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简述中世纪商法的主演内容

简述中世纪商法的主演内容

发布时间: 2025-07-27 05:31:52

商法法律介绍

1. 商法的基本概念


商法是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业行为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主要关注商事关系,包括商事组织关系和交易关系。它以商人和商行为主要标志,涉及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公司法人、联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主体。


商行为通常指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大陆法系根据主观主义、客观主义和折中主义原则进行规制。我国主要通过实质的商法,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单行法来体现。




2. 商法的历史沿革


近代商法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现代意义上的商法则源自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中国历史上商法发展较慢,但近现代立法主要借鉴了西方,尤其是大陆法系的商法。




3. 商法的一般原则


现代商法遵循强化企业组织、提高经济效益、维护交易公平和保障交易安全四大原则。这包括企业的组织完善、产权保护、信用维护和交易便利等。




4. 商法的种类与相关法律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和海商法等,详细规定了各类企业的设立、运营和管理规则。

(1)简述中世纪商法的主演内容扩展阅读

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海商法、票据法等

❷ 商法产生的历史

商法的历史发展与独立成因

商法,又称商事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事交易主体及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关于商法的起源,现代大多数民商法学者通常认为,近代商法实际上形成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自治城市,其最早的形成是商人习惯法,即商人法。

(一)中世纪的商法

商人习惯法是商法的最初形式,但这一制度的形成有着特定的社会根源④。

中世纪的欧洲(约395—1500)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商品经济极为潺弱,主要表现为自已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同时也是农业社会。

11世纪后期,以农为本的欧洲进入了发展时期,伴随着十字军东征的胜利,使欧洲大量的剩余商品涌向东方市场,商品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活跃。

这种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地中海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新兴城市的商业贸易的繁荣,随着地中海沿岸城市的成长,行业分工细化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调整商人内部经济关系的自律组织——商会。

此间,数个单一的商人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已成为众多阶层中的一个独立阶层,他们迫切需要对其利益给以法律上的保护,以实现商业发展和商事交易的自由。

然而,中世纪的欧洲大陆实际上仍是处在封建法和寺院法的支配之下,很多商业城市的贸易状况与封建法制的实际状况,极端的不协调,有关保护商业活动的一系列条件均缺少必要的法律反映,许多国家的法律甚至对商人还加以种种歧视。

正是贸易发展与封建法制处于尖锐的矛盾斗争之中,商会不得不另立规范以求发展。

在商会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治权和裁判权,有条件的利用商事生活习惯订立自治规范,并实施于本商会内,于是该种规范经11世纪至14世纪实行数百年后,终于形成了中世纪商法,即商人习惯法。

(二)近代商法

近代商法是以中世纪商人习惯法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进入16世纪后,孕育已久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开始萌芽,并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此相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日渐衰落,这促使统一的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与此相适应,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寺院法开始被废弃,这就形成了民族国家制定统一法律和商人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条件,新生资产阶级必然首先要关心制定自己的法典,以保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在这一形势下,欧洲的德国、法国率先开始了本国商事法律统一运动。

与此同时,同处欧洲的英国和其他欧陆国家也制定了商事法,由此推动了国家公力干涉促使“商法国民化”的过程。

(三)现代商法

18世纪末期,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并逐个成功,封建专制的社会关系被彻底粉碎,整个社会随之发生了根本变革。

保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推动商事活动,促进统一完整的商品市场形成,成为许多新兴国家的基本国策。

19世纪初,欧洲大陆国家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典制定活动,至此以后,商法开始在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⑤。

可以看出,商法的产生,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

1、商法产生的根据原因是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掌握了一定经济基础、积累相当物质资料的商人形成一种势力,他们要求脱离封建领主的司法管辖及宗教势力的支配,对商品生产交换用一个统一的社会规则进行概括,以保护和发展自由贸易,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原来作为自治规范的商人法必然发展成为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商事法律。

2、商法的产生是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结果。

16、17世纪,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突然扩大,地中海海上贸易随之遍及世界角落,各国 ***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大力推行促使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商人地位的特殊性和商业活动的特殊化。

于是,商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各国纷纷制定了商法。

由此可见,商法只所以迅速在各国法典法,只不过是各国重商主义政策的法律化。

法国学者丹尼斯·特伦曾指出:商法的形成实际上来自于实践,它们的系统化过程不是民法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推行者的努力⑥。

❸ 简述中世纪商法的基本特点。

简述中世纪商法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是独立的法律体系。
(2)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实际上是一种习惯法。
(3)中世纪的商法和海商法同时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P119)
【答案解析】
本题知识点:中世纪西欧城市法和商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❹ 试述国际商法形成的历史沿革。

【答案】:商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最早出现于欧洲,欧洲各国商法的主要渊源是中世纪时期逐渐形成的商人习惯法,而商人习惯法则是随着欧洲商业的复兴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在中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的商业较发达,东西方贸易也很活跃。商人在从事商事活动中,为了摆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支配与束缚,各地商人逐渐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团体,而那些团体拥有商事自治权和裁判权,他们可以根据其商事习惯订立自治规则,久而久之,那些自治规则逐渐被固定下来而发展成为了商人习惯法。这种商人习惯法与当时的封建王朝的地方性法律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和特定性的特点。
16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中央集权国家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制定统一的商法,以便保护和发展自由贸易。于是,欧洲各国均采取不同的形式把原来商人团体的商人习惯法纳入了国内法的范畴,成为国内法的组成部分。自此以后,在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凡处理国际商事关系纠纷时,主要依赖于各国的国内法去调整。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活动范围的拓展,各国国内商事法已难以与之相适应。于是在19世纪末叶,一些国际组织试图制定一套与国际商事特点相适应的、统一的有关国际商事方面悄铅的法规,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有效的进展,从而使国际商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得洞汪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启颤好展。

❺ 商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商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经济法属于公法,商法虽有公法性但本质是私法。因此回经济法以国答家利益为本位,而商法是以商主体的利益为本位,经济法的目标性较强,而商法的国际性较强。

2.二者基础理论不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是社会整体本位,即着重于国民经济的全局,而商法是建立在商事主体利益本位之上的。

3.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商法则调整的是商主体在商事活动中形成的商事关系。

4.调整的机制不同。商法着重采取自律性的非权力性的机制,而经济法多采用他律性的权力性的调节方法。

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关系。商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海商法、破产法、票据法等。

热点内容
中原地产公司规章 发布:2025-07-27 14:28:22 浏览:456
编写规章制度培训教材 发布:2025-07-27 14:17:10 浏览:437
婚姻法三章 发布:2025-07-27 14:11:54 浏览:383
小学生法治宣传手抄报 发布:2025-07-27 13:59:33 浏览:401
南京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电话 发布:2025-07-27 13:54:02 浏览:995
社工项目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13:52:59 浏览:401
注册公司法人监事 发布:2025-07-27 13:47:59 浏览:350
顺风车免责公告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7 13:33:33 浏览:834
合肥律师号码 发布:2025-07-27 13:23:32 浏览:501
离婚律师焦艳艳泳装 发布:2025-07-27 13:13:26 浏览:334