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商法人包括哪些

商法人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7-15 00:38:14

1. 商法人与民法上法人的联系和区别。

商法人与民法法人有一定的区别。商法人是商法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法律上的人格,这种人格,使商法人成为商业法律关系的主体,使它具有了主体所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体地讲,商法人与一般法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依照法律不同,商法人是依照商法规定而成立的社会组 织。依据法定程序不同,商法人是依据商业登记而成立的活动的内容不同。商法人是仅限于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的集合体。比如公司、社会团体,工商户等。
而民法法人相对比较广泛,
法人种类分为三种。第一,以行为能力为界分为完全行为能力法人与限制行为能力法人,传统的法人为完全行为能力法人,非法人团体和中国特有的“两户”为限制行为能力法人。第二,从责任范围看,完全行为能力法人是有限责任,而限制行为能力法人是无限责任。第三,完全行为能力法人分营利与非营利法人,作为限制行为能力的法人也有营利与非营利之分,非法人团体属于非营利,而“两户”属于营利。
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相比较有不同的特点:第一,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而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第二,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例如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第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据《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但是在中国因没有公布商法典,现实中没有对商法人与一般法人加以区别。

2. 商业法人是什么意思呢

商法人是一个法理概念,是法人的一个组成部分。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指按照法定程程序设立,享有独立财产权权利,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如股份公司、有限责任企业等。中国《 民法典 》中称之为“企业法人”,但不包括消费者。 通常法人可分为公法人、私法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中国把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法人两大类。 商法人与一般法人有一定的区别。商法人是商法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法律上的人格,这种人格,使商法人成为商业法律关系的主体,使它具有了主体所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体地讲,商法人与一般法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依照法律不同,商法人是依照商 法规 定而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定程序不同,商法人是依据商业登记而成立的活动的内容不同。商法人是仅限于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的集合体。在中国因没有公布商法典,现实中没有对商法人与一般法人加以区别。 《 公司法 》第147条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其中包括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 债务 到期未清偿。

3. 法人商事主体是什么

法人商事主体是指依法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商事主体分为法人商事主体和非法人商事主体。法人商事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法人、非公司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非法人商事主体包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各类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等,具体组织形式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的分类标准确定。
商事主体可分为商个人、商法人和商事合伙(国家不能直接从事商事活动,其商事活动是通过其授权投资机构或部门来实现的)。正如前面所言,商法作为民法的部门法,商主体因而是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形式。故其具有民事主体的一般特性,即主体的“自由与平等”性。但它又有不完全等同于民事主体的特性。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因而“独立与自由”便是民法的终极价值,在民法的规范下,各民事主体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的“新关系”,它突出的表现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主体(人格独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人格平等)。而作为商品经济产物的商事法,“安全与效率”便成了其终极价值。在其规范下的商事主体们以追求营利作为他们的最高目标。与此相适应,为了保障整个市场秩序的建立与良性运转,商事法对进入市场的主体都进行了严格限制。实行对当事人严格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严格责任主义。并且,民事主体相比,当代商法主体观念还明显的体现出从商个人向商法人倾斜的倾向。
法律依据: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2020修订)
第二十条企业的印章、银行帐户、牌匾、信笺所使用的名称应当与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牌匾可适当简化,但应当报登记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十七条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热点内容
姓名生僻字更改条例 发布:2025-07-15 06:16:18 浏览:125
法官打狗 发布:2025-07-15 06:09:38 浏览:572
2013初级经济法章节 发布:2025-07-15 06:09:30 浏览:816
视频资料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5 06:08:46 浏览:257
法官中心论 发布:2025-07-15 05:51:16 浏览:277
国家法规人均办公面积 发布:2025-07-15 05:41:52 浏览:130
法院汕头热线 发布:2025-07-15 05:41:06 浏览:951
病历上未盖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5 05:34:53 浏览:121
法治灯谜大全及答案 发布:2025-07-15 05:34:50 浏览:394
检察院美国司法部 发布:2025-07-15 05:34:13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