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商法案子

商法案子

发布时间: 2025-05-02 08:50:08

⑴ 李庄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庄,原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2009年11月,李庄接受委托,成为重庆市龚刚模涉黑案主要嫌疑人龚刚模的辩护人。当年12月,龚刚模向重庆市司法机关检举李庄,称李庄教唆他编造“被刑讯逼供”的虚假口供。随后,重庆市警方以涉嫌伪证罪为由逮捕李庄。

2010年1月8日,重庆市江北区法院一审认定李庄犯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半。同年2月4日,李庄以藏头诗的形式写下一纸悔罪书,被法院认定为“认罪态度较好”。2010年2月9日,重庆市一中院终审改判李庄有期徒刑一年半。

2011年3月29日,就在李庄即将刑满释放之时,又被追究“遗漏罪行”,但该案最终以检方撤诉告终。2011年6月,李庄刑满出狱。

(1)商法案子扩展阅读:

“李庄案”对法治的三大积极意义:

第一是促成中国律师抱团,这对于律师权利的维护很重要。

第二是李庄案一季终审判决后,直接推动了2010年5月份《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这是司法改革中的小进步。

第三是,加快了刑事诉讼法的大修,其中有最重要的“李庄条款”,即再碰上类似李庄这样的案件,要异地侦查、异地审理;另外,要先审本案(龚刚模案)再审衍生案(李庄案),不能先把李庄案判掉,再审龚刚模,那是司法逻辑颠倒。这是大进步。

法学考研民商法和经济法哪个更好就业

未来的事情没办法抄预测,两者都是袭当前比较热门的法学类研究方向,建议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民商法是指民法与商法。关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有两种体例:一是民商合一,一是民商分立。所谓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是商法的母法,并指导和统帅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别法。如瑞士、意大利等国;所谓民商分立,是指民法与商法属两个并存的独立的部门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还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国、德国等国。我国尚未就属于何种体例作出明确说明,但根据我国现今要求和现代民法发展趋势,我国应采取民商合一体例。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⑶ 来一个wto的贸易案例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 好的绝对采纳 回答的都给赞

美国反果汁倾销案

■案由
1998年,美国企业诉中国果汁倾销。接到美方的反倾销诉讼时,中国湖滨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山东省烟台北方安德利有限公司、中鲁果汁集团公司和陕西海升果汁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企业经过充分的准备欣然应诉。在应诉过程中,中国企业一方面对国际市场上倾销价格的认定和技术处理方面作出了有利于我方的安排。另一方面,在中国相关法律技术人才奇缺的情况下,特地聘请了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经验的美国资深律师为主办律师来办理此案。

■裁决
经过艰难的应诉,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增收51.74%的反倾销税,比起美国企业最初要求的91%,不能不说是大获全胜了。

■点评
面对世界各国对我国反倾销诉讼浊浪滔天,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要积极应诉。应诉是我们应对反倾销的关键。正像打官司有原告和被告一样,并不是谁是原告谁就有理,被告有申辩的权利,最终理在何方要服从法庭的裁决。
第二,该起诉,就起诉。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反倾销是一柄双刃剑,谁都可以利用它置对手于败境。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相比较,我国对外国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的比例太失平衡,获胜的案例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国际范围内的反倾销斗争中,我们不能总是处于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地位。
第三,该应诉但不要盲目应诉。我们提倡积极应诉,就是说应诉就要有胜诉的把握,起码要有胜诉的可能。这意味着在应诉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顾自身的条件限制,仓促应诉是不可取的。

⑷ 包拯的巧破案的小故事,急用

1、巧判鸡蛋

一天,包拯的嫂嫂煮了一个鸡蛋,故意让身边的一个丫头吃了,然后她对包拯说:“我丢了一个鸡蛋,你给我破破这个案吧!”包拯得知鸡蛋是在嫂子房子里丢的,心想了解嫂子底细的人莫过于身边的丫头们了。于是,他把丫头们召集起来,命人端来一碗清水,命人拿来一碗清水,

让丫头们每人喝一口水,再吐到盘子里,他对每个丫头吐出来的水都仔细进行检查。果然,他发现一个丫头吐出来的水里掺杂着鸡蛋的残渣。于是,他指着这个丫说:“馋Y头,还不服罪吗?”这个丫头见事已暴露,便立即跪下说:“奴才服罪!”

