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为维护交易安全采取的措施
❶ 商法公平交易原则
商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原则:
(1)强化商事组织原则;(2)维护交易公平原则;(3) 促进交易迅捷原则;(4)维护交易安全原则
《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维护交易公平。
维护交易公平规则。商事交易活动追求的是利润,因而体现的是利己主义,凡进行商事交易活动者大都凭着一己之力自由竞争,以达到其营利之目的。商法为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反映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必须贯彻维护交易公平规则。所谓维护交易公平规则就是以利润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协调商事交易活动,确定商事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制准则。商法维护商事交易公平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商事交易活动中对平等交易、诚实信用等方面的要求。重视对经营主体的交易相对人的保护。商法基于商主体的的特殊资格,在民法规定之外对商主体予以较之民事主体严格得多的限定,赋予其更多的注意义务和更加严格的责任,体现了对商事交易中实力弱小的当事人的特殊保护,这也是商法交易公平原则不仅维护形式意义上的平等,还注意维护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的具体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审判实践中,适用法律时注意在商法和民法中选择对该交易相对人更为有利的具体规定,体现对经营主体的交易相对人的保护。法律的价值和生命在于应用。现代社会经济交往、市场交易丰富多采,商事纠纷日趋复杂,新型商事纠纷日益增加,这给商事审判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事审判必须要以法的价值、理念作指导,尤其要以商法的现代理念作指导,合理适用相应的商事法律规范以解决商事纠纷。商法的现代理念是现代商事审判的一把金钥匙,它对于法律规范的适用,法律解释及漏洞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的商事理念是判断商事审判水平的标尺。我们只有用现代商法理念作指导的商事审判才能满足发展着的实践的内在要求,才能做到对当事人公平并为社会所接受。
❷ 根据所学商法原理,总结出保障交易安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根据商法原理,保障交易安全主要表现为强行主义、公示原则、外观法则、严格责任、对善意买受人的保护几个方面:
1、强行主义:现代商法为保障交易安全,在必要的情况下设置了一些要式主义或干预主义的强行规定。
2、公示原则:在涉及公众或多数当事人的场合,商法实行公示原则,要求将有关事实公诸于世。主要方式是登记和公告。
3、外观法则:对于商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各国商法大都采用客观主义的认定方法,即有关行为的内容及含义的解释,以表示行为的客观表象为准,即使这种解释不利于表意人也不得推翻。
4、严格责任: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商法采取了一些责任严格化的措施,来加强对交易行为的风险约束。严格责任的基本要求是防止行为人将损失风险转嫁给他人。
5、对善意买受人的保护:排斥交易相对人自由意思的绝对责任主义。
❸ 商法交易安全原则的体现
我没有搞这块研究,个人认为应该体现在,法律的一个强制性,还有信息公开性,法律上的一个制裁性。目前诚信体系应该纳入,但是我我国在这方面做法还不到位。仅此拙见。
为了贯彻维护交易安全原则,我国商法从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事监管三个方面对商业活动进行了规制,以保障商业活动的有序进行,使各商事主体实现商业目标,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对商事主体进行规制以维护交易安全。
商事主体制度的健全与否,不仅涉及到交易相对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稳定。
因此,各国商法往往通过大量的强行法规则对商事主体资格进行规制,主要表现在:(1)商事主体类型法定。即投资者只能按照法定的类型来设立商事主体,而不能任意创设法律未规定的商事主体。商事主体通常可以分为商自然人、商合伙、商法人三种。我国目前商主体的类型还存在着种类繁多、性质交叉、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2)商事主体标准法定。即商法对商事主体的实质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投资者只能在具备这些实质条件时,才能成为合格的商事主体。如我国《公司法》第19条规定了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投资人必须具备这五个条件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3)商事主体程序法定。
即商法对商事主体在设立时的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投资者欲成为商事主体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法定程序和步骤进行,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后果。[8]
(二)、对商事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交易安全。
商事行为简称“商行为”是商事主体依据自己的意志,为追求资本增值依法所实施的各种经营活动[9]。
商事主体必须通过商行为才能为自己谋得利润,也是通过商行为才能对市场秩序构成威胁。所以对商行为的规制就成为保障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具体体现。各国法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商行为进行规制:(1)商主体在为商行为时必须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是对商主体主观上的要求,当事人在交易中不得进行欺诈,并切实履行交易中的随义务。(2)在交易活动中当事人各方必须做到平等互利。平等互利是对商主体客观上的要求,只有在交易中保持平等双方才能都有收益。(3)在交易中各商主体必须严格遵守强行法的规定。
商法条文对某些商行为进行强制性规定也是为了保障交易的有序、顺利进行。
(三)、通过追究商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强商事监管以维护交易安全。
对在交易活动中违反商事法规的商主体追究法律责任是维护交易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法律责任作后盾,市场的稳定、有序都是空谈。
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商法也是从三个方面来追究商事主体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对商事主体追究行政责任主要是因商主体在商事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而剥夺其商主体资格。商主体资格即商事主体得以从事商事活动,缔结商事法律关系,承担商事法律后果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商事活动是具有营利性、专业性、技术性和风险性的社会活动。为了确保商事活动的高效、安全和持续,必须对参与商事活动的个人和组织的主体资格加以明确,如果其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就应当在行政法上取消其商事主体资格,以维护市场稳定。商法上的法律责任主要就是行政责任,如《公司法》第199214条、《证券法》第188235条。
