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理解

民法理解

发布时间: 2025-07-02 15:15:09

Ⅰ 对民法的认识和理解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任务角度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1款对于合同所进行的概念界定,对民法的定义更为妥当的表述应为: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含义:
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民法为文明法 ,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
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4、分类: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之分。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5.作用:
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一、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三、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与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区
分开来。私法自治原则不仅有利于抑制行政专横和行政过度干预,而且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这必将从客观上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Ⅱ 怎么理解民法的精神

民法之精神在于保护私权,在于尊重平等,在于契约精神,在于意思自治,在于对彼此民事权利(Private right)的容忍。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间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经济法的区别

两者调整范围不同,有重合但有区别。经济法调整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所发生的经济关系,民法调整以交换为中心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经济法调整纵向的经济关系与一定范围的横向的经济关系,还调整经济组织内部一些重要经济关系。

民法则不调整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也不调整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经济法不调整民法中的平等的人身关系。

主体构成不同,民法中的主体分自然人与法人两类,经济法主体体系包括法人以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和内部组织。

主旨思想不同,民法是“个体权利本位”,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

调整手段不完全相同,民法主要采取民事手段,经济法除了采取民事手段,还运用行政手段,刑事手段,实行综合调整。

热点内容
司法局防艾 发布:2025-07-03 08:08:38 浏览:915
灵溪法院图片 发布:2025-07-03 08:04:25 浏览:310
李佳和鹏行政法 发布:2025-07-03 07:48:38 浏览:179
女方婚内出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3 07:38:43 浏览:220
睚眦司法 发布:2025-07-03 07:24:51 浏览:507
小条例 发布:2025-07-03 07:24:05 浏览:632
代签字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03 07:07:03 浏览:29
劳动法法定假期初事假外 发布:2025-07-03 07:07:02 浏览:985
岳麓区人民法院电话号码 发布:2025-07-03 07:07:02 浏览:4
法律责任制度落实 发布:2025-07-03 07:06:14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