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研究的对象

刑法研究的对象

发布时间: 2021-01-10 02:25:40

㈠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与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不同

法学主要是研究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理论,不是犯罪和刑罚这两个现象的本身,而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本身及其产生的。

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着重研究犯罪实际发生以前的情况(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刑法学是犯罪后学科,犯罪发生以后的情况(惩罚犯罪与矫治罪犯)

刑法学是研究法律的法学,犯罪学是研究事物规律的科学。

㈡ 刑法的评价对象

一、犯罪对象

出现的问题:在以往的认识中,刑法理论界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在它看来,犯罪对象是构成犯罪客体的一部分,是犯罪行为直接产生作用的客观存在的人或物,人主要是指社会关系主体,而物指的是反映这种关系的一种客观体现。犯罪分子对犯罪对象施加的违法行为,其实就是借助实际存在的人或物对社会关系构成侵害的。但若是根据此说法做进一步的推论,结果就变成了:由于犯罪的行为要对犯罪的客体构成一定的侵害,必须依靠犯罪对象来完成,所以,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是彼此统一的。

不同于这种传统的观点,还有一种观点:犯罪对象是构成犯罪客观要件的因素,但不属于构成犯罪客体的一部分。他们还认为,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之间的关系可借本质和现象来体现。将其以本质现象来做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并非在所有场合之下,这一观点都能得以成立,就拿受贿罪来说,虽作为行为指向,但贿赂并不是犯罪客体在实际中的具体体现。从这一点来看讲,如果贸然把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转化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就意味着在不同的条件下,犯罪对象可能不是行为直接指向的东西。

二、行为对象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很少涉及与行为对象有关的内容,尽管行为对象一词曾被使用,而且只是用来代替以往意义上的犯罪对象。通常来讲,在刑法理论中,行为对象常被称做行为客体,指的是被危害行为威胁的人或物。

㈢ 关于刑法中行为对象的疑惑

首先要来弄清孳生之物、行为源对象和犯罪客体这三个概念。孳生之物是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物。行为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相关监管制度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社会关系或法益。
然后,在这个例子中,伪造货币罪中的假币是由于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所以是孳生之物。而在运输假币罪中假币不是因为运输这一行为产生,而是运输这一行为的作用对象。而相关监管制度是这几个罪名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所以是犯罪客体。
如果还有问题,请继续追问

㈣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施加影响的具体人或物,这是刑法学界差不多公认的犯罪对象的定义。犯罪对象,是

行为对象抄的概念

关于行为对象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张明楷教授认为行为对象是:“行为对象也叫犯罪对象,(大陆法系国家称之为行为客体),是指危害行为所作用的法益的主体(人)或物质的表现(物)。”[1], (2)侯国云教授认为:“犯罪对象亦称行为对象,是指被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或指向并体现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人、物或信息。”[2]以上两观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表现在:前者用“法益”,后者则用“被该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二者的不同是基于对犯罪本质的不同认识。其相似之处为:在犯罪行为的外延上都包括人、物,只是后者多了信息。即两者都认为其是具体的实物。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对行为对象概念进行讨论。
参见,论刑法中的行为对象(作者:周冬平)就能比较清楚这个问题了。

㈤ 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说白了,就是多看!任何人从这里告诉你的方法只适合他,或者他也是从别处摘抄来的!你要想理解,就请多看这方面的书,没有别的方法!

㈥ 刑法规制的对象是什么

您是说,刑法调整对象吗?是危害行为所作用的人或物。即受保护的法益。

㈦ 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刑法学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版罚,所权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刑法学研究对象的这种特殊性,是它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主要标志。

㈧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

刑法学主要抄分为以下类型
(1)规袭范刑法学,是指以本国的现行刑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注释方法揭示法条的内容,并加以评注而形成的刑法规范知识体系。
(2)理论刑法学,是指采用思辨方法,对蕴含在法条背后对法条起支撑作用的法理加以阐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在理论刑法学中,按照其内容又可以分为刑法法理学与刑法哲学。
(3)比较刑法学,是指采用比较方法,研究各国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异同,阐述其特征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
(4)国际刑法学,是指对国际刑事法律规范(包括刑事实体法规范和刑事程序法规范)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识体系。

㈨ 刑法调整的是什么关系

刑法调整的是刑事责任关系
(A)从刑法规范的功能看,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专系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属律体系中,刑法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同。其他法律由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制裁性规范组成,而刑法中仅有制裁性规范。因为刑法并不调整合法行为,刑法仅制裁犯罪行为,所以人们在正式的法律、法规中,不会看到“违反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看到的均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这就是说刑法只调整刑事责任关系而不调整其他社会关系。
(B)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来看,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我国司法机关的全部刑事司法活动,其中心皆不出保证正确、合法、及时确定、追究和实现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范围。离开了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目的,便无法正确认识司法机关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

热点内容
条例违法怎办 发布:2025-10-11 12:18:43 浏览:255
司法拍卖房营业税 发布:2025-10-11 12:15:46 浏览:960
经济法基础理论内容 发布:2025-10-11 12:11:26 浏览:481
合同法约定年限 发布:2025-10-11 12:08:54 浏览:137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发布:2025-10-11 12:08:52 浏览:108
合同法属于哪个法 发布:2025-10-11 12:08:03 浏览:886
军事法规共 发布:2025-10-11 12:00:33 浏览:231
网络购物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1 11:51:52 浏览:979
劳动法中的三大义务 发布:2025-10-11 11:45:20 浏览:297
医疗法律法规条例 发布:2025-10-11 11:42:21 浏览: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