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法律转变
发布时间: 2025-05-14 16:46:29
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1995年11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对农牧民负担的管理,保护其合法权益,减轻负担,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国家相关法律,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
条例规定,农牧民需缴纳税金、完成农产品定购任务,并承担嘎查村提留、苏木乡统筹费和劳务等。除法定义务外,任何要求农牧民无偿提供财力、物力和劳务的行为都被视为非法,农牧民有权拒绝并举报。
嘎查村提留、苏木乡统筹费和劳务管理需兼顾国家、集体和农牧民利益,坚持合理使用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和公开透明制度。嘎查村提留、苏木乡统筹费需纳入农牧业承包合同,严格预决算制度和监督卡管理。
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监督管理工作,旗县级以上行政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各级农牧业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包括宣传政策、监督执行和专项审计等。
条例鼓励发展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减轻农牧民负担。嘎查村提留、苏木乡统筹费有明确的标准和使用范围,如公积金用于农田建设,公益金用于社会保障,管理费用于村干部报酬等。
嘎查村提留、苏木乡统筹费和劳务的提取和监督严格遵循规定,如贫困嘎查村可适当减免,以资代劳需经批准,且资金必须用于指定用途。
该条例还对其他涉及农牧民的收费、集资、基金和罚款等行为进行了规范,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处罚。最后,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并取代所有与此冲突的原有规定。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