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自愿实施救助
㈠ 民法典规定救助他人导致其受伤需要赔偿吗
法律分析: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的情形下,造成受助人人身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损害由受助人或者侵权人承担。
2无因管理损害赔偿的范围比较广泛,无因管理当事人之间的损害赔偿内容不仅包括管理.人因管理事务所受的损害,也包括管理腊明纤人不当的管理行为对在此造成的损害。这两种损害只要符合法律规定,都应该予以支持。此外,当事人的损害还包括因为第三人或意外事件而造成的损害。不过,当事人损害赔偿请求是否合理、是否应予支持以及如何予以落实,在司法实际中对其进行甄别、判断确是一桩难事。本文主要探讨管理人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的赔偿。
3、无因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人是否存在过错、管理事务和方法是否妥当的问题。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存在过错,应以一般人的标准和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依一般分析,管理人在管理事务中必须以合理的、有利于在此的方式进行轮仿,承担着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如果违反这种义务而损害在此利益的,必须向在此进行赔偿;违反这种义务导致管理人自己受到损害的,不能向在此主张赔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减轻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即管理人为避免在此的身体、名誉或者财产所遭受的紧急损害,而进行事务管理的,对于因此而对在此所产生的损害,除非其有恶意或重大过失,不负赔偿责任。
㈡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是: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
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为鼓励公民对不负救助义务的他人实施救助,赋予善意施救者必要的责任豁免权,大大降低善意施救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保护好善意施救者。善意施救者的责任豁免须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行为人为善意救助者,即具有救助他人的善意;
第二,行为人实施了救助行为,在他人处于危难或困境中时,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
第三,善意救助者的救助行为不当,造成了被救助者的损害。具有上述三个要件,就可以依据本条规定,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
这样的法律规定,对于唤醒社会良知,鼓励人们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他人予以救助,端正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是该条文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所在。但该条文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也值得引起重视。这就是,当被救助者处于困境或者危难中,特别是在病情危重中,如果不懂医学抢救常识,采取不当救助措施,将会对被救助者造成严重后果。在原来的条文草案中规定重大过失引起的不当损害,要承担赔偿责任,就是要限制善意救助者的这种不当救助行为,在救助中应当量力而行,避免出现损害被救助者这样的后果。对此,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鼓励善意救助者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防范措施,防范不当危险的发生。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是: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