2、巧判小孩

有两个妇人为了一小孩而闹上了公堂,包拯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个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含着泪松开了手,但是最终包拯却把小孩判给了那位妇人。

别人不明其理,问之,包拯说到:”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小孩受到伤害啊!她放手是因为她心疼她的孩子 ! 你没看见她是含着泪的吗。”后来包拯就把孩子还给了这位母亲。

3、巧判石头案

在端州的城郊有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10岁左右,叫张小友。这个孩子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的父亲靠在街上卖炸糍粑来维持他们一家的生活。这个孩子也非常的懂事,每天下了学之后就会到街上帮助父亲卖炸糍粑。有一天,生意很好。过了中午就卖完了,小友准备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大树下面有一块石头,就坐下来休息了一会。谁知道,这孩子竟然给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篮子里的钱被人偷了。小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那哭了起来。这个时候,马汉正路过这个地方。看见这个小男孩哭便询问小孩原因,小孩也说了自己的钱被人给偷了。

包拯也听见了,他也想帮助这个男孩。自己想了个办法,让他的手下王朝,马汉把这个石头抬到一间祠堂说是要审他。可是这石头又不会说话,这怎么审?一下子,包公要审石头的而消息就传开了。第二天,很多百姓都去了祠堂。想看看包拯是如何审石关泊的案子。之间包拯坐在公堂上面。

大声说到,你这石头,坐在你身上睡了个觉。就把孩子身上卖糍粑的钱给弄丢了。是不是你偷了,快快说实话。包拯和石头说话不是没用吗?还要给石头行刑,来个三十大板。看包拯办案的百姓有很多,包拯对着百姓说,是这个石头偷的钱,我看见他也很可怜,各位父老乡亲能不能发发慈悲。

每个人送他一枚铜钱,百姓们听了包拯的话纷纷行动起来。让手下的恶人把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给守住了,又拿来一个装水的木桶,让每人把铜钱放到木桶里边。包拯目不转睛的盯着百姓们往木桶里面投钱。当有个人把铜钱放到木桶里的时候,包拯发现了水上面漂着一层油。

包拯说,把这个偷钱的贼抓起来。带到公堂上,可是周围的人对包拯的这一做法是有点不理解。他怎么认为这个人是偷钱的人呢?包公问了这个男子的姓名和家庭住址,这个男子就是不承认自己偷钱的事实。包拯拿起那块铜钱说道,张小友家是卖炸糍粑的,手上难免会有油。

当这铜钱投入水中的时候,上面上会有油。我是专门用审石头的案子,把大家吸引过来。正好这个凶手也在这里面,之后这个凶手就乖乖说了自己偷了钱。把偷的钱都拿了出来。

4、包公巧判案

相传,有一次,他带着包兴微服私访,探听到一宗奇案:有一姓徐的老汉,夫妻二人均已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十八岁的儿子。不久之前,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娘子聪明贤慧,全家人都很满意。新婚之夜,新娘子听说新郎常跟同窗好友夜间在楼上读书,便出了一谐音对联考他:

“等灯登阁各攻书,”“等、灯、登”、“阁、各”音同,“登、各”又是“灯、阁”的偏旁,下联也必须如此。新娘子故意把房门关上,并开玩笑地说:“对不出来,不准进洞房。”偏偏新郎书生气太重,一时答不出来,竟赌气到学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发现新郎愁眉不展,一问才知是因为下联答不出而发愁呢!新娘说:“你昨夜不是已经对上来了吗?”新郎说:“我在学堂想了一夜,从未回来。” 新娘子一听,知道事情不妙,被人钻了空子,悔恨交加,一气之下便上吊死了。县衙把新郎捉去,屈打成招,以害死人命定罪,等秋后问 斩。

徐夫人闻讯,无限悲痛,投河自尽。包公为了查清其中奥妙,决定还从对联入手。他在院里来回踱步思考,腿酸了,便让包兴搬出太师椅来,倚坐在梧桐树旁,对月凝思。忽然间,他触景生情,想出了一条工整的下联。天亮之后,包公让人去大街挂榜,声言谁能对出这条对联,就带他进京做官。

众书生云集对联前,只见\下联写道:“移椅倚桐同赏月”。许多人无法应对,只好快快而退。这时,有一位年轻书生,高声嚷道:“我能对!”于是,便得意洋洋地念道:“等灯登阁各攻书。” 包公一听,正是新娘子出的那句对联,便命令左右将他拿下审问。

书生见自己露了马脚,只好从实招来。原来,那位新郎当夜被新娘子难住之后,赌气跑到了学堂,把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书生。书生想好了对句,便乘夜潜往新房。新娘子暗中不辨真伪,以致酿成悲剧。幸得包公精心思考,终于破了这一奇案。

