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司法所胀
Ⅰ 天津市司法局的领导信息
天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祖文光
主管工作:主持全面工作。
基本情况:祖文光,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河北抚宁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工作经历:
1981年8月起,历任天津市劳改警校干事、副科长;天津市劳改局团委副书记、书记;天津市杨柳青监狱副政委、纪检委书记(兼);天津市司法局政治部副主任(正处级);天津市监狱管理局副政委、政委、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局长、市司法局副局长(兼);2010年9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晔
主管工作:分管计财装备处、公证工作管理处、基层工作管理处、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管理处、公证协会,联系市社区矫正中心、北方公证处、滨海公证处。
基本情况:刘晔,男,汉族,1954年7月生,河北黄骅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
工作经历:
1970年8月起,历任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职工;天津市河西区人防办代干;天津市司法局办公室干部,公证处公证员、副科长、科长,公管处副处长、计财处处长,2000年1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2011年7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傅立英
主管工作:分管律师工作管理处、律师协会、市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市法学会。
基本情况:傅立英,女,汉族,1954年3月生,河北行唐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2年11月起,历任天津纺织工学院针织厂职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干部,法制工作室二处副处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二处副处长、处长,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11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
天津市纪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组组长:李秋增
主管工作:主持驻局纪检组工作,分管驻局监察室、审计处。
基本情况:李秋增,男,汉族,1963年6月生,河北沧县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工作经历:
1983年8月起,历任天津市公安局十处干部,警卫处三科正排、副连职干事,政办室正连职、副营职干事,政办室副主任;1993年起担任市领导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领导秘书;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2011年7月任天津市纪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组组长。
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宗连学
主管工作:分管监狱劳教工作、办公室、监狱劳教工作指导处、行政处,联系市司法干警训练中心、市法制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基本情况:宗连学,男,汉族,1955年9月生,天津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
工作经历:
1980年5月起,历任天津市青泊洼劳教所干部、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天津市青泊洼劳教所副所长、所长;天津市劳动教养管理局副局长、政委、党委副书记;2009年7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
天津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李立华
主管工作:主持政治部工作,分管机关党委。
基本情况:李立华,男,汉族,1955年7月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工作经历:
1971年12月起,历任天津市第八中学教师、团委副书记;天津大学建筑分校专职团干部;天津市第一建筑公司宣传部干部;天津市司法局政治部干部、科长、副处长、政治部副主任;2007年1月任天津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
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魏东
主管工作:分管法制宣传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考试处、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司法局行政审批办公室。
基本情况:魏东,男,汉族,1969年11月生,天津人,致公党成员,大学学历,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起,历任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刑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庭长助理、副庭长;致公党天津市河东区工委会主委、区委会主委;天津市河东区政协副主席(兼);天津市河东区司法局副局长、局长;2010年11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
天津市司法局副巡视员:陈金明
主管工作:分管政策法规研究室、司法鉴定管理处、司法鉴定协会。
基本情况:陈金明,男,汉族,1959年8月生,河北易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1978年12月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战士、班长、分队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干事,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2008年8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巡视员。
天津市司法局副巡视员:关志远
主管工作:协助管理办公室、公证工作管理处工作,分管《天津政法报》法制周刊。
基本情况:关志远,男,满族,1956年4月生,黑龙江宁安人,中共党员,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工作经历:1976年11月起,历任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干部;天津市法制报刊社干部、新闻部副主任;天津市司法局办公室宣传报导科科长、副主任、党委秘书(兼),政治部组织干部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2011年10月任天津市司法局副巡视员。
Ⅱ 社区矫正人员解矫宣告为什么要在司法所进行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解除社区矫正宣告由司法所组织。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2)河北司法所胀扩展阅读:
1、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规定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监外执行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2、执行措施
另外,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要求,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人民法院必须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
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
公安机关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