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不法侵害

刑法不法侵害

发布时间: 2025-07-11 16:07:42

① 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什么不负刑事责任

民事赔偿。根据查询华律网信息显示,刑法规定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伤害指如果一个人因为犯罪行为而受到了伤害或损失,即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赔偿自己的损失,规定类别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民事赔偿责任,不负刑事责任。

②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的相关内容,这一法律条款赋予了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实施自卫的权利。正当防卫不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更是维护合法权益、反击非法侵害的必要手段。然而,正当防卫行为必须在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将构成防卫过当。
1. 正当防卫的定义与构成要件
- 防卫目的:正当防卫旨在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
- 不法侵害的现实性:正当防卫行为应对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
-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防卫行为应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 防卫过当及其法律后果
- 防卫过当的认定:当防卫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并导致重大损害时,构成防卫过当。
- 法律责任:防卫过当者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法律规定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3. 特殊情况下的无限防卫权
- 适用范围:针对正在进行且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等。
- 法律效果:在这些情况下,若防卫行为导致不法侵害者伤亡,不视为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 维护社会正义
- 鼓励见义勇为:正当防卫制度鼓励公民在面对犯罪时勇于采取行动,维护正义。
- 震慑犯罪:明确的正当防卫规定可能对潜在犯罪分子产生威慑效果。
5. 平衡法律保护
- 保护受害人权益:正当防卫制度确保受害者在遭受不法侵害时有权利自卫。
- 限制过度防卫:通过规定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防止防卫行为变成另一种不法侵害。
6. 提升法律意识
-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当防卫的存在提醒公民在遭遇危险时有权利合法自卫。
- 促进法律学习:复杂的现实情况要求公民深入理解正当防卫的界限,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学习。
根据该法条,为了阻止国家、公共利益、个人或他人权益正在遭受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对侵害者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正当防卫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在特定情况下,如遭遇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防卫行为导致侵害者伤亡的,不构成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2 08:37:01 浏览:23
社会与法内容2017 发布:2025-07-12 08:22:06 浏览:906
香港出入境条例 发布:2025-07-12 08:14:16 浏览:393
行政法基本知识2018 发布:2025-07-12 08:05:34 浏览:607
民法的条例 发布:2025-07-12 08:02:15 浏览:805
有法院筑牢 发布:2025-07-12 07:59:16 浏览:913
秦腔戏刑法 发布:2025-07-12 07:38:11 浏览:86
潘业文律师 发布:2025-07-12 07:37:59 浏览:974
幼儿证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2 07:12:35 浏览:404
劳动法职业四大类 发布:2025-07-12 06:59:21 浏览: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