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里的钱

刑法里的钱

发布时间: 2025-04-04 03:06:32

刑法224条是什么内容

:该条文的内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骗取的金钱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骗取的金钱数额巨大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到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骗取的金钱数额极其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甲为了非法占有钱财,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对方10000元,应该处3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Ⅱ 钱财是法律上的物吗

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而又能为人所支配控制的物质产品”。钱财,原则上是法律意义上的物。但钱在刑法上是单独分类的,不是刑法意义上的物,而是民法意义上的物。

财物的定义,在刑法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1、金钱:

即能够实现物质利益的一般等价物。金钱属于“财”的范畴。在实践中,如果行贿人使用假币进行“行贿”的,当受贿人在对假币不知情的时候进行收受,对受贿人应当以受贿罪的未遂论处。理由在于假币虽属于“物”的范畴,但没有使用价值,受贿人是基于认识错误而收受的,所以不能实现受贿罪构成,因而应当论为受贿罪未遂,在这种情形下,对“行贿人”不能以行贿罪论,因为假币不具有使用价值而“行贿人”完全是在利用欺骗手段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对这种情形的应对“行贿人”论以使用假币罪论处。

2、物

刑法上的物,仅指能够进行的,有形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这与民法上“物”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民法理论中认为,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而又能为人所支配控制的物质产品”。对于贿赂犯罪中的“物”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有形性,就是具有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属性,并且这种属性能够被现代技术测量的。有形性不等于固定性,以其他形式出现的,同样是一种物,比如:电、煤气、暧气等都属于刑法中 “物”的范畴,自然属于贿赂中“物”的范畴。如果行为人以接受他人免费提供使用的电、煤气、暧气等,如果其价值达到受贿罪的定罪数额的,应当论以受贿罪,二是可交换性。实际上可交换性是以能够现实地可以支配控制为基础的。对于不能进行支配控制的东西,即便是有形的,也不属于刑法中的“物”。三是有使用价值,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它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3、可以行使物质利益请求权的凭证

将前两类作为贿赂犯罪中的“财物”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关键是对于可以行使物质利益的请求权的凭证,因为在民法理论上,这类凭证是不属于“物”的范畴的,就现实而言,钱货交易形式在逐渐发生变化,一是现金交易的逐渐减少,代之以票据交易、记账交易等形式;二是电子货币的出现,大量的资金的划转开始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进行,比如现在正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信用卡交易等形式,从将来的发展来看,传统的交易形式会慢慢的让位于新兴的交易形式。因此,物质利益请求权的凭证,也是一种财物。

热点内容
广西村民自治法规 发布:2025-05-07 05:22:30 浏览:356
法官王赛 发布:2025-05-07 05:18:12 浏览: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5:16:18 浏览:940
法院拘传票 发布:2025-05-07 05:12:03 浏览:804
长垣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5-07 05:03:23 浏览:157
煽动员工罢工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7 05:01:57 浏览:85
模拟商务谈判法律顾问对话稿 发布:2025-05-07 04:58:12 浏览:469
法律顾问工作情况 发布:2025-05-07 04:42:53 浏览:739
个人财产分配声明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07 04:40:25 浏览:37
合同约定管辖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07 04:31:11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