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氰化钠
A. 购买少量氰化钠是否犯罪
犯罪。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其厂区范围内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氰化钠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未经公安机关审批,购买、储存剧毒化学品均属非法。所以购买少量氰化钠也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1)刑法氰化钠扩展阅读:
氰化钠俗名山萘,分子式NaCN,为白色结晶。用于从矿石中提取金银、镀铜、镀锌、渗碳和药制等。属高毒类。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接触氰化钠后的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立即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立即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立即就医。
B. 不知情情况下替别人运输违禁品过程中被抓获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果确实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拉了赃物,则不触犯法律。
法律分析
违禁品指法律规定不准私自制造、购买、使用、持有、储存、运输进出口的物品。不同的国家规定的禁品不同。在我国,为维护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法律规定武器、弹药、爆炸物品如炸药、雷管、导火索等、剧毒物品氰化钠、氰化钾等,麻醉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放射性物品等均为违禁品。对违禁品的私制、使用、储运和进出口等保险公司不应予以承保。本罪在主观方面,要求必须是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因而如果行为人只是知道该物品是他人违法所得,那么侵犯的将不再是司法秩序而是行政秩序,自然不应当构成本罪。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所以,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举证说明,那样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