5、包公巧用妙计 拐子乖乖认罪

有一天,包公正在公堂审批公文,突然,拉拉扯扯进来两个告状的人,其中一人只有一只手臂,又是个拐子。包公问他们为什么争执。

其中一个人说:“禀大人,小人以贩锅为生。昨天夜晚三更,小的宿在客店里,锅被这个人偷走了五口。他第二次又来偷,被我发觉,因此,拉他前来投官,望大人明察,与我作主。”

这时,那个拐子申辩说:“大人,如果小的好脚好手,说我行盗,也还说得过去。我一只好腿一只手,况且锅又不是手饰之类,我如何偷得走?小的实在冤枉。”

堂上包公心想:看那贩锅的人外貌憨厚,不会是诬告他人之辈;可这拐子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谁是谁非呢?想了一会儿,包公把惊堂木重重一拍,对贩锅的喝道:“他手脚残废,如何偷锅?分明是你诬告好人!”贩锅人一听,叫苦不迭。

包公对拐子说:“此人诬告你,本官自当处置。念你蒙受冤屈,现将他的铁锅赏与你,你拿回去吧。”拐子一听,心里暗暗好笑:行盗无罪,反而受赏。人说你包公是清官,我看可是一个昏官!只见他一拐一拐,走到铁锅跟前,用那只好手提住锅口,低下头一顶锅底,锅就被他顶在头上,洋洋自得地走了。

刚走几步,猛听得惊堂木又-声响,拐子回头一看,包公怒目圆睁,大喝一声:“看你脑眉贼眼,不是善良之辈。可我不知你是怎样盗走锅的,故意将锅赏与你。哪知你得意忘形。看你动作,分明是个惯盗,左右,给我拿下!”这时,拐子才知大事不好,只好如实招供。

⑸ 什么是司法先例

所谓司法先例是指法官倾向于以另一个法官已经在一个同样案件中作出裁决的方式来作为裁决案件的标准,另一个法官的做法就被称作为司法先例。
司法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先例被作为司法裁判正当性的一种论证形式。尽管很多法律论证依赖于它们的道德基础,但不少学者也认为,法律中最强有力的论证是基于每种形式中所作出的所有论证中最好的或最连贯的组合。或者说,司法裁判的正当性论证不仅仅是基于道德的正当或逻辑的严整,它更是来自于一种历史的、经验的证成。长久被遵循的先例,正构成历史的、经验的正当性理由,从而使判决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
其次,先例原则也帮助法官在不断试错中积累经验,锻炼司法理性。与其他国家机关一样,司法机关的工作也得益于尝试和错误得益于经验与反思,遵循适当的司法先例,就可以有效防止法院出现错误,帮助法官积累司法经验。
再次,遵循先例维护了法官的尊严以及司法的权威。现实中,司法之所以拥有不容辩驳的权威就在于其稳定性、可预测性,朝令夕改是对司法权威、公信的最大损害。如果以往的判决被任意推翻,法律的全部信仰就会遭到破坏。对法官而言,遵循先例进行裁判,也维护了法官整体的尊严,如果一个法官蔑视其前任所作的判决,他的继任者就可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他,正如大法官斯通充满睿智的话语:“想让自己硬币保值的大法官就不能让他前任的硬币贬值。”

⑹ 法学学习经济法好还是民商法好就业

1、民商法: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经济法: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一辈子。

2、怎么说呢,各有千秋。民商法案子多,新人就是通过一个个案子磨练出来的。商法的案子也很赚钱。哈哈,有点世俗化了。不过个人感觉民商更侧重于微观,调节一些民事个体商事个体的行为,经济法更加宏观,比如反垄断什么的,这样的案子对法律职业人要求很高。
3、要求?基本功扎实吧,熟悉法条,熟悉实务操作流程。外语是越来越重要了。
4、就业领域,不好说,这两个方向都很抢手。萝莉啰嗦,这么多吧

热点内容
民法典合同和 发布:2025-05-02 19:06:53 浏览:133
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 发布:2025-05-02 19:06:15 浏览:241
创新在推动社会经济法 发布:2025-05-02 18:58:44 浏览:272
按合同法农民工受伤后 发布:2025-05-02 18:31:58 浏览:619
法律硕士考研教材 发布:2025-05-02 18:30:35 浏览:450
法律责任的归结及归责原则 发布:2025-05-02 18:21:40 浏览:905
行政法的管辖原则 发布:2025-05-02 18:20:59 浏览:445
法院李云飞 发布:2025-05-02 18:20:52 浏览:719
刑事诉讼法解聘律师 发布:2025-05-02 18:13:30 浏览:71
适用诉讼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 发布:2025-05-02 18:08:05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