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中的有

民法中的有

发布时间: 2021-01-09 10:02:51

民法中法律事实有哪些

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与事件
1.行为依据产生后果原因的不同分为:民事行专为和属事实行为;
2.民事行为依据效力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及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事实行为可以分为:无因管理行为、侵权行为、紧急避险行为、正当防卫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添附等行为。

㈡ 在民法中交付的方式有哪些

在民法中交付的方式有拟制交付和现实交付。

拟制交付是指出让人将标的物的权利凭证版(如仓单、提单)交权给受让人,以代替将物现实交付的一种特殊交付方式。

现实交付,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直接置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是一种将对动产的直接管领力现实地移转于买受人的物权变动。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指示交付与拟制交付相对应,是所有交付中的最常态。

(2)民法中的有扩展阅读:

现实交付依交货方式的不同,可以再分为三种情形:

1、送货上门:即由出卖人送运货物到买受人处,此时货交买受人处才算完成交付。

2、上门提货:即由买受人到出卖人处取走货物,此时货物运出出卖人处即算完成交付。

3、代办托运:即由出卖人代理买受人与承运人订立运送合同,买受人承担运费的交付方式。此时出卖人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即算完成交付。

㈢ 民法中代理的分类有哪几种

民法中代理的分类:

一、以代理权产生根据的不同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

①委托代理,又称意定代理,即代理人依照被代理人授权进行的代理。

②法定代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产生的代理关系,主要是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定,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代理。

二、以代理是否转托他人分为本代理和再代理

①本代理。

②再代理。再代理又称复代理,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他人实施代理的行为。与此相对,由代理人亲自进行的代理则为本代理。

三、以是否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分为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

①显名代理。所谓显名代理是指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行为,必须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进行。

②隐名代理。所谓隐名代理,是代理人虽未以本人名义为法律行为,但实际上有代理的意思,且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从而在法律上亦发生代理的效果。

(3)民法中的有扩展阅读: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行为。代理主要是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㈣ 民法中公有和共有的区别

共有、公有的区别

讲到共有的法律特征,我们最后还要强调,共有和公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共有财产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依法律的规定或约定,而对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有财产所享有的权利。而公有则不同,公有财产的主体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中,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能代表全体人民享有国家财产的所有权。集体组织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集体组织,集体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本身都不能单独来享有这种权利。

共有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所有权,不论是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所有权之间,只要有人或物的联合,都会产生共有关系。我国民法中规定了两种共有形式,即“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共有财产关系的产生,或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像《婚姻法》中规定的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有的财产;或是依合同的约定产生,如三个人合伙出资购买一辆拖拉机,通过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其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经济生活领域,所以是民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共有不一定仅存在于所有权中,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对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的共有。如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拥有他物权、知识产权或者债权等。只要是物权,不论是所有权以外的使用权,还是承包经营权,更不用说知识产权和债权等,无疑都可以适用共有的规定。实际上共有的基础就是共同法律关系。共有是共同关系中的一种,凡是数个民事主体共同享有某一项民事权利或者共同承担某一项民事义务的时候,我们一般也都叫做“共有关系”。但准确地讲,这些情况应当称之为“准共有”,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享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一般地说,现代各国物权法中关于共有的规定,是专门对所有权的共有状态而言的。因而各国物权法即在广义的共有制度中,对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设立了所谓“准共有”的规定。对于凡是数人基于某种共同关系而共同享有一项财产权,即应准用“共同共有”的有关规定;而对其他情况下则应准用“按份共有”的有关规定。

㈤ 什么是民法民法,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一)、民法是保障市场体制正常运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体制度使得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能够作为独立平等的主体进入市场;法律行为制度赋予当事人以广泛的行为自由和活动空间;物权制度控制着主体对各种物品的权利限度,同时也保护着主体对特定物品的正当权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有助于协调商品交换者的利益冲突,引导他们开展正当竞争。民法不仅有效地稳定市场秩序,而且能够推动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市场交换的高速运行提供方便。债权制度的确立,实现了让渡商品和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在信用制度的担保下,跨越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于避免事必躬亲;居间制度使得人们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行纪制度使凭借专业组织为自己谋利成为可能。时效制度则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力,从而加快商品流通。简言之,民法为现代化市场提供一般规则与市场主体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们可以遵循这些规则进行活动,并使市场秩序获得保障。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划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划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会和市民生活中,实行私法自治原则,要求国家公权力不得随意介入、干涉,这有利于抑制公权力的不当扩张与膨胀。权力机关不法或不当侵害民事权利,也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㈥ 在民法中等价有偿什么意思

你好,等价有偿指民事主体在实施转移财产等的民事活动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取得一版项权利应当向对方权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损害的时候,应当等价有偿。等价有偿原则是公平原则在财产性质的民事活动中的体现,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转移财产等的民事活动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取得一项权利应当向对方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损害的时候,应当等价有偿。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㈦ 民法中法律事实有哪些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内。
只有为法律规定或容承认的并能产生民事后果的那些事实,才能成为法律事实;只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才能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法律关系或者使原来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法律事实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死亡等。例如,甲酒后驾车,撞死了乙,乙死后,乙的儿子丙继承了其财产。在本例中,至少发生了两个法律关系:侵权行为之债和继承法律关系。导致侵权行为之债发生的是行为(酒后驾车撞人),导致继承法律关系发生的是事件(死亡)。
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身体动静。行为可分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是指表示一定心理状态的行为,合同、遗嘱等民事法律行为是最典型的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又称事实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表示一定心理状态的行为,具体来说,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据法律的规定在客观上导致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非表示行为比较典型的是先占、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创作作品、侵权行为等。

㈧ 《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有

《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类型有以下几类:
1、企业法人:专全民所有制企业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2、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由于《民法通则》颁布时,我国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该法没有规定私营企业法人的类型。

㈨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民法

只要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抄都离不开民法。民法的涵盖范围极广,包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生活起居,吃喝拉撒,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相邻关系等等都在民法的调整范围之内。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你是男是女,你是健康的人,还是残疾的人都要依靠民法来调整和规范。有了民法,才能保证我们的各项合法权益,公民生活的安居乐业。民法是随时随地都要用到的。

热点内容
如何认定物流的立法 发布:2025-10-11 20:56:25 浏览:992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释义 发布:2025-10-11 20:46:52 浏览:789
购房的确认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11 20:28:43 浏览:723
妇女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10-11 20:03:28 浏览:338
合同法第75条件 发布:2025-10-11 20:02:31 浏览:948
3大刑法 发布:2025-10-11 20:01:14 浏览:605
南充市法院招聘 发布:2025-10-11 19:59:26 浏览:683
法院公车私用 发布:2025-10-11 19:33:20 浏览:841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二项规定 发布:2025-10-11 19:33:04 浏览:683
新婚姻法关于登记交押金 发布:2025-10-11 19:22:1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