盖大纲的所有制度内容,但在形式与体例编排的先后顺序上又不完全拘泥于大纲,而是非常强调迎合和尊重我国现行立法体系。比之大学本科教材,在体制编排与内容取舍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尝试,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注释法学教材之定位。
Ⅸ 刑李建伟不讲司考了吗
不知道,我只认识讲刑法的刘刚老师
刑法有着非常精妙的体系构建,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我们应尽量掌握两阶层的理论,两阶层理论确实对于分析问题有帮助。对于共同犯罪、财产犯罪、因果关系、正当防卫、不作为犯罪等问题,这些内容对于刑法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学会老师所教授的分析方法,重新建构我们的体系。对于分则第三章和第六章尤其是第六章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普通罪名(关于那些是一般罪名那些是重点罪名,官方大纲上会有标注,老师书上也会注明),不用太在意,那些罪名这么多年很少考到。
刑法卷四现在会考察学说争议,就是对于一个问题,理论界有几种学说,每个都要求答出来。其实,对于这种问题,不要太担心,每年考到的都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点,比如偶然防卫、事前故意、死者占有等。在复习过程中,对于重点问题掌握学说争议就可以了。
刑法我是跟了刘刚老师学的,他在高校任教刑法学21年,对刑法学重点把握精准。痛恨胡子眉毛一把抓,主张“减法”式的教学,为学生减压。授课逻辑严密,犹如水银泄地;讲课言简意赅却又如行云流水,善于用简单的刑事案例来阐述深奥的刑法理论。近五年学生网上评教平均得分99.98分,先后六次获中南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奖,并评选为法学院最喜爱研究生导师。
Ⅹ 司考怎么学民法非法本的,是要用李建伟的民法60讲比较好还是看三大本
学习考试,还是要看每个人的能力,学习方法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可以。
学习民法的方法:
其一,是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方法。及基本上按照民法典的结构顺序进行学习。
其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即从具体的事例(实有的或者假设的案例)入手学习民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对民法获得一个整体的把握,即掌握民法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为进一步学习、研究民法或者从事民法实物奠定扎实的民法知识基础。但这种学习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要理解、记忆许多专业概念术语有相当的难度。
第二种学习方法,从具体案例入手,可以唤起对民法理论的兴趣,但仅靠这种学习方法不大可能准确理解和掌握整个民法的基本结构和概念、原则、制度、理论体系。
因此,现在提倡交替采用上述两种学习方法。即为了掌握民法的基本结构和整个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体系,须采用第一种学习方法,精读一、二种较好的民法教材或者体系书。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第二种方法,阅读一些民法实例演习著作,使我们结合实例对民法各项概念、原则、制度获得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再阅读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专题研究著作相关专题论文,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民法理论素养。并且,在具有比较扎实的民法知识的基础上,应阅读民法方法论著作和民法判例研究论文,以掌握解时适用民法的方法、规则和理论,提高运用民法和研究民法的能力。
司考的复习方法:
一、作好复习的准备
系统复习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复习前将教材、笔记、复习资料准备好。
二、复习中要文字图像交替
文字图像交替能利于记忆,加深知识在脑海里的时印象。
三、定时定量做事--时间要有限制性
制定学习目标,做多少事,需要多少时间,要相对地定死,既自己给自己规定硬指标,是忙时还是闲时都要有学习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四、习题是通过司法考试的保障
知识强化:通过做题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同时增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