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谎称儿童

刑法谎称儿童

发布时间: 2025-05-28 22:50:49

① 冒充儿童过六一儿童节犯法吗

冒充儿童过六一是不犯法的,每个人都可以过六一儿童节。

我国《刑法》没有关于成年人冒充儿童的处罚规定。但如果成年人冒充儿童进行诈骗的,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有可能涉嫌诈骗刑事犯罪,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在网上这“法条”的内容是:成年人公然谎称自己为儿童,或者以其他方式冒充儿童,或者以其他方式冒充儿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尤其徒刑,并处罚金,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冒充儿童的,年龄差距以实际年龄减12始算,大于18年的,从重处罚;六一国际儿童节冒充儿童,向他人索要礼物钱财等的,属诈骗行为,从重处罚。并且这条消息在微博中、朋友圈中广泛流传。

乍看之下,这条“法条”内容好像挺像一回事儿,但是一细想完全是有心人趁六一儿童节人为杜撰这一“法条”。

真正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261条规定的是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这样的玩笑令不少人对此产生疑问,上网搜索答案。

一时之间“刑法第三章第261条”成为热搜词。在节日之际开玩笑,娱乐大众是件好事,更无可厚非,但是玩笑也是有其底线,不应拿法律作为笑料。

② 刑法第三章第二百六十一条具体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成年人公然谎称自己为儿童,或者以其他方式冒充儿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冒充儿童的,年龄差距以实际年龄减12始算,大于10年的,从重处罚;六一国际儿童节冒充儿童,向他人索要礼物钱财等的,属诈骗行为,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成年人公然谎称自己为儿童,或者以其他方式冒充儿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冒充儿童的,年龄差距以实际年龄减12始算,大于10年的,从重处罚;六一国际儿童节冒充儿童,向他人索要礼物钱财等的,属诈骗行为,从重处罚。

③ 拐骗儿童罪判几年

《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量刑时,对于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对造成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忧虑成疾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依法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量刑时,对于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对造成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忧虑成疾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依法从重处罚。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第二百六十一条,说成年人冒充儿童构成犯罪是真的吗具体有没有相关条例

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罪】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⑤ 刑法里有没有关于冒充儿童的法律处罚

针对冒充儿童的行为在刑法中虽无专门规定,但可以依据诈骗罪条款进行处罚。诈骗罪的本质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在适用此法律时,需确保符合诈骗罪的定义和相关条款。

热点内容
我国婚姻法上亲子关系的种类及地位 发布:2025-08-15 19:32:27 浏览:769
经济法基础2017第四章 发布:2025-08-15 19:32:16 浏览:598
深圳特区规章 发布:2025-08-15 19:30:09 浏览: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5 18:35:13 浏览:91
法律顾问刑事辩护 发布:2025-08-15 17:56:55 浏览:458
澳大利亚公司法律体系 发布:2025-08-15 17:46:58 浏览:262
涉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8-15 17:45:51 浏览:217
经济法休假天数 发布:2025-08-15 17:43:05 浏览:399
杨欣律师 发布:2025-08-15 17:39:53 浏览:518
怎么样东莞市维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8-15 17:37:03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