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7民法录音

2017民法录音

发布时间: 2025-07-12 15:26:02

1. 2017《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意思表示的

《民法总则》对意思表示做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共有六个条文,解决六个问题,它们是:

(一)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三)公告方式的意思表示;

(四)明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

(五)意思表示的撤回;

(六)意思表示的解释。
法条规定如下:《民法总则》
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一百三十八条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三十九条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第一百四十一条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第一百四十二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希望能够帮到你。
1127

2. 民法总则废除没有

法律分析:于2021年1月1日已经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改法律条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条文同时废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3. 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实行

民法总则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
民法总则就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规定,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
民法总则通过后,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民事责任等具体内容还需要在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时作进一步统筹,系统整合。民法总则通过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民法总则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但现已失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共分基本规定、自纯顷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
法律塌逗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团裤卖、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4. 2017最新《民法总则》是怎么规定民事行为能力的

2017最新《民法总则》是这样规定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哪则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2017民法录音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民法总则》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老基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侍缓谨,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参考资料:网络-民法总则

热点内容
安全条例57 发布:2025-07-12 19:08:31 浏览:813
劳动法工伤案例 发布:2025-07-12 19:07:01 浏览:397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发布:2025-07-12 19:01:55 浏览:118
郭守杰注会经济法考点 发布:2025-07-12 19:01:22 浏览:905
法学电子书资源 发布:2025-07-12 18:54:50 浏览:378
工商法人查询网 发布:2025-07-12 18:54:05 浏览:429
劳动法计算工资用的天数 发布:2025-07-12 18:53:17 浏览:115
有关法治手抄报 发布:2025-07-12 18:51:50 浏览:941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 发布:2025-07-12 18:51:08 浏览:350
2018法律硕士刑法大纲 发布:2025-07-12 18:43:48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