(2)民事责任。对于一般的违法、违约行为,就应当通过追究商事主体的民事责任来保障交易公平、维护市场稳定。在商法中存在的民事责任就是合同责任,具体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3)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反商事法律法规而触犯刑法的行为,就应当对实施该商事行为的商事主体追究刑事责任。
以前刑事责任只限于自然人,现在对单位也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只限于罚金),这样就更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立法者从对商事关系的认识到其价值取向的形成,维护交易安全始终是他们首先应当考虑到的。而且立法者也考虑到了,并把维护交易安全原则商事立法和执法中,这可以从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的要义及立法体现中看出。
从事商事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营利,对商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就要围绕这一目的。因此,立法者首先会确立两个最最基本的原则,它们就是保障交易简捷原则和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商事主体严格发定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保障交易确定性原则等。
正如效率与公平一样,保障交易简捷和维护交易安全从两个不同的侧面为商事主体的营利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保障商事主体营利、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❹ 论述我国商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商法的基本原则是商法的主旨和基本准则,是对于各类商事关系具有普遍性适用意义或司法指导意义,对于统一的商法规则体系具有统领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规则。
(一)依法自由行使权利原则:从本质上讲,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商事关系的私法。基于商事主体的平等地位,商事主体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并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商事主体可以自由地行使权利,任何机关,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其权利的行使。
(二)商事主体意思自治原则:基于商法的本质特征,商法最基本的原则为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是指商事主体有权基于自己的意思形成其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尊重公共利益原则: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法律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保护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护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利益。
(四)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
(五)合法原则:商事行为是法律行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原则要求商事主体的商事活动既要遵守由国家立法机关统一制定的法律,也要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六)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是现代商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在现代交易中,它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功能。
(七)保障交易便捷原则:商业以营利为目的,在现代商业实践中,交易速度或商品流转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商法中确认交易便捷原则,要求商法的各项具体规则反映商事活动不同于一般民事活动的特征。
(八)维护交易安全原则:维护商事交易安全构成商法的又一基本原则。商法上对于交易安全之维护主要表现为对于商事交易条件采取强制主义、公示主义、外观主义及严格责任主义之编制。
❺ 简述商法的基本原则
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强化商事组织原则:
- 商事组织是商事活动的主体,强化商事组织原则旨在确保商事组织的稳定性、规范性和效率性。
- 该原则要求商事组织的设立、运营和解散都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规则,以确保商事活动的有序进行。
维护交易公平原则:
- 商事交易主体地位平等:在商事交易中,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特权或歧视。
- 诚实信用:商事交易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即各方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不欺诈、不隐瞒,确保交易的公正和透明。
促进交易迅捷原则:
- 交易简便:商法通过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促进商事交易的快速进行。
- 短期时效:商法规定了较短的诉讼时效,以确保商事纠纷能够迅速得到解决,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影响商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 定型化交易规则:商法通过制定定型化的交易规则,如格式合同等,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风险。
维护交易安全原则:
- 商法通过完善交易规则、加强监管等方式,确保商事交易的安全进行。
- 该原则要求商事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定的交易规则,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确保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商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为商事活动的有序、公平、高效和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